苏州园林
1
精巧的布局,叠山理水,回廊连环
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大致轮廓
一片风月,几缕闲愁,在有意无意中
被一双妙手,悄然借得
信步园中,如同走入了画卷
缱绻,江南的水墨
美不胜收,难以言说
最好是酌一杯酒,当一次醉客
任由
落红飞过小亭,西风寥落了烟波
怎管
被梦惊醒的蝴蝶,面带娇羞的霜叶
时光就此荒老,也不算一场蹉跎
2
沧浪,绕着园子,一曲清歌
洗缨濯足,还看水的清浊
宦海沉浮,岁月在风刀霜剑中支离
拙政,笑看人生满目春色
推窗,清风徐来
焚香,一念自得
合上门扉就是一个
独立的天地,自在的王国
倾听花鸟的吟唱,垂聆鱼虫的诉说
一管笙箫化解烦忧
几卷经书排遣寂寞
何必羡慕,帝王将相的千秋功业
3
在温婉的江南孕育
苏州的园林,骨子里透着妩媚与柔和
带着小家碧玉的纤巧
自然没有长河落日,铁马冰河的壮阔
它创造了诗意的家园,精神的乐土
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这里生发,成熟,化作了一种执着
从整个园子的选址,构建,风水营造
到很多花窗,透雕的微小环节
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心思与琢磨
我们来到苏州园林,收获了大量的愉悦
离去之时,不妨带走一点
冷静下来的思索
7月15日我们来到苏州园林。刚走进园林时,我们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苏州园林,我们请了一位美丽的导游姐姐。导游姐姐带领我们来到了一片荷花池边,看着荷花池里的荷花连成一片,清澈的水里长着绿油油的荷叶,荷叶绿得看似颜料染过似的。一朵朵连成片的荷花,像艳丽的毯子立在荷叶上。有些长大的荷花象“小姑娘”一样在水里害羞的低下了头。
越往前走,荷花池里的景色越来越浓,美不胜收,漂亮极了。姐姐介绍说:“这个荷花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都很惊讶这么长的时间能让这里保持的这么的好。
后来,爸爸给我摘下一片荷花叶做帽子,放到头上,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帽在头上,我感到我是荷花池里最漂亮的一朵小荷花。
苏州园林让我想起一个很好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园林闻名已久,这次我终于有机会置身其中,欣赏那优雅的风景。
一进苏州园林,映入眼帘的是拙政园,听说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我睁大眼睛,树木葱郁,水色迷茫,这自然风光简朴典雅地与自然山水融为了一体。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一个个专门纳凉的亭子,都为拙政园增添了几分秀丽。这时,我闻到了一股清淡的荷花香味,我顺着香气寻去,只见一个清辙见底的池塘上飘着几朵嫩粉色的荷花,它们在水中默默地散发芳香,真是惹人怜爱!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狮子林狮子林的假山,群峰起伏。闻到竹香味便见到一片片竹林,不仅竹林多,竹林下的石头也很多,它们有大有小奇形怪样,如果说那些假山是盘旋的一条巨龙,那么那些怪事就是一头头凶猛的狮子,真可谓是: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此外,听导游介绍,这里的石头可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品。
随着我们游览的前进,越来越多的美景出现在我眼前:留园的山水,田园,山水,庭园使我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景色,还有那四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亭子, 分别为:春夏秋冬,每个亭子都有每个季节不同的代表性事物。
啊!苏州园林,迷人的风光;
啊!苏州园林,魅力的景色!
今天是我和妈妈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第四天,这几天在世博园里观看实在太累了,所以我和妈妈随旅游团来到了苏州,早上起床,旅游团派车来到我们住的宾馆接我和妈妈,车子沿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来到了苏州的偶园。苏州所有的园林之中,只有偶园里的结构是对称的,园里有石,有花有竹,景色清新自然,离开偶园的方式很特别,是坐船离开的,据说这是古时送客的一种礼仪。在船上,摇船的大妈还给我们唱了几句苏州唱腔,很有意思。
然后我们去蚕丝场,里面有好多的蚕宝宝吐着丝,用那些丝织出好多蚕丝被,枕头,还有我们带的围巾,衣服,帽子等等。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寒山寺,正如古人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的景色更是一番美丽迷人。
苏州的野生珍珠也是很好的,它可以用来做药,可以治百病,还可以当护肤品使用,使人的肌肤变得越来越光滑,细腻。
然后我们又去了苏州最北边的北塔寺,我们在这里见到了观世音菩萨的真身,原来观世音菩萨不是女儿身,它是男儿身,还看到了七位佛祖,我们的前世,今生,后世。在这里许愿是很灵的,我许的愿是一家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这时,我望了望天,已经是黑了,我们坐上返回上海的车。在车上,大家伙高兴地唱起了歌,一路上欢歌笑语的到了上海,这一天是多么的愉快,有趣啊!
