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当文字融入生活,文学便从历史的长河诞生了。文学,在经过岁月的淘洗后,越发像酒一样醇香,每次品味,总能感觉到一种被月华笼罩一般的境界。那么,我们要如何品味文学?
有时候,我们会手不释卷地拿着一本好的作品,静静地品味,我们好像进入了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开始完全沉浸在其中。我们时而忧伤不语,时而慷慨悲愤,时而欢快雀跃。与文字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实就是品味的一个过程。正如一位作家读《唐吉柯德》那样,那是在一个阴霾的日子,还是少年的他坐在长长的石板凳上,不断为心中的“英雄”叹息不已!
因此,品味不一定要刻意表现在动作行为上,譬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的私塾先生,就有些引人发笑--只见他随手拿起一本书,开始慢慢念起来,脑袋从前面摆到后面,声音也有节奏地拉长。这不过是迂腐的人的品味方式,实际上应称作玩味,就好像闲得无聊的人逗鸟一样。
另外,品味是需要酝酿的,许多作品如果要彻底领悟当中的内涵,就要经过时间的酝酿,直到有一天它们逐渐变得清晰透明,在回味当中我们会领悟很多我们以前不可能理解的东西。回味,是品味的延续与加深,也是另一个品味的起点。
品味论语,孔老夫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品味到时间匆匆不可挽留;品味史书典籍,我们仿佛站在广阔的时间坐标上,看历史沉浮,繁华与衰败交替;品味小说,社会文化与风貌开始在我们眼前一页页展开。
品味文学作品,不仅是品味它的内容,也要品味到它的意义与局限性。面对众多的文学作品,评论也是一种品味,那么怎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呢?杜甫认为,“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因此唐代文人也曾提出“文以载道”。可知,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否则只能成为文字垃圾。
如今的社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批“80后”的作家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然而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既需要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好的作家,也需要一些理性品味文学的读者。
文学,需要在品味中才能延续其生命与光彩!
下一篇:人生如爬山
“一花一木皆是虚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时间长河将世间百态酿成了酒,经过岁月的沉淀,香味馥郁,细细一品,喜怒哀乐、嗔笑怨骂便尽在其中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对殿中昏聩...
闲时,泡一壶清茶,品人生百味,观人生万景,是一种境界变是一种收获。品雄伟之次,立于高山巅,看万里壮美河山从脚下蔓延。一望无际的苍翠与空中的那化火红便宜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轻纱似的白雾缠绕的,是高山流水...
要一杯咖啡,坐在屋子的角落,细细的品,品那涩涩的,苦苦的,甜甜的味道,将音乐浸入心海 ,移动着自己的视线,搜寻那属于自己激进自己人生的理由。一直喜欢坐在这样的位置,大概这样的位置可以让人把握全局,看尽...
煮一壶香茗,一缕白烟,袅袅升起;呷一口龙井,一股清香,涌遍全身。顿时,有一种复古的感觉。在茶香的萦绕下,朦胧中,想起了村口坐着的那些老人,不论冬夏,他们或是手执一把茶壶,或是手拿一个茶杯,悠闲的坐着,...
鸟悦花妍转翠廊,枊丝轻拂满园香。荷塘泛起莲舟影,诱得群鱼涌月光。...
自己的笔,品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品一些其他的事情。——题记我思故我在,思想永远是一份不过时的美丽,只喜欢静静的去欣赏,去品味,去思考。郭敬明,我最喜欢的作家。很喜欢他字里行间的那种淡淡的感觉,是丝丝的...
李白有着大男人主义的豪爽性格,将已经过去的事情统统视为渺小的过眼烟云,他自由自在地去游历那些壮美的山山水水,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李白的诗让我越读越有味,他的诗中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感叹,似乎还有很多...
对于读书,更多人的理解就是去看它,去浏览它,去阅读它,增长知识。但是它却还有另一个意思——品味。品书,也就是细细地去品味书中所包含的深刻的道理,蕴藏着的感情,以及所要表达的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