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奇松的作文
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箱,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来到。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人们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他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他们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是的黄山更加神奇,更加优美。
湖南邵阳城步县希望小学三年级:刘一娜
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箱,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来到。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人们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他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优美。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安徽省黄山市,来观赏云奇山异的黄山。
我看过春天泛着新绿的松树,欣赏过秋天苍翠的青松,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里形态各异的奇松。黄山的松真奇啊,有的卧伏石上,有的横跨山峰,有的舒展双臂,迎接来客,有的挥动双手,告别游人,真是姿态万千;黄山的松真多啊,登上山顶,放眼望去,遍处都是青翠欲滴的松树;黄山的松真绿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我拾过精致光滑的鹅卵石,观赏过各式各样的巨石,却从没见过黄山这里的怪石。黄山的石真怪啊,像鲫鱼,像拐杖,像羚羊,奇形怪状,各有各说不出的妙;黄山的真大啊,甚至有的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巨大的山峰;黄山的石真高啊,一块块平地崛起,看了使人心怵。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也见过城堡似的积云,却从未见过这样洁白、浩大、秀丽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真白啊,像一匹匹绸缎,似一堆堆积雪,那么地洁白,独有一番韵味;黄山的云真广啊,用眼睛根本望不到它的边界,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它是那么地浩瀚,像一张乳白色的大幕,将天地罩在其中;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缓缓地飘动。黄山的云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样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样浩大;像飘落的雪花那样洁白;像清晨的薄雾那样飘渺,仿佛是人间仙境。
秀丽的黄山衬托着浩大的云海,浩大的云海环抱着秀丽的黄山,再加上奇松、怪石、绿树、红花、温泉,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黄山是大家听说过又没有去过的景点之一,现在就让我做一回小导游吧。听好了,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奇松,它们为什么奇怪呢,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哪怕是陡崖边都可以生长出一个个挺秀的奇松。
我先说一说迎客松吧。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身出去,如同一个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再说一说陪客松吧。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吧。
最后,我要说的是送客松。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是典型的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地手臂,好像在和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
这就是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最近,我们刚学了一篇《黄山奇松》的课文,在黄山玉屏楼的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奇松。而在咱们班也有三棵奇松,他们分别是“迎客松”厉宇恒,“陪客松”熊彧晖和“送客松”田志洋。
一天早上,寒风凛冽,我和好闺蜜郑若瑜坐车结伴去上学。半路上,我们远远就看见他们三在严寒刺骨的天气里,并肩走在一起,谈笑风生,就仿佛冬天里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的三棵松树。于是,我和郑若瑜心有灵犀,不由自主地就把他们与黄山奇松联系到了一起。
“迎客松”厉宇恒,帅气中不乏冷酷,颜值高达100%。他虽然不苟言笑,但总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吸引众多游客的眼球,使得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了三棵“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五(4)班的象征了。
“陪客松”熊彧晖,乃是本班“小暖男”是也。他又高又壮,不是帮游客拎东西,就是帮游客拿水杯,贴心温暖会照顾人。有了他这棵“暖松”,每位游客的心里都会美滋滋、暖洋洋的,非常感动。
“送客松”田志洋,称得上是满腹经纶。他对《四大名著》更是情有独钟,读得滚瓜烂熟,一跟游客谈起《水浒传》、《西游记》来,他就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听得游客经常忘了时间,忘了世界,每次都是迫不得已才离开,还跟田志洋依依不舍地告别。唉,我也是醉了!
咱班的这三棵“奇松”,各有各的特点。他们或帅气,或暖心,或博学;有的壮如黑虎,有的形似小开……他们装点着我们五(4)班,使得(4)班更加优秀,更加出彩!
