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物,通常指在诸如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程度的人。;既包括在艺术领域,影视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一个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
关于艺术家的作文
艺术家(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物,通常指在诸如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程度的人。;既包括在艺术领域,影视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一个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
那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来到了青岛,拜访大海——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我进入蔚蓝色的海水中,海边的水很浅,刚没叫踝。弯腰拣拾大海馈赠给我的“石头画”。大海——这位不平凡的画家,在石头上绘出了五彩的图画,绿色的,绿的透亮、翠生生的;黄褐色的,古色古香,很是古朴、厚重;黑色的,沉稳、肃穆。那底色,有白色的,白的如雪如玉,洁白光亮;有红色的,红的如血,如朝阳般的灿烂;有黄色的,典雅高贵。及至看到那图案,更是惊叹不已。那像大公鸡一样的昂手高贵。不正是一张祖国地图吗?那盘旋在上空腾空而起的蛟龙,不正是蛟龙出海的姿势吗?那拖着飘飘的裙带的嫦娥,那迎接嫦娥的玉兔栩栩如生。哦,大海—这位艺术家竟了解天上人间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成了她创作的题材。这些石子被大海用海水这把磨刀磨得光滑滑的,那些神奇美丽的图案不断的映入眼帘:飘飘的绿色的海菜,美丽的五彩珊瑚丛,大海龟笨拙的爬动,巨鲸、大鲨,螃蟹、大虾……哦,大海——这位画家用绘画向我们展示海洋的丰富与梦想。
我坐在海水中一块礁石上,欣赏大海——这位雕刻家的杰作。一道道的悬崖峭壁被她雕得千姿百态。石块层层相叠,一道道的横向凹槽,底座微收,远看好像不堪一击,风都可吹倒,近看却稳如钢浇铁铸。有的像蓝采和手握横笛。有的石上云纹横出,配以横斜里的松枝。最美的是那粉红色的石底现出的隐隐的曲线,飘飘落落如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水花溅起,如飘悠的柳绒花。那一圈圈的血红色点点滴滴,如三月盛开的桃花,那夹杂其间的黑石如同南归的小燕子。啊!刚阳之美与阴柔之美全集中在这幅大型的峭壁雕刻画中。
大海——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用柔软的海水做画笔,尽情地挥洒,给这石这山涂上五颜六色并把这柔水当成一把锉、一把刀,用以柔克刚的毅力,硬是创作出举世无双的杰作,大海——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组织海浪,借助巨风、惊雷、闪电,在天崩地裂中,将山石熔成千奇百怪的画面。大海——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还动员了所有的石块,借助海水相互撞击和磨擦,在自我的磨练中创造新的生命。她成年累月,用这蔚蓝的海水蘸着盐,借着风,一下一下,一遍一遍,涂啊,刻啊,不厌其烦地创造,创作……
大海——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就是这样娴熟地这门精彩的“自然艺术”,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我们怎能不对她肃然起敬呢!
我的彩泥朋友悄悄地从家里跑出来,跑到了育德小学二一班,来陪我们写作文了。
我的彩泥盒是橘黄色的,彩泥天天都在彩泥盒里睡着懒觉,还做着美梦呢!有时家里闹成了一团,可热闹了。彩泥家里有黑爸爸、红妈妈,还有许多小宝宝……
彩泥的味道香香的,摸起来有点粘粘的、有点凉、很软。我先拿出一个白色的彩泥搓一搓,搓成圆形,压平,在上面打上孔,接着拿一点白色的彩泥,把它搓成小棍子放在上面,这就是时针和分针了。然后再拿出粉红色的,搓成长条形状,把它与圆形的彩泥接起来,再把上面打了小孔,最后就做成了手表。我接着又拿出水红色的彩泥,把它打做成一个比萨。
同学们有的捏了汽车,有的捏了红辣椒和青辣椒,有的捏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还有的捏的是小女孩和汉堡包。
