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课的作文
在上一次科学课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样东西,这些东西是做饭用的调料、喝的饮料和牛奶、白开水、自来水、白糖等,同学们一听,都纳闷了,“拿这些东西做什么呢?”“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乱猜了起来。我也带着这个好奇的问题等待着下一节科学课。
今天下午,第一节就是科学课,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东西等待老师来上课。我想:这一节课一定很有趣。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问:“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带来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带来了。”“今天老师要让你们做一个有趣的试验,首先你们把准备好的白开水拿出来,看看白开水是什么颜色的,再闻闻有气味吗?最后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同学们看完、闻完、尝完后,都纷纷举起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各种调料、白糖、牛奶、饮料拿出来,放入白开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同学们争着回答:“变成乳白色了。”“变成红色了。”“变成咖啡色了。”……“你们能尝尝它是什么味道吗?”同学们端起水杯尝了起来,放入糖、牛奶、饮料的同学都大口大口的喝。那些放入各种调料的同学当中有的水杯还没到嘴边,就用手捏住鼻子,有的喝了一点儿就伸出舌头、咧着嘴、眯着眼……看上去很痛苦的样子,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最后老师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整节课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这是一节的多么有趣的科学课呀!
丁零零,我最喜欢的科学课上课了。这一节更让人期待:因为要做实验。
我满心欢喜地跑到了实验室,大家都到齐了,里面静悄悄的。“同学们,我们来点酒精灯。”说完,老师擦亮了一根火柴,往酒精灯里一扔,火苗呼地蹿了上来。“记住了,划火柴时距离酒精灯远一些,以防爆炸受伤。” 爆炸?实验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女生更是丢下火柴,往男生身后躲,男生反倒激起了英雄气概,想一试身手。“不过请放心,瓶里的酒精我已经倒好了,不会有危险。”“唉——”大家长出一口气,气氛也安静了下来。实验开始了,实验室里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哧”“轰”声,看得见黄色的火环形围拢,然后向上生出蓝色的光焰,就像魔术师喷火变魔术一样神奇。同桌点燃了酒精,仿佛点燃了我的探索热情。
“现在正式做实验,把铜球穿过铁圈——”老师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开始做了。我想,这有何难。我用夹子紧紧夹住铜球,轻而易举地穿过了铁圈。“下面再把铜球放到火上烤一烤,看看有什么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老师神秘地微笑着说。我的搭档郭祎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一遍,眼睛瞪得老大:“咦?铜球怎么穿不过去了?” “还是让我来试试吧,一定能穿过去的!”我信心满满,可是试了几次,就是穿不过去。性子急的都嚷嚷开了:“老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难道它有魔法?”
老师并不急着解释科学的道理,而是让我们回忆铜球加热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刚才试过几次,观察到铜球加热后变得比铁圈还大,所以穿不过铁圈去了。老师听了我的解释,表扬我善于观察。这时,老师才解释说这是热胀冷缩原理:“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再比如给瘪的乒乓球充气,水会结冰等,说明固体、气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吗?”“冬天水管会破裂!”“夏天车子会爆胎!”“路面桥面要留缝隙!”“瓶塞掉进瓶中出不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以至于下课铃声响了都没听见,直纳闷:这节课怎么这么短!
下午最后一节是科学课,范老师教我们怎么样正确使用酒精灯。
范老师拿着一个酒精瓶,她让我们观察告诉我们酒精灯内酒精量不以超过瓶的三分之二,范老师打开瓶帽,把瓶帽放在酒精灯旁边,范老师说一会用灯帽把灯盖灭。接下来用点着的火柴自下向上倾斜点燃酒精灯煤芯,灯点着了,我们观察了一会,老师告诉我们火焰分三层,最外一层叫外焰,中间的叫中焰,最里面的叫内焰,观察完后,范老师告诉我们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从右上方斜着盖灭火焰,说着范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下。灯灭了,我们还发现一个细节,老师用完酒精灯后并没有放起来而是又重新盖了一次,我们问老师为什么重新盖一次,盖一次已经灭了呀?范老师说第一次能盖灭,但是盖灭后有许多燃烧气体留在瓶盖内,如果不重新盖一次把那些气体放出来,下次就很难点燃,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今天的科学课真有意思,让我们明白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虽然生活中用不着酒精灯也看不到这样的灯,但是也让我们了解知识,开阔眼界。
开学的第一个周四下午,我们期盼已久的科学课,终于开始了!
