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读书不过是把白纸黑字给看出感情来,如果仅仅是作为“消费者”的角度来感受,那么书就是一宴酒席,不过这是个特殊的“酒席”。读了几本书后,你就发现了,你还有大堆大堆的书没有看过。这一堆书有多大?恐怕比整个太平洋还要大哩!这些书是你一辈子也读不完的呀!多开心——这可是一顿不限时的自助餐呀!
自助餐好是好,但菜好不好吃,合不合你胃口,还是得看店的。书也是这样,那本书你喜不喜读,读了对你有什么提高,也是要瞅瞅作者的。
说到底,我也是还想提提我最喜爱的两位作家——沈从文先生与汪曾祺先生。
在这师徒俩里,我最先接触的是沈先生。
我父亲是个教英语的,却也热衷于中国文学。他说,他想成为像林语堂先生那样融会贯通的学者,“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父亲的阅读涉猎范围之广,自然也会影响到我了。家里有个小书房,全是书,这可不假,“全”是书——那寥寥几只书架哪里够这些书待着?它们跳出来了,堆起来了,家里满处都是,从书桌到沙发,你都能看到几堆书躺在那里,这边角角皱了起来,随意地翻开来,晾在一边。当然免不了母亲的几顿骂了。
尤其享受假期,在被书堆砌得乱七八糟的房间里盘腿一坐,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读。
最初,我就是这样了解到沈从文的。一本双语版本的《湘西散记》,只是和我读过的其它书一样,随手被抽出来的而已,而就是这一读,便迷上了。
犹如水一般的文字,描绘着水一般的湘西,循着沈先生的文字,我真切地认识到了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物百汇的动静。
将文字描绘得细一点,再细一点,观察得深一点,再深一点。这是沈先生教会我的。
像是一颗被掩在沙中钻石,终于被发现似的,我好喜欢沈先生呀!我去读沈先生的书,看沈先生的生平,好奇心这个窟窿越来越大,我去了解了他的家乡凤凰古城,了解了他所任教的西南联大,以及令他“弃文从史”的“那个时代”。
是的,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有一方面的成就,人是多角度的,许许多多关于一个人的事件、文化、人物也就像一幅精致树状图般地延展开来为,作家如是,文学亦是,知识亦是。
也就是这样,我接触到了沈先生的学生汪曾祺。
他比沈先生还像水,沈先生的文章是“十句不离水”,而汪曾祺是“处处都有水。”他极少使用形容词,用短句将语言的淳朴质地最极致地体现出来。
快乐地生活,轻松地写作。不需要考虑太多,开心就行。这是汪先生教会我的。
其他作家,老舍比汪曾祺更幽默一点,而赵树理先生的幽默就更质朴了……
读书还是要随着自己性子的,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开卷有益,别走歪就行。仅此而已。
下一篇:时光里的剪影
游泳、唱歌、打篮球……这些都是我的爱好,可是我最爱做的事还是读那些丰富多彩的好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同学们都看《查理九世》,我心想:这本书真的这么好看吗?我也想看看。我放学后就和奶奶说,让她...
书,是我们无声的老师,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是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是书,启迪了我的智慧;是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是书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明天……我是个爱看书的人...
我小的时侯,不喜欢书,只知道打打闹闹。可爸妈觉得开卷有益,一直叫我看书,可我就是不看。到了三年级的时侯,老师要我们看书,我不喜欢看书,就在发呆。老师看到就叫我看书。我拿起一本《大林和小林》,装装模样,...
我上三年级时,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看书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但那时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只要一有人叫我看书,我就会头昏脑涨,心情变坏。可一次经历却让我对读书的看法产生了180度的改变。那天中饭过后,我拍着...
以前,我不怎么喜欢读书,第一次读课外书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当时是在老师的强迫下看的,我心里特别委屈:为什么要看书呢?有看书的功夫,还不如玩一会儿呢!不过,老师并不了解我的心情,照样给每个同学发了一本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非常喜欢读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六岁那年,我特别崇拜我大哥,感觉他在我面前十分高大,所以他做什么我学什么。有时候他在看书,即使我读不懂,但也要学着一起看。在我大...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只有读书,才能使自己懂得更多,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小时候,我特别愿意看一些童话和故事,家人见我对书籍感兴趣,就买来很多书,堆得像一座“小山”。就...
我喜欢读书,汉朝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句话就点明了读书的好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星期六。太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去新华书店看书了。星期六一大早,没等太阳公公出来,我就起床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