北风呼呼地吹着,严寒侵袭着大地。在这滴水成冰的日子里,花儿凋谢了,树木干枯了,万物都像死了一般,最能吸引我的是那在校园傲然挺立的松树。
松树有着棕色直直的树干,绿色的树冠,刺儿一样的松叶,显得刚劲挺拔。它虽然没有娇艳的颜色,但它朴素美丽,亭亭玉立,能抵挡住风雪。四季中,它颜色不变,仍是那一身翠绿。
站在它身边的杨树虽高大,但在狂风的威胁下,只好脱了绿色的外套;而柳树虽美,也经不住严寒的打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而松树却不怕,仍就挺立在那里,风和雪都想征服它,也都未如愿以偿。
松树顶着风,冒着雪,厚厚的冰霜打在它的身上,它都毫不惧怕。
夏天的松树可不同了,它在酷热的夏季里挺立着,为我们遮凉。
我看见这松树,不由得想到了紧握钢松警惕的保卫着祖国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与松树一样,在寒冷的冬天,还要去迎风站哨。难怪陈毅将军为它题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松树啊,我赞美你,我歌颂你,但我更敬佩你,是因为你有着饱经风霜,无私奉献的精神。
北风呼呼地吹着,严寒侵袭着大地。在这滴水成冰的日子里,花儿凋谢了,树木干枯了,万物都像死了一般,最能吸引我的是那在校园傲然挺立的松树。
松树有着棕色直直的树干,绿色的树冠,刺儿一样的松叶,显得刚劲挺拔。它虽然没有娇艳的颜色,但它朴素美丽,亭亭玉立,能抵挡住风雪。四季中,它颜色不变,仍是那一身翠绿。
站在它身边的杨树虽高大,但在狂风的威胁下,只好脱了绿色的外套;而柳树虽美,也经不住严寒的打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而松树却不怕,仍就挺立在那里,风和雪都想征服它,也都未如愿以偿。
松树顶着风,冒着雪,厚厚的冰霜打在它的身上,它都毫不惧怕。
夏天的松树可不同了,它在酷热的夏季里挺立着,为我们遮凉。
我看见这松树,不由得想到了紧握钢松警惕的保卫着祖国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与松树一样,在寒冷的冬天,还要去迎风站哨。难怪陈毅将军为它题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松树啊,我赞美你,我歌颂你,但我更敬佩你,是因为你有着饱经风霜,无私奉献的精神。
平泉一小六年级:张研
我们的校园,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尤其是那青松,不但有苍翠的叶子,褐色的树干,还有千姿百态的形状,让人感到美好、舒畅。
瞧,有上细下粗一圈一圈向上长,形状像螺旋的螺旋松;有外形象娃娃的娃娃松;还有造型像骆驼的骆驼松。你要问我最喜欢那种,我会毫不犹豫的对你说,我最喜欢娃娃松。
刚走进校园,我就被一株与众不同的松树吸引住了。只见它的树干上刻出了两只小手,树叶的缝隙处很像娃娃的脸,笑眯眯的。真新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的。我走到它跟前摸着它的树干,尽摸到了五个手指头,这棵娃娃松长得不算太高,像一个可爱的布娃娃,有时我会到它跟前,对它诉说我的心里话,我相信它已经听到了。我想:如果神仙下凡,见了它,肯定也会夸上几句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雕塑家,为人类创造出这么伟大的作品。
奇松虽然美丽,可那些心灵手巧的园林工人,更值得赞扬。他们为了全校师生能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辛勤劳作,用那灵巧而又勤劳的双手,将一棵棵树修剪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我爱校园中的松树。
黄山以奇松怪石著称,号称有10大奇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迎客松”:它恐怕是家喻户晓的一棵松树了吧,它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也是安徽松的代表,我们安徽电视台的图标不就是根据迎客松来改进的嘛。可我觉得迎客松也没什么,不就是形状像一个好客的主人嘛。
“连理松”:这棵松树虽然没有迎客松那么出名,我却觉得它比迎客松要奇的多。这是两棵树,根却长在了一起。根据杜甫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成连理枝”而命名。姐姐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这本来是一棵大松树,到上面却分成了两棵树,不就象征着分离吗?本来在一起的,后来却分开了。”不管姐姐怎么说,这棵树的周围全都挂满了游人的“同心锁”,可见其的号召力。
“蒲团松”:这棵松树到也奇怪,树干笔直笔直的,就是一根大树干。上面的松叶却平整的像有人裁剪过一样,当然,这是它天生的,没有人为修剪。我看不像蒲团,却像一个超大的蘑菇咧。
“探海松”:此松样子和迎客松差不多,所以又有“小迎客松”之称。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长长的“手臂”朝着的方向,正好就是可以看到云海的地方,所以美名其曰“探海松”。
“龙爪松”:龙爪松枝繁叶茂,只是根很大很粗很长,露出地表很长一部分,象手爪一样,所以称它为“龙爪松”。我很不以为然,在我的家乡这种根露出来的松树多着呢,难道都是“龙爪松”吗?