章老师像往常一样大腹便便地拿着各类试验器具走进教室,同学们的目光紧跟着他,都着急地想知道今天要做什么实验。
首先,章老师介绍了关于今天科学课的内容以及知识,他说:“学好科学课有三个重要步骤:一是观察猜测、二是实验过程、三是得出结论。随后,老师端出一杯黄黄的水,神秘地对我们说:“这是糖尿病人的尿,谁敢来尝一口?”说着……,就神速地将中指伸进了杯子里蘸了下,但我看到了却是把小姆指放进嘴里舔了一下。他虽然“狡猾”,但他的这个“诡计动作”可逃不过我锐利的眼睛。马上就有同学大喊:“老师您没尝,您是用中指蘸,小拇指舔。”老师听了,连连夸赞我们观察能力强。有位同学举起手来,也想尝一口,老师这才说:“你们举手了,真勇敢,迷底揭晓,这是——饮料”!接着,又开始了另一个小实验,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章老师,只见他先把杯子里的水装满,叫我们猜可以放几个回形针?有人说9个、8个、11个、50个、99个……,老师没说话,而是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放了99个回形针,水也没满出来,一直放到140枚时,水才满出来。
章老师给我们讲解说:“水满出来和周围环境,以及水有没有装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科学课实在太有趣了,我每天都好期待哦!
六年级:阡陌无眸
今天,第三节是科学课。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了一个同学。他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我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第三节是科学课,看来今天又要打酱油了!这可怎么办呀?我提心吊胆的想着。老师一定会训我的。
“叮铃铃”,上课了,我去三班借结果被老师训了一顿,我今天又要浑水摸鱼了。
老师大声说道:“今天没带实验品没关系!下次带就好了”我拍了拍胸,哎!真的是虚惊一场啊!实验开始了!大家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我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老师发的实验品。我看了一下原来是指南针和导线还有电池。有发下了一些钉子。原来是关于电磁吸铁的实验。
同桌班长帮我弄好了这些“设备”,我高兴极了连说“谢谢”他谦虚地说“不用谢”我又开始了实验。我把电池放到了导线的两端,呈现短路状态,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把一个长七寸钉子插入到导线中间就这样就可以吸东西了,我尝试了一下,耶!成功了!我高兴极了!我大声说道:“老师,我成功了!”老师面带微笑地向我走来说:“恭喜你!成功了!”
接着我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又学了一些化学成分。我很高兴。
“叮铃铃”下课了!我恋恋不舍的向老师再见!
这节科学课可真高兴啊!