苏州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人们对苏州的赞美。
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三年级一班:林子博
今天是我和妈妈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第四天,这几天在世博园里观看实在太累了,所以我和妈妈随旅游团来到了苏州,早上起床,旅游团派车来到我们住的宾馆接我和妈妈,车子沿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来到了苏州的偶园。苏州所有的园林之中,只有偶园里的结构是对称的,园里有石,有花有竹,景色清新自然,离开偶园的方式很特别,是坐船离开的,据说这是古时送客的一种礼仪。在船上,摇船的大妈还给我们唱了几句苏州唱腔,很有意思。
然后我们去蚕丝场,里面有好多的蚕宝宝吐着丝,用那些丝织出好多蚕丝被,枕头,还有我们带的围巾,衣服,帽子等等。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寒山寺,正如古人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的景色更是一番美丽迷人。
苏州的野生珍珠也是很好的,它可以用来做药,可以治百病,还可以当护肤品使用,使人的肌肤变得越来越光滑,细腻。
然后我们又去了苏州最北边的北塔寺,我们在这里见到了观世音菩萨的真身,原来观世音菩萨不是女儿身,它是男儿身,还看到了七位佛祖,我们的前世,今生,后世。在这里许愿是很灵的,我许的愿是一家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这时,我望了望天,已经是黑了,我们坐上返回上海的车。在车上,大家伙高兴地唱起了歌,一路上欢歌笑语的到了上海,这一天是多么的愉快,有趣啊!
苏州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人们对苏州的赞美。
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三年级一班:林子博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位于苏州古城西北的园林名胜艺圃游玩。走进艺圃,迎面看见的是一片大池塘,池北有大型水阁——延光阁。延光阁横跨在水面上,厅堂在它的后面。池南以假山景为主,假山土石相间,小亭古树,高低相呵。假山下东西两面各有一个水湾,石板石桥,地平贴水。全园景色自然开朗,亲切可人,具有明代江南园林的风貌。其中,最美丽的就要数乳鱼亭和响月廊了。
池子东南的乳鱼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建筑。走进亭子,就能看见一块大理石碑立在亭子的中央,石头上刻有一条大鱼,大鱼的四周可有许多浪花。石碑上的画面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看见一条鱼腾空跃起。站在亭边向池中望去,清澈家底的池水里有许多金鱼在向乳鱼亭游来,好像在和我打招呼,真是一个观鱼的好地方。
响月廊是园主赏月的地方。晚上,园主常常来到这里观赏月亮,同时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响月廊四周翠竹环绕,月光倒映在池中,水面银光闪闪。我坐在响月廊里,闭上眼睛仿佛听到园主低呤地念诗,借助月亮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也仿佛感受到园主内心的无比惆怅和孤独。此时,我想起来汪琬写的诗句:回廊何窈窕,所釿夜景情。
艺圃真是名不虚传,令人留连忘返!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苏州因有星罗棋布的园林而引以为傲,自古便有人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荷花,红了双颊.娇艳中透着轻灵,躲藏在挤挤挨挨挤的荷叶中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又如同怕见生人的少女般娇羞,却姿态万千.映日荷花固然美,却终究也只是美女西施的侍女,远比不让她们的小姐蕙心兰质.
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般,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水.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晕得如梦一般.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湖面上飘着淡淡的暮色,夕阳的血红从天边淌下,滴到深黛的湖面上.在轻轻的湖风中,柳条轻轻的摇曳着.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天黑了,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的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湖水倒影着流光溢彩的夜灯,霎时间如水晶宫般的朦胧而晶莹透亮.不施脂粉的西湖霎时间雍容华贵.
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
第三站,游狮子林年8月12日下午
狮子林以假山闻名,今天我们是慕名而来。
一进狮子林,我们就开始爬起了假山,出了一个洞,又上了一座山,乐在其中。其间,我们经常是明明只差一步之遥,两人都能手拉手,但因为地势险峻,必须绕过很多的假山弯道才能到达,我们乐此不彼,来来回回,假山平均每人最起码走了3遍以上。
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石头都像狮子。远看假山,就像一幅群狮图,有的站、有的卧、有的坐、有的蹲、有趣极了,还有狮子看球呢!怪不得叫狮子林呢!假山王国,名不虚传。看来设计这座假山的古人真是充满智慧啊!
在一株古树旁,我们手拉手围绕在它周围,大树旁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身影!
狮子林有一片假山还飞下了瀑布,据说古时来了客人,主人就命仆人拎着水桶到高处倒水,制造人工瀑布,非常地奢侈。现在早已改用水泵打水了,所以我们随时都可看到瀑布。
瀑布顺涧而下,落到了湖里,在这美丽的湖边,有一个真趣亭,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原来这块匾本来该叫“真有趣”,这是乾隆皇帝游玩狮子林后觉得“真有趣”,亲自执笔,但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落笔时漏了一个“有”字,聪明的大臣连忙向皇帝要走了“有”字,为皇帝解了围,皇帝顺水推舟,“真趣亭”由此而来。
狮子林内还设有有泥人和各种年画展览,我们首先来到了泥人馆,里面的作品,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泥人“放风筝”的场景真是维妙维肖,有一个小孩蹲在下面,拿着放风筝的线,地上有两只风筝,还有一个小孩手里拿着风筝线正在放风筝,空中有一只黄色的风筝正在飞翔,旁边观看的小孩子们,有的在双手欢呼,有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风筝看,那羡慕的眼神,分明也想拥有一只这样的风筝!