“黑虎松”:这课松树十分健壮,它有着一个传说。传说以前黄山有座寺庙,庙里有一个和尚,他到了白鹅岭,看到了这棵松树,奇怪的是,这棵松树上竟然趴着一只黑虎。而且,这棵树整体的造型就像草书的“虎”字一样,所以命名为“黑虎松”。
还有另外的四棵松树,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上面的六棵,大家凑合着看吧。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到了黄山脚下,只见黄山云雾飘渺,带给了人们无限的神秘感。我们坐在有线缆车上山顶。一路上,我看到黄山上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尽管是冬天,树木还是像被水洗过一样,绿得极其可爱。到了山顶,第一眼就看到了“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连理松。连理松又称夫妻松,象征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它是由两颗松树连接生长起来的,所以叫连理松。
走过了两座石桥,我们看到了探海松。探海松又称小迎客松,据说是迎客松的孪生弟弟。探海松生长在悬崖边上,它的树干直向悬崖下伸展,就像在探手伸向深海一样,所以称为探海松。往前走几步就看到了树琴松,树琴松就像一把树琴,一阵风吹过,“哗哗哗”的响声带给人们天籁之音。
再往上走,太阳快落山了,我们见到了黑虎松。瞧,这挺拔的黑虎松还真像一只正朝天怒吼的黑色大老虎。
天黑之前,导游把我们带回了北海宾馆。我们舒舒服服睡了一觉,接着昨天的路程。
路上,我们看到了龙爪松。龙爪松不是枝干像龙爪,而是它的根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树根紧紧抓住地面,好像龙的爪子而得来的名字。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就是大名鼎鼎的迎客松、陪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生机勃勃,给人巨大的活力。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高大挺拔的巨人站在那里,在陪同游客欣赏美丽的黄山风景。我和爸爸妈妈都抱着迎客松和陪客松照了好几张相片呢!
接着我们下山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们见到了蒲团松和团结松。蒲团松好像一把绿色的巨型打伞,所以又称绿伞松;而团结松非常独特,它长着五十六个枝丫,枝丫上面还有一团茂盛的绿叶。那五十六个枝丫不是象征着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吗?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团结松。
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名松我没有看见,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也没有看见。但是,我衷心的祝福黄山,希望黄山今后能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让大家都来认识我们中国的“天下第一奇山”!
文登市宝威学堂 五年级 于潇
我们的校园,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尤其是校园中那青松,不但有苍翠的叶子,褐色的树干,还有千姿百态的形状,让人感到美好舒畅。
远远地我就被校园中那棵高大的塔松吸引住了。它像一把撑开的伞,又像一座高大雄伟的宝塔。我走近一看,这棵松树的松针比平时见到的松针短,于是不由得伸手去摸它们。哇,好疼啊!这小小的松针竟是塔松保护自己的武器!仔细看,松针呈放射状生长,一簇一簇,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可惜它们不会飞。
塔松的树干是它历经风雨的见证,粗糙的树干上还流着半透明状的树胶,粘粘的,仿佛那是它受伤时流下的眼泪。它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植物!它以它那挺拔的身姿向人们展示它的“奇”。
与塔松的高大挺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的娃娃松。一棵棵娃娃松在春风中舞蹈,就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春风为它们换上鸭黄色的外衣,在深绿的衬托下,展现着蓬勃生机。
还有那似陀螺的螺旋松,一圈一圈向上爬,就像我们夏天吃的七彩旋冰激凌,真是有趣极了!
看着这些苍翠欲滴的松树,我们在欣赏它奇特风姿的同时,不禁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还有园林工人的妙手生花!我爱校园中的松树!
瞧,有上细下粗一圈一圈向上长,形状像螺旋的螺旋松;有外形象娃娃的娃娃松;还有造型像骆驼的骆驼松。你要问我最喜欢那种,我会毫不犹豫的对你说,我最喜欢娃娃松。
刚走进校园,我就被一株与众不同的松树吸引住了。只见它的树干上刻出了两只小手,树叶的缝隙处很像娃娃的脸,笑眯眯的。真新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的。我走到它跟前摸着它的树干,尽摸到了五个手指头,这棵娃娃松长得不算太高,像一个可爱的布娃娃,有时我会到它跟前,对它诉说我的心里话,我相信它已经听到了。我想:如果神仙下凡,见了它,肯定也会夸上几句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雕塑家,为人类创造出这么伟大的作品。
奇松虽然美丽,可那些心灵手巧的园林工人,更值得赞扬。他们为了全校师生能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辛勤劳作,用那灵巧而又勤劳的双手,将一棵棵树修剪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我爱校园中的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