今天捏彩泥太开心了!我喜欢。
美丽的龟湖旁,有一个“艺术家的摇篮”,那就是我的学校――温州少年艺术学校。学校里有10个班,共有307个学生,他们都是从各个学校挑选出来的精英能将。
当你走进学校,你会惊讶地发现,学校里有四幢教学楼,一个小剧场,还有一个美丽的后花园。其中我最喜欢小剧场:有时,剧场里有器乐组的同学在排练,不时传出优美的管弦和奏的声音,令人十分陶醉;有时,剧场里有声乐组的同学在唱歌,他们那动听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上空;有时,剧场里有舞蹈组的同学在跳舞,他们个个都像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跳跃。校园里不但有小剧场,还有后花园。春天来了,春姑娘手中拿着魔术棒一挥,草儿绿,花儿开,万物都苏醒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秋天来了,虽然树叶儿黄了,花儿凋谢了,但冬青树挺立在那儿,像一个个卫士笔直地站着,也代表学校那坚忍不拔的精神。
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学校里有精彩的课堂,浓浓的师爱,深深的友谊,有趣的活动。假如你在操场上不小心摔倒了,你身前马上会出现一大群帮助你的同学,用温柔的话语安慰你;假如你遇到了难题,周边的同学一同帮你解决;……
我仅仅介绍了学习的一方面,假如你到我们学校,那你的感受就会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们迎来了胜利而归的“校园艺术家”——合唱队的老师和她的徒弟们。他们获得了金奖。
校园艺术家给我们作了演讲。他们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信念:坚持,不放弃!用生命的力量去歌唱!失败了没关系,只要付出!我听了,心头不由升起了一股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他们还说了,自己的坚持,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老师是辛苦的,一早就扯着嗓子教他们唱歌,有几次嗓子都哑了。老师身体不好,总是带病还坚持上课。能成为合唱队的一员,是我们的骄傲。听了这感人的演讲,大家不由自主地拍起了手。一阵接一阵,久久不能平息……
指导老师上来了,她脸上布满了笑容,来到上面,她便提起合唱队里感人的事情:合唱队有个小女孩,她妈妈认为到合唱队会影响学习,在她去比赛时在她背后骂她:“﹡…﹟@s”,可她每次比赛都坚持来。她的行为将在场的同学感动了,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赞美她,这个坚强的女孩。
接着,老师又提到了合唱队的艰辛,同学们早上要来,中午也要来,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人家玩时,他们还得补作业,可从来没人放弃过。
老师又说,她每天真的像疯子那样指挥大家的,而且有时还骂人,在这要对他们说声对不起。此时,一股暖流,流入我心田。
我的心,一直被深深感动着,活动结束了,我脑海里,还在浮现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是啊!金奖,是多少汗水,多少付出的结晶啊!
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五年级:张佳怡
今天,老师临时决定让我们捏橡皮泥,可把我们乐坏了。瞧,有的组四个人都没带橡皮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我班的“小气鬼”很多,所以有的同学甚至试着去“偷”橡皮泥。我的组里只有张宇峰没借到橡皮泥,他急得直跺脚,但又没办法。只好呆呆地看着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动物。
我选了淡橙色的橡皮泥,准备捏一只“米老鼠”。我先把橡皮泥捏软了,两手心相对,揉出了“米老鼠”的脑袋。我又扯下两块小橡皮泥搓成了一双椭圆形的大眼睛和一个鼻子。瞧,我捏了一张嘴巴、一对扇子似的大耳朵,接着我把它俩粘在“米老鼠”的脑门上……经过13分钟的“奋斗”,我终于把“米老鼠”给加工好了。
这时,我听到了同学们自夸的声音:“哈,我捏好了!”“耶!我捏了一只大恐龙!”“嘿嘿!真好玩!”我自信满满地把“米老鼠”交上讲台,发现有的同学比我捏的好多了,顿时自信就像被老鼠啃了一半的大饼,少了许多……
等到老师宣布三等奖:“这个大笨熊是谁的?”我的目光移到讲台上,一看,那不正是我的“米老鼠”哇!尽管老师把它看成了大笨熊,但我心中还是一阵欢喜……
我喜欢我的“米老鼠”!