河北邯郸庞岐小学六年级:飘飘然拉
今天上午,我们最后一节课是科学课,在一片叽叽喳喳声中,上课铃声终于拉响了。同学们纷纷走进教室。
我们今天学习第七课《空气在哪里?》,老师先问“谁有办法能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老师说“不要用课本上的方法”,同学们都把手放了下来,突然有一个同学举手并站起来说“可以,把一个空瓶子扎上一个眼,然后放到耳朵边捏就可以感觉到气流和听到声音,这样可以证明我们周围有空气。”老师问我们这个办法行不行,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行!”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如: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有重量等等。上科学课我们心情很愉快。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内容是水蒸气的形成与水蒸气怎样形成雨。让我对水蒸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铃,铃,铃的上课铃让我从科幻小说的世界里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只听一日班长下令‘门外站队’我们得令。迅速站好队走向科学教室。一进教室,就听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水蒸气的形成与水蒸气怎样形成雨。接下来老师津津有味的说道: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就叫蒸发。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天上形成了白云;如果水蒸气凝结成较大的水滴,水滴就会落下来形成雨。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明白了任何事都需要的形成都是有过程的,就像人生长一样,从幼儿期到儿童期到少儿期再到青年期到中年期直到老年期。所以做任何事,都别着急,都需要过程,慢慢来,也许会更好。
朝阳区兴隆小学六年级:张凤萍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晴
今天头一次上科学课,老师让我们拿一些玩具来上课,我准备了陀螺、小汽车和小飞机、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学校。开始上课了,老师对我们说:“把你们的玩具都拿出来吧!可以互相交换着玩一会儿。”同学们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了出来,一起研究起来,我介绍了一下我的陀螺,它可以在手指上转动,还会响起动听的音乐,同学们都很好奇,围过来观看。我就让给同学们玩。
大家玩了一会儿,老师说:“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吧,大家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玩具可以发出声音,还有的玩具一拉就会往前跑,这里面有很多的科技含量,希望同学们以后也会发明出更好的玩具来!”这节课过的真快,同学们玩得特别的开心!
下午第一节课是科学课,有一次的科学课,我们都十分开心,因为这节课我们都带上了自己喜欢的玩具。
”叮铃铃“,上课了,老师让我们先打开课本,又问:请问人在滑滑梯上滑下来的路线是什么?拍皮球时皮球弹跳的路线是什么……“说着,在黑板上写着:滑滑梯、青蛙跳、拍皮球、荡秋千和风车转几个词,又请了几个同学上来花他们的运动路线。等他们画完了,就一个个幽默地向我们解释:“这个皮球先是掉下来,隔一段后又弹上来;这个秋千则是直来直往的大侠;这个风车不是坏了就是附近的风有毛病:先往左边转一半,再往右边转一半……”我们听得个个都捂着肚子、趴在桌上哈哈直笑呢!
老师又说:“别笑了!让我们先来说说哪个是直线运动,哪个是曲线运动吧!”
“我认为滑滑梯、荡秋千、风车转是曲线运动。”徐俊杨说。
“我认为青蛙跳、拍皮球和荡秋千是直线运动。”王喆说。
老师听完了回答,一个个为我们讲解哪个是曲线运动,哪个是直线运动,哪个既是曲线运动又是直线运动。
临近下课,老师让我们拿出玩具玩一会儿,再说说他们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或者既是直线运动又是曲线运动。我们哪管老师的话,当老师宣布玩时,早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玩具,疯狂地玩了起来:有的手忙脚乱地按着按钮,比谁的车(飞机)跑得快;有的使劲儿甩悠悠球,看谁的招最牛;有的不停地拧着发条,打发时间;还有的快速拉陀螺拉绳,正在比拼呢……我带了两个玩具,一个是陀螺,既是曲线运动又是直线运动,因为拉绳抽出来时是直线运动,而转动时是曲线运动;另一个是个很无聊的玩具,是曲线运动,因为靠里面的齿轮转动,才能使棍子上的小球互相敲打。
这节科学课既玩了玩具,又学了知识,真有趣!
五年级:侯青阳
一堂有趣的自然课
“哇!”这是从哪传出来的呢?原来在实验室,刚刚四(2)班上完一节自然课就是我们四(1)班,“哦,太棒了!”