还有泥人“西游记”,孙悟空单脚着地,金鸡独立,手里拿着金箍棒,神气极了,再看唐僧,他骑在白龙马上,披着袈裟,神态自若,看来取西经是信心十足,紧跟着唐僧的是双手挥舞着钉钯的猪八戒.最后的沙和尚是最辛苦的一个,背着通关牒文,挑着行李,谁叫他是老三呢?
年画展览设在二楼,我们上了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百子图”上有一百个胖胖的小娃娃,他们就像快乐的音符在画上跳跃,透着喜气!
它的左边是一幅“百寿图”,只见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寿字,围绕在它的周围是九十九个小“寿”字,每个寿字形态各异,象征着老人们都能健康长寿!
这里的年画除了桃花坞木刻年画,还有天津杨柳青年画,绵竹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它们的制作手法都各有特点,令人赞叹!
狮子林里我们玩得时间最长,到处都有我们快乐的身影!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个亭园式的假山里,自由照像活动开始了!我们呼拉一下子开始设计起自己的造型,我和赵梦琦背对背坐在一块小小的岩石上,周易安坐于我们的前下方,朱沁宜,顾歆玙在一块酷似狮子的石头上各显神通,陈曦站在最后,吴艳欣在最前方,两手作兔子状,倪恩杰在两石之间用双手撑着,朱宇杰则像馅一样嵌在岩石之中
写景作文:金刚经--游苏州园林
前天一个三年没见的老友来访,自然给我原本一潭死水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惊喜。为尽地主之谊我们一道出去游了苏州的园林和寺庙。
在苏州蛰伏了两年,深居简出、足不出户,都没有好好地出来欣赏过苏州的美。其实,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一个人出去确实犯愁,也没这个心情。所以每次有时间的时候宁愿一个人窝在家里睡大觉,等睡到晌午之后再拖着慵懒的身子胡乱地往胃里塞点东西,然后就打开电脑一直泡到深夜。这就算打发了一天———简简单单、平平凡凡,没什么变化,也没什么激情,也许激情早就在这种一层不变的日子中消失贻尽了!这次老友过来拜访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难得在碌碌无为、懵懵懂懂沉睡了两年之后在这冰雪消融,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出来透口气,感觉真好,除了有点冷之外。
记得我当初刚来苏州的时候,当时苏州给我的感觉是大失所望。也许这是因为在我没来苏州之前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给误导了,以至于对苏州抱有太高的期望值,结果当我真正背井离乡漂泊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天堂”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美。原来“天堂”里也有垃圾和灰尘,也有世俗和纷争……或许这就是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吧!
但是,经过这次我们两个大老爷们逛了这趟园子和寺庙之后,算是彻底颠覆了我原来对苏州的不良印象。这个城市其实挺美的!真的。
那些园林粉墙黛瓦,飞檐凌空;亭台楼榭,高低错落;泉石花木,点缀其中;回廊蜿蜒,曲径通幽;山水交融,相应成趣;步步生景,面面成诗。无论是从建筑学还是美学的角度来看,个个都堪称经典。我在感叹这些巧夺天工的杰作之余,自是不停地感慨自己坐井观天,孤陋寡闻。倘若不是因为这次老友来访,我定会无心也无缘来一睹这世间美景,人间佳境,那于我来说可谓是生平的一大憾事!
游完园林,天色将晚,便直奔寒山寺而来。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名扬天下,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驻足负手,立于枫桥桥头,极目远望,寒山寺碧瓦黄墙隐于苍松翠柏之间,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之畔,虽大隐于市,却又远离尘嚣。适逢冰雪尚未消融,只见残阳下寺顶的皑皑白雪折射出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更给这座千年古寺增添了几分庄严和肃穆。
穿过枫桥古镇的青石板小巷,便来到这座在小时候就神往的寒山古寺。未进寺门,先闻其香,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儿从鼻孔吸入,深入五脏六腑,经七筋八脉最后行入大脑,顿觉神清气爽,灵台空明。缓步入内,只见单檐歇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蔚为壮观。在雄伟的大雄宝殿之前乃有一中庭,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而这里还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相传有一次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结果,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老友乃一信佛之人,步入寺内便满心虔诚,逢佛便拜。上完高香之后,便在大日如来金身座下顶礼膜拜,虔诚祷告。我乃一介凡夫俗子,生性不羁随意,不信佛亦从不参佛、拜佛。而此刻身处佛门圣地,我沉思凝望佛祖身后的“和合二仙”,不禁在心底质疑:倘若尔等真有灵验,为何这芸芸众生还要遭受诸多磨难?
从普明宝塔上下来时,天色已暮,寺门即将关闭。我们匆匆经过藏经阁时,瞥见门外的经龛上摆放着几本随缘附赠的经书,在老和尚的推荐下,我和老友各自取了一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据说此经可以挡煞辟邪。大师要我们将其置于干净的办公桌案头,可以防小人。我诺而不语———没想到真正可怕的不是什么鬼煞,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出没的小人也!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云: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