四季是四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春用彩笔将世界画得五彩缤纷,夏用长笛吹出了各种美妙的曲子,冬用魔法把天地连成一色。秋是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她给树叶填上了金黄色,她把蓝天放到了更高的位置,她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秋,这位艺术家拿着一个无声的铃铛。当她悄悄敲响铃铛时,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了。树上的小叶子偷偷的换下绿衣裳,穿上金黄的衣裳。有的,在和大树妈妈告别;有的,还抱着大树妈妈,不肯和大树妈妈分开。院子里,大街上,瞧,小叶子们躺在地上,坐在树上,聊着天望着天空,嬉戏玩耍。风一吹过,又有很多个小叶子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
秋,对叶子们是告别的季节,可是对很多花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季节。看,菊花,桂花,月季,都笑开了脸。在姥姥家的小山上,一大丛一大丛的花朵争芳斗艳。菊花,穿着五颜六色的蓬起来的小短裙在地上跳舞。月季,穿着层层叠叠的裙子与菊花比舞。远远望去,那个小山变成了美丽的花海,使人流连往返,陶醉在其中。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个喜庆的季节。果子都熟了,麦子都熟了。麦地里,金黄金黄的麦子像成群的精灵在田间舞动着。风轻轻一吹,他们更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人们喜欢这个丰收的季节,他们都兮兮出来收粮食。他们吃着自己种的粮食,卖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年的劳动没有白费,心中指不定有多高兴呢。城里的人们也很高兴。秋天会使人感到凉爽而又轻松,人们总会找个时间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
秋,这位艺术家给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因为这位艺术家的美是成熟的,她不像春那样羞涩,夏那样袒露,冬那样内向;但她又具有其他三种季节的美丽——春的可爱,夏的热情,冬的优雅。而秋,却是神秘的。
上完课后,我就把上午收集的稿件送到政协楼《陆河文丛》编辑部,在与编辑闲聊的过程中,只见一个老人提着一个黑色的大包匆匆地到了另外一个办公室,见到他的到来,编辑们显得很忙。我也走了过去,发现那个老人的包里带来了他的作品,而那作品几乎让我感动的得流泪。
那些作品不是普通的作品,是他用心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作品,作品里面,全部都是他收藏的东西,有很多东西现在已经无法找到了,他画的东西都是按照物品的比例真实地再现给人们,除此以外,图画里面还有文字说明,复杂一些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难懂的东西就根据科学原理一步一步地把它叙述出来!“我画这些东西我得把它的原理弄懂,否则画了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无法给人一个交代,怎么能说服后人呢?”他把他的作品拿出来,有很大的一大叠,起码有几千个作品吧?老人按照自己的见解,将藏品分为“客家民间古瓷器”、“客家民用木器”、“客家民用竹器”、“客家民间捕鸟工具”、“客家民间粄印”、“客家民间刺绣”、“客家民间泥水用具”等十多个门类,每一个门类的都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除了给现有藏品“建档”外,每每得到新藏品,就按门类添加进去。用老人的话说是:“无穷无尽,无穷无尽……”
我自己都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作品”言谈中他现出一副淡淡的微笑。
因为编辑们还要让这个老人回去,为了争取时间,编辑们就做了分工,一个在帅选,一个在翻,一个就负责照相。像很快就照好了,我被编辑留在那里,为了老人的安全,叫我送他回家。
到了老人的家里,我见到了只有两层楼房的客厅里面,全都摆满了他的收藏品,连他孩子的房间也堆满了,而那些藏品中,我没有看到一件是值钱的东西,我打趣地问他娶了儿媳没有,他说娶了,我说如果没有娶的话,可能比较难啊,他说,“可不是么,我的孩子一回来就怪我,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除此以外,我已经没哟地方可以放了,我看如果我死了,这些东西也就会完蛋喽。”虽然是晚上,我看不清他的脸,但是从他的语气里,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下午他在跟编辑介绍他的作品时,样子显得十分的紧张和不安,现在我终于感受到了:他想通过编辑们的努力,收录更多的作品,尽量地向后人介绍这些历史,怕自己死去后,他的心血完全白费!
“我收藏的这些东西都是不值钱的,我只是想给后人一个了解,知道我们以前人们用过的东西,知道我们客家人是怎么样生活过来的。”他很平静地说着,“如果我死了,这些东西恐怕再也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再也不会安装它了。你看,就这架织布机,”在他二楼的房间里,他拍着那个已经布满灰尘的架子说,我看见一个像梯子一样的木架,被放在墙壁边上,看不出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之所以要把它拆开,它占地很大,如果把它装好,起码要一个房间,甚至还不够。”“那也是我把它修好了的水车”,他指着堆放在房间角落里的一根长长的木头,在木头的中间,明显地见到了几根新的木头镶嵌在那里,见证了主人对他的爱护和无奈。在昏暗的灯光下,木头显得很是憔悴,像在诉说老人的历史,像在焦急地等待着主人把他们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绘画了这本书里面的五百罗汉,”不知道在哪里,他拿着一本书对我说,“我就是根据这本书里面的人物,里面的内容,用了几千米的萱纸,没有打草稿,直接把里面的人物画了进去,”他说话时语句很是平和,“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打草稿呢?”我不禁为之震撼,我曾经见到新闻媒体里面说有谁谁画了多少米长的什么东西,我很感动,现在我才觉得,我错了,在这个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与作品中,那些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我清楚地看到了,在他是办公桌上用过的笔,起码有上百只吧?