师把我们带到了实验室,唐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大气压力》一课,我们先做了个实验。”说着,唐老师拿出一个铁球,足有篮球那么大,球的两端各有一个耳环。唐老师告诉大家:“这个铁球是由两个空心半边球合拢的。现在请两名同学上来,把绳子从环里穿过去,打好结,然后用力把球拉开。”他的话音一落,不少同学纷纷举手,都以为拉开两边合拢的球轻而易举。“老师,要选劲大的!”不知谁慎重地提醒老师。“好,我请大力士小胖和小壮上来!”这时,只见两个敦实的男同学快步走上讲台,麻利地将绳子穿好,打了个死结,站好“立马桩”,摆开架势,喊着“一、二——三”的口号子,开始使劲拉。可是,他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铁球依然如故,相反,好像鼓得更圆了,这可气煞了我们。唐老师的眼睛眨了眨,感到神秘。他微笑地说;“要是我略施手段,班上的大力士,还不如力气最小的女生!”这时唐老师把铁球顶端的一个小塞拉开,随即又塞好,然后点了两个最小的女同学上去。她们胆怯地走上讲台,我也替她们捏了一把汗,在一片喝彩声中,她俩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铁球拉开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大家纷纷议论,个个露出惊讶的神情。唐老师耐心地说:“有气的地方,就有大气压力,起先,我们的大力士没有拉开铁球,是因为铁球里的空气被抽掉许多。球内空气变稀了,压力很小,外面却有大气压力压着,两个半球紧紧地黏合在一起,很难拉开。后来呢,我把塞子打开,球内进了空气,球内球外大气压力一样,所以女同学一拉就开了。
课是多么有趣啊!多深奥的科学道理通过有趣的实验,一下子就让人豁然开朗了。我爱这些有趣的实验,我愿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我憧憬着祖国的明天、人类的未来……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小学 五(1)班 刘凯
周四,我们班在5层大厅听赵老师讲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
在课上,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气火箭了。
我们先拿一张纸板折成一个长方形,作为底座,然后在底座里塞进一根管子,再把另一根管子按在底座里面的那根管子上,作为支架,最后在支架上放上泡沫火箭,就大功告成了。气火箭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写的L,只要用嘴在底座里面的那个管子上用力一吹,火箭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起来了。赵老师告诉我们,气火箭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的力度让泡沫火箭飞起来。我觉得真神奇啊!
赵老师讲课和其他老师讲课不同的地方就是:赵老师讲课很有意思,会让大家做很多有意思的实验,从实验里面学到知识。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空气是有力量的,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压缩……等等关于空气的知识,我多么希望我们的课堂上也会多一些有趣的实验!
赵老师讲课真有趣啊!
三年级:王子轩
今天一大早,外面的雨哗哗的下着,天色雾蒙蒙的,所有的事物都好像被披上了一层纱似的,让人心情总是高兴不起来。但是我们班里的人却非常兴奋——今天的科学课上要榨果汁——又可以大饱口福了啦!
就是科学课,在排队过去的路上,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拎着几个塑料袋,里面要么装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要么装着手压榨汁机,要么装着各色的电动榨汁机……从大家脸上那期待的表情可以看出大家对这堂课的喜爱之情了。
但是,榨汁归榨汁,正经的可不能忘了——先上一会儿会儿的课,接着,就正式开始我们的“榨汁课”啦!
