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今年的寒假作业,第一页就是一项有趣的实践活动作业:在两个盘子里分别放入用线串起来的蒜瓣,再加入适量的水,一号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二号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暖气附近等)。我家正好是地暖,阳台阳光也很充足,我立刻泡了两盘蒜。接着,就等着做记录了,然后根据记录填上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和画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一号暗自想:这里虽然阳光充足,但不太暖和。二号想:这里虽然暖和,但阳光不充足。它们都下决心要长得比对方快。
六天后,结果出来了:2号长出了1厘米,1号还没长出来呢。一号很不服气,想:为什么2号长得快?它都没有充足的阳光,一定是我不够努力。2号也想不通:为什么1号没有发芽呢?明明它有充足的阳光呀。不管怎么样,它们都努力地吸收着养分和水分。
第九天,1号经过阳光的照耀和自身的努力,终于破“茧”而出,并长到了4厘米高;而2号因为温暖的环境和不懈的努力,长到了8厘米高。这下,1号心里不平衡了:凭什么2号总是比我高呀!难不成它还会什么法术不成?但2号并没有因为胜利而骄傲,它想:虽然这次我长得比1号快,长得高,但这并不代表我一直会长得比它快,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
第十二天、第十五天、第十八天都过去了,差距越来越大:1号才长到30厘米高,而2号已经长到40厘米了,两者竟差了整整10厘米!
1号和2号互不服气,都在那“疯狂”地长着,但是,旁观者清,我知道你们为什么长的有快有慢,决定的因素是温度呀。虽然1号有阳光的眷顾,但是冬日阳光的照射并不那么强烈,加之最近以多云天气居多,所以1号才长得慢一些嘛。
我很奇怪,怎么只是把你们泡在一碟清水里,你们就能长那么高呢?经过观察,我终于想明白了,原来秘密都在我们平时吃的大蒜头上,它才是你们的“养母”呀!你们的根须好厉害,我隔两天“喂”你们的水,都让你们给“喝”光了。
当初,我问老爸蒜苗能够长多高,老爸说他小时候也泡过蒜苗,也就长到我们家轮型花架那么高吧。我量了量轮型花架,是25厘米。如今你们早已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但是你们“亭亭玉立”的身姿,还是抗拒不住地球引力的“诱惑”,一个个先后“依偎”着我家的地板了,呵呵。
在寒冷的冬季,看到你们的嫩绿色,让我知道:春天离我们不远了!谢谢你们——蒜苗。
四年级:韩泽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一篇:一场“混战
初冬时节,我把洁白的蒜瓣种在装满肥沃土壤的花盆里,盼望着蒜瓣早日长成大蒜。两天后,湿润的土壤开裂了浅浅的沟纹。我想,这肯定是蒜瓣在土壤里有些寂寞了,想把小脑袋探出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呢。每天放学后我...
今天,我试着种蒜苗。我准备了一个碗,碗里盛满清水。我拿出一瓣蒜泡进水里,发现蒜漂浮在水上。现在的蒜上下都是光秃秃的。第二天,我把蒜拿出来,它的上面没有变化。我把它翻过来,咦!下面长出了像肉刺一样的须。...
初冬时节,我把洁白的蒜瓣种在装满肥沃土壤的花盆里,盼望着蒜瓣早日长成大蒜。两天后,湿润的土壤开裂了浅浅的沟纹。我想,这肯定是蒜瓣在土壤里有些寂寞了,想把小脑袋探出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呢。每天放学后我...
2019年10月16号星期三晴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有趣儿的作业。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项活动。首先,我拿出几瓣蒜,泡在水里,两三个小时后,我才把它们取出来,并种在土里。我开始期待,这些小家伙...
冬天来了,绿姑娘远行了。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养大蒜,自己创造一抹绿色,追寻绿姑娘的影子。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让妈妈去蔬菜市场帮我买回大蒜。写完作业后,我就和妈妈忙活了起来,...
三周前,周老师布置我们种大蒜。我一回到家,就急忙从厨房里找出了一坨蒜,蒜种子像穿了白色衣裳的小南瓜。我一个个把它们剥开,蒜瓣像一弯弯小月亮似的,其中有一个很小的大蒜瓣,我给它取名为“小不点”,我把剥好...
又要泡大蒜?这毫无新意的作业,在幼儿园就做过,四年级还要做?妈妈说:“大蒜还是那些大蒜,但你已长大,我要看看你的观察能力是不是达到了幼儿园毕业的水平呢?”嘿!小瞧我?我要给你证明一下,我的观察力已初中...
奶奶家种了好多蒜苗,已经长得很高了。我觉得好玩,也学着在家里种了蒜苗。蒜苗在水里呆了五天左右开始有了变化。一开始蒜苗都长出了白色的根,不几天蒜苗长大了,就有了紫色的尖尖。蒜苗不是一种上,过几天就长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