由于天太黑,我无法见到放在他顶楼的两个房间里面的藏品,不过我一定会再去的。
这十几年来,老人起初是挨家挨户上门收购藏品,近年来名声在外之后,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他的藏品日益丰厚。
“可惜,家人不理解。我的几个孩子都在深圳、东莞等地做生意。他们要我和他们一起生活。可我一来过不惯大城市的生活,二来放不下我的藏品。所以大多时间还是呆在家里。”
今年六十八岁的老人告诉我:“我搞民俗收藏,不是为了自己。我越来越老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我的藏品找一个归宿。最好能在陆河建一个民俗博物馆,,其次是能把我的这些作品出书。如果将来这些藏品散落到汕尾之外,那我心血就完了。”
是呀!谁能理解老人呢?谁来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天晚上,我无法入睡:“我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呢?”我要尽快地把他的作品编辑成书,尽快完成他的心愿,为了后人,为了我们人类的精神家园!
老人能够把繁杂物品的根据科学原理一一地介绍,并且用笔最真实地用画把它画出来,甚至能够凭想象把以前的物品作画,他是一个收藏家、一个画家、更应该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老人叫郑仁长,陆河县上护镇人。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广东汕尾陆河县实验中学高三:彭涌波
上完课后,我就把上午收集的稿件送到政协楼《陆河文丛》编辑部,在与编辑闲聊的过程中,只见一个老人提着一个黑色的大包匆匆地到了另外一个办公室,见到他的到来,编辑们显得很忙。我也走了过去,发现那个老人的包里带来了他的作品,而那作品几乎让我感动的得流泪。
那些作品不是普通的作品,是他用心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作品,作品里面,全部都是他收藏的东西,有很多东西现在已经无法找到了,他画的东西都是按照物品的比例真实地再现给人们,除此以外,图画里面还有文字说明,复杂一些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难懂的东西就根据科学原理一步一步地把它叙述出来!“我画这些东西我得把它的原理弄懂,否则画了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无法给人一个交代,怎么能说服后人呢?”他把他的作品拿出来,有很大的一大叠,起码有几千个作品吧?老人按照自己的见解,将藏品分为“客家民间古瓷器”、“客家民用木器”、“客家民用竹器”、“客家民间捕鸟工具”、“客家民间粄印”、“客家民间刺绣”、“客家民间泥水用具”等十多个门类,每一个门类的都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除了给现有藏品“建档”外,每每得到新藏品,就按门类添加进去。用老人的话说是:“无穷无尽,无穷无尽……”
我自己都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作品”言谈中他现出一副淡淡的微笑。
因为编辑们还要让这个老人回去,为了争取时间,编辑们就做了分工,一个在帅选,一个在翻,一个就负责照相。像很快就照好了,我被编辑留在那里,为了老人的安全,叫我送他回家。
到了老人的家里,我见到了只有两层楼房的客厅里面,全都摆满了他的收藏品,连他孩子的房间也堆满了,而那些藏品中,我没有看到一件是值钱的东西,我打趣地问他娶了儿媳没有,他说娶了,我说如果没有娶的话,可能比较难啊,他说,“可不是么,我的孩子一回来就怪我,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除此以外,我已经没哟地方可以放了,我看如果我死了,这些东西也就会完蛋喽。”虽然是晚上,我看不清他的脸,但是从他的语气里,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下午他在跟编辑介绍他的作品时,样子显得十分的紧张和不安,现在我终于感受到了:他想通过编辑们的努力,收录更多的作品,尽量地向后人介绍这些历史,怕自己死去后,他的心血完全白费!
“我收藏的这些东西都是不值钱的,我只是想给后人一个了解,知道我们以前人们用过的东西,知道我们客家人是怎么样生活过来的。”他很平静地说着,“如果我死了,这些东西恐怕再也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再也不会安装它了。你看,就这架织布机,”在他二楼的房间里,他拍着那个已经布满灰尘的架子说,我看见一个像梯子一样的木架,被放在墙壁边上,看不出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之所以要把它拆开,它占地很大,如果把它装好,起码要一个房间,甚至还不够。”“那也是我把它修好了的水车”,他指着堆放在房间角落里的一根长长的木头,在木头的中间,明显地见到了几根新的木头镶嵌在那里,见证了主人对他的爱护和无奈。在昏暗的灯光下,木头显得很是憔悴,像在诉说老人的历史,像在焦急地等待着主人把他们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绘画了这本书里面的五百罗汉,”不知道在哪里,他拿着一本书对我说,“我就是根据这本书里面的人物,里面的内容,用了几千米的萱纸,没有打草稿,直接把里面的人物画了进去,”他说话时语句很是平和,“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打草稿呢?”我不禁为之震撼,我曾经见到新闻媒体里面说有谁谁画了多少米长的什么东西,我很感动,现在我才觉得,我错了,在这个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与作品中,那些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我清楚地看到了,在他是办公桌上用过的笔,起码有上百只吧?