随着老师的一声“开始榨汁”,我们各组的成员们不慌不忙地进行起有序的活动了。我们组的组长金怡雯,一把夺过榨汁机,用水非常认真地清洗了一遍,随之向前面的第十组借了一把刀,小心翼翼地切起橙子来。我们这组的目标是做一杯“维生素C果汁”,不管它好不好喝,只要有营养,怎么榨都行。我们又向别的组借来了橘子、猕猴桃、橙子等,含有丰富维C的水果,削好皮,切好块,一下子全放进了榨汁机里。找到了一个插头,把电源插进去,调到第一档,只听榨汁机“嗡嗡嗡”地响了起来,一瞬间之内,水果就被榨成了汁,后来,李宇轩提议,加一点水,试了一下,效果还真是不错!一切都准备完毕,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我自言自语道,这时旁边一组的吴东泽大叫一声:“我们的杯子呢?”我才想起来我们组的杯子也缺几个,赶紧去和另一些找杯子的同学一起去拿,可是杯子都被拿光了,这可怎么办呢?刚好遇见了周老师,他告诉我们,总务处有杯子可以拿,我们就立刻跑下去拿了四个杯子上来。
“好啦,杯子准备好了,果汁也准备好了,我们开喝吧!”我大声喊道。夏昕拿着榨汁机,往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了一点,剩下的是留给其他组的哦!我们开始品尝了起来,自己组榨的汁的原料可真丰富:有橙子、有苹果、有橘子,甚至还有水果之王——猕猴桃呢!但是,有营养的东西可不一定好喝,我尝了尝,味道正如我所料:苦中带甜,甜中又带着酸,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们去向别的组“讨”了一些不同的果汁来喝,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当然非王远航他们组莫属喽,他们组榨的梨汁,非常甜,非常美味,让人喝了第一杯还想喝第二杯,喝了第二杯还想喝第三杯,这才叫真正的美味……
我们的科学课,一堂无与伦比的科学课,一堂使我们大饱口福的科学课,一堂使我们回味无穷的科学课……
六年级:任秋宇
“哦!成功了,成功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这是我们班实验成功了,想知道的话就跟着我来看这次实验吧!
在科学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们这节课先上20分钟,然后上操场上做孔明灯的试验,而20分钟讲的就是与孔明灯有关的知识,那就是热空气上,冷空气下。而孔明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的。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原理,就做了一个“酒精灯”。我把手放在上面10厘米,可还感觉到烫,可放在下面,离火很近,却一点也不热。
终于开始放孔明灯了,老师点燃了打火机,放在孔明灯的底下的燃料上,可过了好一会儿还没燃,同学们纷纷玩去了,可还有一些“顽固派”还在看。在打火机的努力下,终于点燃了,老师把孔明灯一扔,又一接,就这样几次,孔明灯飞了起来。同学们欢欢喜喜地望着远去的孔明灯,又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热空气往上,冷空气往下。
今天有科学课,这可是一节是我心惊胆颤的课。
下一节就是科学课了,心里总是不好受。因为关于电能这一单元我学得不在呢么好,早上科学作业本发下来,我错了好多道题,尤其是让我最担心的一道选择题,我全错了。季羡林在国外是因为思念家乡而思潮起伏,我却因为科学课上老师会骂我而心潮腾涌。真不知道上课时应该怎么办?
“咚咚!”我的心选了起来,真希望上课铃声能延长,不一会儿,眼保健操也结束了,以往真希望眼保健操快结束的我,这一次却希望眼保健操不断地演唱。不知不觉,老师走进了教室。老是板着脸说:“拿出作业本。”我就知道大家做的也不怎么样,于是松了一口气。
讲作业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该订正作业本了,这可是我担心的,科学老师比较凶,我们都怕他,我也不例外。我坐在位子上,犹犹豫豫的总是不敢上去,生怕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我两句什么的。老师说:"第一组先来改,一组一组地来。“我暗暗窃喜,因为我是第四组的很快就轮到第四组了。我还是坐在位子上久久不肯起身。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站了起来,但还是忍不住想坐下去。这时候,我对自己说:”作业本时一定要改的,也许下次再改,老师会更加严厉地批评我,还是上去吧!“于是我小碎步地走上去,排在长的队伍后面,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怦怦直跳着。我慢慢地前移着。
离讲台越来越近了,我不断地对自己说:“没关系的,没关系的!”当我前面只剩下一个人时,我在心里念道:“上帝呀!请保佑我,请不要让老师批评我!”前面的一个同学走掉了,我颤颤巍巍地把作业本放到讲台上,老师结果作业本,翻开了错得很多的那一页,对我轻轻地说:“怎么错的那么多,是上课没听吗?”顿时,我感到心花怒放,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老师飞快地改着我的作业,直到那最后一页。
下课铃声响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老师也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凶嘛!
