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论语》中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能强加给他人。但同样的,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很多时候,我们喜爱的东西未必是别人所喜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一味地强加给别人反倒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中国人在餐桌上有为他人夹菜的习惯,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客人品尝到更多的美食,是关心的表现。可实际上,这同样也是一种强加的关心,当我们把菜夹进别人碗里时,潜意识里不正是想让对方吃下吗?但我们所喜欢的食物却并一定是对方也喜欢的,可倘若拒绝,就可能会被贴上:不给面子,不懂礼节的标签。关心的初衷是为了对方好,可若是并不能让对方感到舒适,那就违背了初衷。
海涅曾说,有时候我们播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骚。己之欲,有时候,施于人,反而是一种伤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大学的人不在少数。这一切本该是美好的,可有些捐款者刻意地向电视台寻求报道,借此来展示自己的善心,呼吁更多人加入来帮助这些有梦想的少年。可与此同时,也让接受捐款的大学生们自尊受损,认为自己接受的只是他人的施舍。捐助者的本意是箱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帮助他们,可却因为未曾考虑到被关心者的想法,强加的关心反而伤害了他们。
如今,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关心变成了一种形式,好意变成了一种宣扬自己的手段,越来越多的慈善者不顾他人的感受,昭示天下自己的善心与高尚,这种不顾他人的善良,又和在弱势者的伤口上撒盐有什么区别!
己之所欲,施于人,是将自己认为的善良强加在他们身上,逼得他人不得不接受;己之所欲,勿施于人,是从他人角度出发的善意,有如涓涓细流,长久的滋养着需要的人。
下一篇:孤独的老人
今天中国式的教育考试制度,就好比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盛行的科举制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追我赶,最终只有精英份子才能挤过桥,其余的纷纷逃脱不了当落水狗的下场。分数录取线就好比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的“一...
历史的画卷,因岁月的冲洗,显得枯黄陈旧,将历史的足迹点点抹淡。然而,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总有些像《论语》一类的书籍虽早已褪去了华丽的色彩,显得古老陈旧,但实则它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题记“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自己不想做和不愿意做的事,都不要毫不顾虑的施加给别人,这是不道德的。这句话往往出现在古文中,这是古代大思想家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听起来...
——读《飞吧,小白鹭!》有感记得古代有位思想家孔子老爷爷曾经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让我至今都不能忘记。他的意思大概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
在距离二战将近六十年的今天,大部分国家都在寻求和平,寻求安心的发展,可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却在不断的惹起纷端,稍微触犯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便不断的以强权欺压,与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背道而驰。“...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因此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想了想,难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
在距离二战将近六十年的今天,大部分国家都在寻求和平,寻求安心的发展,可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却在不断的惹起纷端,稍微触犯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便不断的以强权欺压,与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