由于天太黑,我无法见到放在他顶楼的两个房间里面的藏品,不过我一定会再去的。
这十几年来,老人起初是挨家挨户上门收购藏品,近年来名声在外之后,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他的藏品日益丰厚。
“可惜,家人不理解。我的几个孩子都在深圳、东莞等地做生意。他们要我和他们一起生活。可我一来过不惯大城市的生活,二来放不下我的藏品。所以大多时间还是呆在家里。”
今年六十八岁的老人告诉我:“我搞民俗收藏,不是为了自己。我越来越老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我的藏品找一个归宿。最好能在陆河建一个民俗博物馆,,其次是能把我的这些作品出书。如果将来这些藏品散落到汕尾之外,那我心血就完了。”
是呀!谁能理解老人呢?谁来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天晚上,我无法入睡:“我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呢?”我要尽快地把他的作品编辑成书,尽快完成他的心愿,为了后人,为了我们人类的精神家园!
老人能够把繁杂物品的根据科学原理一一地介绍,并且用笔最真实地用画把它画出来,甚至能够凭想象把以前的物品作画,他是一个收藏家、一个画家、更应该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老人叫郑仁长,陆河县上护镇人。
在作为儿子的我的心中,母亲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是伟大的妈妈,将儿子雕琢成她心中的天使。
许多年前,那个闷热的午后,母亲忍着无比的痛,将我带到了人世间。看到小小的我,母亲苦涩的面容变得甜滋滋的,那份成为人母的喜悦使她忘掉了身上的伤痛,流下了欣喜、动情的泪水……这是爸爸告诉我的。我知道,母亲自那天起就成为了一位艺术家,她心中坚定地相信我这块小石头里蕴藏着璞玉,她要做一名雕刻家,把我雕琢成她心中美好的天使。
母亲很努力,很用心地工作,希望在物质上令我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母亲也很勤奋地进修,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助我。但无论再劳累,再繁忙,母亲每晚都抽时间与我谈心,看看她心中的小石头有没有烦恼,过得快乐不快乐。母亲会用慈爱的心与祥和的语言去驱赶我的烦恼,也会用欢笑与烂漫来分享我的快乐……就如雕刻家一刀一刀地雕刻,把不够好的地方削掉,令优良的地方成型。
母亲最为看重的,是培养我的品德与人格。母亲口中常是这样说的:“读不好书,可以用勤奋弥补;个子不高或相貌不美,可以用诚恳与真切待人弥补;唯独心灵如果脏了,就没有什么可以弥补,心灵必须纯洁,要令自己的品格高尚,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母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从小便教育我要懂得真诚待人,严格律己。对长辈,要心怀敬重;对同辈,要平等相爱,乐于助人;对小孩,要懂得保护他们,关心他们,尽哥哥的责任。自己也没有忘记母亲的谆谆教诲,一直在生活上这样要求自己,令自己的人缘从来不差。长辈夸奖自己有礼貌,朋友们说能交上我这朋友够幸运,小孩子也乐于与我相处。正是母亲这份执着,令我这本不成型的石头有了头,有了手脚,有了五官……这是从精神与品格上体现出的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好人。
不少阿姨觉得自己的小孩调皮和学不好来问母亲,为什么我会这么听话和信服母亲。母亲轻轻一笑,“我没有做什么啊,只是教儿子做个原本的自己而已。”阿姨们不解。“我不过是让他一直学做本来的自己,人之初,性本善嘛,能坚持做最初的自己,不就是个善良的人?”母亲说,“但我又必须在旁教导他,不断地像雕石一样磨练他,令他成为更出色的人。我没有完全地按自己的意愿来限定他的人生路,我会让他自己发挥与选择,让他按一个自己的理想去成长……”
母亲就是这样,把她心中那美好的天使,化做了今日的我。应该说,是雕刻成了今日的我。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如今已步入中年,再也不能拿刀不断地雕琢坚硬的石头。但母亲自信地认为不需要了,她心中最伟大的作品——我,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了真正的好人,再也不用她操心了。她会为我自豪,我也为她自豪。没有她,怎有今天的我?我爱她……
其实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艺术家!