原文地址: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科学课。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待何老师的到来。何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她拿着两个篮球,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个比赛,就是拍球比赛,比比谁拍的时间长。”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积极地举着手,何老师让关圣栋和形之栋对决。他俩可是我们班最胖而且力气最大的,如果他俩对决,比赛一定会很激烈的。何老师给他俩每人一个球,他俩拍了起来,可是,不管关圣栋怎么拍,怎么打,篮球就是弹不上来,而形之栋呢,好像很轻松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拍着。
何老师又叫了汪扬与褚钱泉,汪扬乱敲乱打,可球就是弹不起来。可是褚钱泉不费吹灰之力,皮球就在她手下欢快地蹦了起来。大家觉得很纳闷,何老师告诉我们蹦得高的篮球是打足气的,而蹦得低是篮球是没打足气的。从这点我们可以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被压缩的空气想回到自由自在的状态,就产生了很大的弹力。
这堂科学课既生动有趣,又让我学到新的知识。
“哎呀!完了完了!”我吓得面色发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
就在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下课,我反反复复地摸索着我的书包,就差把书包掀个底朝天了,可还是见不到《科学探究》的踪影。这时,我才记起来我早上忘拿《科学探究》了。天哪!这秦老师发起火来的样子我可不是头一次见,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如狂狮怒吼”一般哪!怎么办?怎么办?我顿时大脑一片空白,急得手足无措,在走道上来来回回地徘徊着。突然,我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找我的“好军师”——张海燕。经过我俩一番热烈的讨论,终于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
我赶快回到我的座位,将一页草稿纸、一页《科学探究》答案纸和一本与《科学探究》颜色差不多的《品德》书准备好,“作假计划”就此开始。正在此时,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响了起来,我的心头如同一根紧绷着的音弦一样,紧张得甚至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了。铃声响过之后就是一片静默,静得让人发慌。阳光透过窗子疯狂地射进教室,似乎也在为我不幸的命运而叹息。此时,秦老师大步流星、满脸严肃地走进了教室,我的心里一阵慌乱,就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师放下手中的教案,开始讲课。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焦虑,汗珠毫无节奏感的滴落在桌上,我的嘴唇开始发白,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我过身去望了望钟,啊!二十五分钟过去啦!只剩下十五分钟了!太棒了!我的心中稍稍有一丝宽慰,这节课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难熬。我默默祈祷着,希望老天爷能够保佑保佑我,能够让我逃过此劫!
然而,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我还没祈祷完呢,秦老师就要我们拿出《科学探究》了,并且我看见,秦老师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第四排,脚步声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清脆。我连忙拿出铅笔,开始装模作样地写起字来!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我的全身有些抽搐,脚开始有些发软,一颗有一颗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般往下快速地滚落着,只感觉有一阵刺骨的寒风吹进了我的身体。我把《品德与社会》书放在下面,上面是一张《科学探究》的答案纸,再上面,就是我的草稿纸了。我用文具盒死死地捂住我的草稿纸,头也埋得超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飞快地在纸上写些什么。只听“哗”的一下,秦老师走过了我的身旁,我一阵欣喜,以为我躲过了暴风雪,哪知还没等我开心完,秦老师又回来了。秦老师刚开始走过了我的身边,可目光还是紧紧地盯住我不放,似乎是觉得有些奇怪吧!然后又一步步地退回来,“刷”地一下拿开了我那紧挡着的文具盒,用温和的语气对我说:“怎么啦!《科学探究》忘带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我小心翼翼地过头去,看见秦老师的目光十分温和,便也把心放进了肚子,用几乎蚊子大小,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嗯!”“那好吧,你慢慢抄吧!”秦老师说了一句就走了。我整个人一下子耸拉下来!庆幸!庆幸!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哦!这真是一节提心吊胆的科学课呀!
