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品味一个词人,品味一种人生。
李清照,一个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又兼怀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凄怆的千古词人。她,仿佛一杯浓茶,清香又苦涩。
读《点绛唇·蹴罢秋千》,品得她的少女怀春的矜持娇羞。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年少的时光无拘无束,怀春的少女天真活波。荡罢了秋千,一身疏懒,却忽闻客至,只得“和羞走”。
行却履迟,回首又把青梅嗅。这一回首,颇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贵妃媚态,亦有“一眼万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
于是,她的文字里流淌着清香、甜蜜与羞涩。
读《凤凰台上忆吹箫》,品得她的情深意切,不舍离别。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婚后的生活恩爱又甜蜜,或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闲情雅趣,或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别致情怀。
唯一需要苦恼惆怅的是与赵明诚暂时离别,闺门空盼。
也许所有志同道合、情深意切的夫妻,面对离别总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的不舍与怅惘。
她的内心第一次品尝到了悲与苦,她的人生也初次接触相思与离愁。
读《永遇乐·落日熔金》,品得她的孤独寂寞,客居离苦。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宝马香车、酒朋诗侣的繁华落尽,步入中年的她,经历了山河沦丧的国破,走过了丈夫亡故、文物散失的伤痛,如今还要独自品尝寄居他乡,凄风苦雨的孤独寂寞。
曾经的元宵节有多少欢乐,如今的佳节里就承载了几多的惆怅。
她,苍老憔悴,满面风霜,面对屋外的欢声笑语不由得想到不如在帘子底下,坐听他人笑谈。
心中波澜骤起,可她的悲伤,她的寂寞却无人抚慰,只得在诗里稍作排解。
这位传奇的易安居士,一生有过天真烂漫的少女时期,有过“白首不相离”的青年阶段,有过客居他乡,遥望故国的晚年时光。
她,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
她,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
她,如一杯清茶,初见一眼见底,再见余味悠长。
品味李清照,品味她那如茶般的清香又惆怅。
下一篇:母愛
闲时,泡一壶清茶,品人生百味,观人生万景,是一种境界变是一种收获。品雄伟之次,立于高山巅,看万里壮美河山从脚下蔓延。一望无际的苍翠与空中的那化火红便宜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轻纱似的白雾缠绕的,是高山流水...
要一杯咖啡,坐在屋子的角落,细细的品,品那涩涩的,苦苦的,甜甜的味道,将音乐浸入心海 ,移动着自己的视线,搜寻那属于自己激进自己人生的理由。一直喜欢坐在这样的位置,大概这样的位置可以让人把握全局,看尽...
煮一壶香茗,一缕白烟,袅袅升起;呷一口龙井,一股清香,涌遍全身。顿时,有一种复古的感觉。在茶香的萦绕下,朦胧中,想起了村口坐着的那些老人,不论冬夏,他们或是手执一把茶壶,或是手拿一个茶杯,悠闲的坐着,...
当文字融入生活,文学便从历史的长河诞生了。文学,在经过岁月的淘洗后,越发像酒一样醇香,每次品味,总能感觉到一种被月华笼罩一般的境界。那么,我们要如何品味文学?有时候,我们会手不释卷地拿着一本好的作品,...
鸟悦花妍转翠廊,枊丝轻拂满园香。荷塘泛起莲舟影,诱得群鱼涌月光。...
自己的笔,品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品一些其他的事情。——题记我思故我在,思想永远是一份不过时的美丽,只喜欢静静的去欣赏,去品味,去思考。郭敬明,我最喜欢的作家。很喜欢他字里行间的那种淡淡的感觉,是丝丝的...
李白有着大男人主义的豪爽性格,将已经过去的事情统统视为渺小的过眼烟云,他自由自在地去游历那些壮美的山山水水,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李白的诗让我越读越有味,他的诗中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感叹,似乎还有很多...
对于读书,更多人的理解就是去看它,去浏览它,去阅读它,增长知识。但是它却还有另一个意思——品味。品书,也就是细细地去品味书中所包含的深刻的道理,蕴藏着的感情,以及所要表达的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