大街上有一群人,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在看什么?好奇心驱使我拉着爸爸的手,迫不及待地往人群里钻,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哦,原来是一位残疾叔叔在用手指作画!他只有右手,并且只有一根大拇指,他用大拇指艰难地勾住毛笔,四根断掉的手指根部紧贴着笔杆。只见他全神贯注,运笔如行云流水,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图画,我看得呆了,真是了不起啊!仅凭一根手指,竟然画得比我爸爸还好!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仿佛把我带入仙境!我看见他前面有牌,上面介绍他因工伤,失去了一只左手和右手的四根手指,现在以卖画为生。很多围观的叔叔阿姨都抢着买他的画,那个场面真使我感动。当我的目光又落到了那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上时,我惭愧级了,感觉无地自容。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一个残疾叔叔,都能把画画得那么好,那他平时肯定在画画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吃了不少的苦,是刻苦的练习才有今天的成果。想想自己,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我也跟爸爸学画画,但总觉得太难,怕吃苦。和残疾叔叔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
通过今天这件事,我感悟到: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五年级:周俊宇
我们生活在艺术的世界中:舞蹈,乐器,歌唱,美术等艺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看的这本书,就是向我们介绍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一本书。
这本带我们畅游艺术世界的书,主要从远古时代,古代,现代和预测未来四个方面写了全世界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故事。这其中,超现实主义画家勒纳.马格里特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马格里特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画家,作品本来就受尽人们的辱骂,可他还是一直坚持。有一次,他画了一只烟斗,却把这幅画称为“这不是一只烟斗”。还有一次,他画了一幅正在“下雨”的画,可画中下得不是雨水,而是人!这些画都让人无法理解。可他还是不肯放弃自己喜爱的艺术,最终,他获得了成功。
在生活中,我也对自己喜爱的艺术有着自己的追求。我最喜欢听着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从我的指尖流出,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有点喜悦,有点自豪,也有点陶醉。有一次,上钢琴课时,老师对我说:“同学,我给你找来了《天空之城》的乐谱,有没有兴趣弹一下?”《天空之城》可是我最想要的乐谱,我不假思索地喊道:“我要弹,我当然要弹。”老师听到我这么说,便微笑着,将乐谱递给了我,并对我说:“下节课,我会期待这首歌在你手里弹出来是怎样的一番风味。下课后,我兴冲冲地往家里赶。一到家,我便兴奋地对爸爸说:“爸,我拿到《天空之城》的乐谱了!”爸爸对我说:“好啊,我看你到最后会把它弹成什么样子。”我立刻打开钢琴,开始弹起来。这一弹,我的信心便一下子没了一半,原来,这首曲子很长,而且有很多升降符号,我看到谱子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一团乱麻是什么,我怎么弹啊!可是想归想,我还是挺想弹得。时间过去了很久,我终于弹了一遍,这一弹,就是一小时。老师第一次验收成果,不出意料,老师很失望。回到家,我很难过,不过我想:这世界上难曲子这么多,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哪还有什么钢琴家。于是,我把练琴的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认真地练啊练。当又一次钢琴课时,我弹出流利的《天空之城》,让老师大吃一惊
在这个世界上,做许多事情都要坚持,人们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对呀,只要坚持不懈,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小小艺术家,她就是洪慧。
洪慧身材挺拔,棕色的头发像烫了小波浪似的,QQ的!她的手指又细又长,红润有光泽。
洪慧是一个小小书法家。她写的字漂亮得没话说,受到老师的表扬也是家常便饭。洪慧写的字清清楚楚,刚劲有力。每到写字比赛,洪慧总会不知疲倦地练字。写得不好绝不停手,直到写得一模一样才行。这样子,写得不好就怪哩!比赛时,洪慧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她时而缓慢运笔,时而快速提笔。那专注的眼神,那认真的态度,颇有书法家的气韵。洪慧写出来的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仿佛和范字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看她那潇洒的字,就是一种享受呀!她的一手好字,让人羡慕嫉妒恨!
洪慧“童鞋”还是一个美术家呢!美术课就成了她的天下。她指挥着手、彩笔和彩铅,让它们画出漂亮的画。很多时候,当同学们在那儿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不知道该画什么东西时,洪慧早已画了一大半了。同学们再吵,再闹,洪慧也像带了耳塞似的置之度外、毫不理会,这时,对她来说神马皆浮云!所以她画的画色彩协调,画质细腻,栩栩如生。她抿嘴傻笑时的“口耐”(可爱)样真让人难以忘怀!
洪慧,刚劲有力的字令人佩服,栩栩如生的画令人羡慕,她真是头脑不简单、四肢很发达的小能人!