记得是上科学课,那是今天的最后一节课了,上完之后就放学了.
记得开始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着课,我呢,也很真者的在听,可是已经上了5节课的我已疲惫不堪,上下眼皮很不老实地打起架来,那时我越发觉得任老师讲课的声音像催眠曲.终于潜意识上觉得科学课并不是很重要的我,拿着科学书遮住脸,就这样睡了过去.
睡着睡着,我仿佛听见一个人在叫我,好象在说快醒醒!快醒醒!”我模模糊糊地记得我只是用手挥了挥说.这时那声音说:“老师来了!”听了这句话我吓了一跳,很不甘愿地醒了过来,原来一直在叫我的是做在后面的方婷.正如她说的老师从我身边走了过去.过了不久就放学了,我还有点睡意得向方婷道谢,如果不是她我恐怕就被老师骂了.
后来,我上科学课睡觉的事被郑老师知道了,就很理所当然地被骂了一通,那时我还知道了原来科学是很重要的,在以后的考试中要占很多分呢!知道了这个,相信我下次科学课再也不敢不听了!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科学课,苏老师刚走进教室,有几位同学便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老师,周政堃没带钥匙来,科学书拿不出来!”
苏老师看了看我们,然后想了想,说:“那就不上新课了,自己写作业吧。”同学们听了,迫不及待地拿出作业本开始写起了作业,教室里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这时,苏老师也趴在讲台桌上静静地写着什么,足足写了一分钟,才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苏老师抬起头来,悄悄地瞥了一下四周,看看有没有人在玩。接着,她又目不睛地盯着我们写作业。半晌,苏老师又站了起来,走到墙角看了看《值日生安排表》,看完之后又快速地回到讲台桌前继续盯着我们。
终于有一个同学的小动作被发现了——胡弈军斜着身子在和同学说话。
苏老师注视着胡弈军,好一会儿才问道:“胡弈军,你的桌子在哪里?”
“就在这里。”胡弈军懒洋洋地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靠着墙,而且斜着身子?”苏老师严肃地说,“是不是每次上课都是这样坐的?看看别人怎么坐的,还不赶紧坐端正来?”
在苏老师的督促下,胡弈军马上坐得端端正正的了,其他同学也都坐得端端正正的了,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只听见一阵“沙沙”的写字声。
指导老师 吕柳书
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给我上了许许多多的课,但是,使我最难忘的还是四年级时的一节科学课。
那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我们站好了排,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
此时的老师打扮得也格外漂亮,说话的声音也特别好听:“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说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铁锤锤蛋锤不碎”几个大字。
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有的同学说:“铁锤锤蛋,连3岁小孩也知道谁胜谁负,今天老师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笨了呢?”有的同学附和地说:“是呀,说得对极了!”还有的同学故作神秘地说:“说不定呢,老师知识那么渊博,怎么会错呢?”再看看班上那些小文学家、小科学家也正在抓耳挠腮,想不出个头绪。你别说,此时,我也正纳闷呢!
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道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鸡蛋、一个碗口大的铁锤拿出来。老师向我们摆摆手,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甚至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大家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望着那个红皮鸡蛋。只见老师拿着铁锤,使劲向鸡蛋上砸去,结果鸡蛋立刻碎了,老师的手沾满了鸡蛋青和鸡蛋黄。
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声:“老师输了!”我们班的同学议论纷纷,有的说“老师这下子可输定了!”有的说:“这下看老师怎么说。”还有的说:“这回老师可没法下台了。”
5分钟过后,议论声停止了。
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我说得没错吧!”“没错?鸡蛋都碎了,还没错?”我的心理充满了疑惑。“你们把铁锤锤蛋锤不碎,理解为蛋不碎,但我却认为是锤子不碎。”同学们这时才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课后我想:“中国文字可真是奥妙无穷啊!看来我以后还要好好学习呀!”
这件事太有趣了,至今使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