六年级:梅天姿
我的爷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可是,年老的他,却长着一双勤劳而又灵巧的双手。-
不管是春是夏,是秋是冬,只要你来到我爷爷家的阳台,你说不定会恋恋不舍呢!你看,阳台上都是爷爷用木头做成的架子,架子上摆的都是爷爷做的长方形的木头花盆,盆子里装的还都是爷爷种的菜。有西红柿、生菜、香菜……五彩缤纷,冬天的时候,爷爷还给它们盖上棉被呢!爷爷真是心灵手巧。-
如果你在我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去过我爷爷家,你一定会叹为观止。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儿童乐园,大卧室的床的上空,有一个用线绳做成的吊床,这个吊床是爷爷为我做的,就连做吊床的线绳,都是爷爷自己编的呢!为了不让我硌着,爷爷还在吊床上铺了一个小小的棉被。床前,有一个爷爷给我做的秋千,秋千上还设计了一个安全带,可安全哩!床的左侧,还有一个木制的滑梯,也是爷爷亲手做的。现在,我长大了,秋千、滑梯和吊床都变小了,可爷爷还把它们保存着呢!爷爷看见我的床紧挨着墙,怕我晚上睡觉着凉,就把木滑梯拆了,包上海绵和柔软的棉布,做成了一个软包装的墙围子,立在我的床边。这回,晚上睡觉可舒服了,再也不用怕睡觉挨着墙了。-
爷爷的手真灵巧,能为我做出那么多需要的东西。你说,我的爷爷是不是像个艺术家呢?-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小小艺术家,她就是洪慧。 洪慧身材挺拔,棕色的头发像烫了小波浪似的,QQ的!她的手指又细又长,红润有光泽。 洪慧是一个小小书法家。她写的字漂亮得没话说,受到老师的表扬也是家常便饭。洪慧写的字清清楚楚,刚劲有力。每到写字比赛,洪慧总会不知疲倦地练字。写得不好绝不停手,直到写得一模一样才行。这样子,写得不好就怪哩!比赛时,洪慧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她时而缓慢运笔,时而快速提笔。那专注的眼神,那认真的态度,颇有书法家的气韵。洪慧写出来的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仿佛和范字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看她那潇洒的字,就是一种享受呀!她的一手好字,让人羡慕嫉妒恨! 洪慧“童鞋”还是一个美术家呢!美术课就成了她的天下。她指挥着手、彩笔和彩铅,让它们画出漂亮的画。很多时候,当同学们在那儿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不知道该画什么东西时,洪慧早已画了一大半了。同学们再吵,再闹,洪慧也像带了耳塞似的置之度外、毫不理会,这时,对她来说神马皆浮云!所以她画的画色彩协调,画质细腻,栩栩如生。她抿嘴傻笑时的“口耐”(可爱)样真让人难以忘怀! 洪慧,刚劲有力的字令人佩服,栩栩如生的画令人羡慕,她真是头脑不简单、四肢很发达的小能人!
今天一大早,妈妈提着一大袋易拉罐和可乐瓶走了出来,匆忙地向垃圾箱走去,我想:“她一定在大扫除,把没用的东西全扔了”。我便拦住妈妈说:“这些易拉罐和可乐瓶您别扔,我要用他们做艺术品”。妈妈爽快地说了一声:“好吧”。
我便赶快跑回家拿出了剪刀和胶水,又打电话叫来两个小朋友晶晶和明明,他们两个的一到来,我的房间里立刻欢腾起来。
我们三人看好目标就做了起来,明明动作非常快,不一会一个烟灰缸他就完成了。
后来我们三人一起做了一个美丽又精致的小杯子,它像宝莲灯。
妈妈回来看见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又精美又好看,夸我们是勤动手爱动脑的好孩子。
我建议大家平时把一些没有用的易拉罐和可乐瓶收集起来,做一些有用的工艺品,看看谁是勤动手爱动脑的好孩子。
在艺术界中,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如:贝多芬、常香玉、齐白石、梅兰芳……但是,我最敬佩的还是我国着名作家——冰心奶奶。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着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冰心是她的笔名。
在冰心选集里,大多数都是儿童作品,她非常喜欢孩子,她把孩子看作“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她成为了中国小读者的知心朋友,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以及对母爱与童贞的歌颂与赞美。
冰心的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散文《小桔灯》、《寄小读者》、小说集《超人》、《冬儿姑娘》。冰心奶奶写的《我的童年》是她的回忆录,她向我们讲了她特别怀念的童年,她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她有着不求甚解的习惯,她告诉所有小朋友,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在生活中,寻找,发现,这样的童年是有收获的。
黑龙江双鸭山尖山区逸夫小学六年级:雪婷
竞选表演艺术家
鼓楼小学三(4) 董睿彤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竞选表演艺术家”。
我先来表演,我抽到了“伤心的哭”,我呆了几秒,随即哇哇大哭起来。只见我头一仰,眼一眯,嘴一张,双手不停的揉着眼。又过了几秒钟,我把手放了下来,用一个手指弄了点口水,往眼镜下竖着抹了一道。同学们见了,手拍桌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接着小小捷上来了,他也抽了一张。呀,是“啜泣的哭”。他哼哼了两声,心里好像在想:这难不倒我。然后,小乐抽到了一个“回头笑”、她很不情愿的走了过来,突然,她扭头一笑,吓得我们哭笑不得。小博的“又哭又笑”和小辉的“闭嘴微笑”也不错。
到了发奖的时候,我得了第一。正当我心花怒放去领奖的时候,老师说:“今天你来擦黑板。”我愣了一下,愁眉苦脸的回到了座位。没想到我聪明一世,却被老师耍了。
自然万物善倾听。盘根交错的虬枝,静静地倾听溪水的浅吟;婆娑的密叶倾听着歌鸟的重唱;甜艳的花儿,倾听着蜂群的低语;万籁俱寂的黄昏,倾听着夏虫的嬉戏;拂掠而过的风,也会驻足,听一听麦浪的语丝。
山川、草木、虫鱼,皆善倾听。正因这种内敛张扬的君子风范,才筑起了和谐生辉的自然界。无论是宜人温和的地方,还是风沙肆虐的沙漠,总有善听的自然物。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善听者,才能采撷到心灵的果实。
记者,善听。优秀的记者,不在善问,而在用心倾听被访者的娓娓道来,哪怕是胜似千言的一声轻叹,一叹读出人生悲苦、世态炎凉,这才是善听者的成就。
学者,善听。在治学之人的眼中,听是讲的基础。无论是大师垂范,还是平民草根的文化呼声,都为学者所听。正如当今这个多元文明交错的时代,有识之士在探究现代文艺之时,阳春白雪必然要应邀入席,而下里巴人也是不容摒弃的。诸如“超女”一类的草根文化,在真正治学之人的耳中,必然听出追求自我、挑战传统选拔制度的不同寻常的意味。
文人,善听。古往今来,为文者都以细腻的情思聆听着人生的弄弦。传来玉笛飞声,那该是到了思乡的时令;清角声声入耳,那该是明月楼高休独倚的悲怆;又闻杜鹃啼血,恐怕是亡国之恨难当的凄凉;瀑流喧 ,这又是一段艰难的里程;青田蛙声一片,真是难得的丰收;阶前听雨,少年到中年,听出了命运节拍的嬗变。正因善听,总有那样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又有那样多精神世界中的楷模。也正是善听,才使大文豪摆脱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拘谨矫文,而真正实现了由“为章句”到“为人心”的跨步一跃。
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纷乱了我们的视线,嘈杂轰鸣的机械声堵塞了我们的双耳。有人选择闭目塞听,以示其“超然的境界”。这辜负了我们双耳的期待和心灵的渴望。
张开双耳,总会从杂乱中循到章法,总会从紊乱中觅得些许沉淀下来的精髓。因为只有善听者,才能从众生中归结为人之道、治世之策。所以,倾听,才成为善为人、善为事、善为国者的独道之处,独门艺术。
普世之中,谁都善观倾听和风细雨。然而,只有在狂风骤雨中依旧保持高傲的身姿倾听烦躁的一些人,最终为万人所听。就是他们,像茫茫大漠中的胡杨,倾听沙砾肆虐,却筑就沙海中翩翩绿洲。
倾听,是门艺术,那些为数不多的善听者,才是我们伟大的艺术家。
我觉得,首先,艺术家分有两个层面,一层是成绩上的,另一层是生活上的。成绩上的艺术家的作品要在成绩上创造辉煌,生活上的艺术家的作品要在生活上造福于人。但是,奖状是没有多少使用价值的,它毕竟代表过去。而有些人没有多少辉煌成绩,作品却可以影响很多人,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那些人,往往就是成功的艺术家。
正如文中的老贝尔曼一样,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大作,但他却用作品挽回了另一位艺术家的生命。生命那么宝贵,也那么不易挽回,况且琼斯也早已放弃了,而老贝尔曼却做到了,又有谁能说他不成功呢?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有这样的例子。在封建的旧社会,有那么一批作家,他们用自己的笔杆子为人民鸣不平,向社会讨公道。虽然他们的作品与当时的社会不符,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还受到欺压,可在百姓们心中,他们全都是英雄。直到今天,他们还被人歌颂,他们的事迹还广为流传。他们也同样是成功的艺术家。
成功的艺术家,有一双巧手,一颗高尚的心,没有惊世之作,却可以在生活上造福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