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为了培养我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姐姐这个假期给我推荐了安意如的一本书,刚拿出来我就被这本书吸引到了,粉色的纸质书皮,右侧印有七个简洁娟丽的颜体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书像一位倾国倾城,眸底又暗藏哀愁的女子,使我不禁牵起她的纤纤玉手,与她畅谈。
这本书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爱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让人叹息的结局。它的独特在于诗词与赏析兼顾,正史与野史并收,一桩桩诗事、情史皆被录入,算得上是读诗的参考书,但又不仅仅是注释。正是因为安意如涉猎广泛,在书中,她可以用心去感应诗歌、诗人,依靠强大的想像力,敏锐地捕捉住了刹那芳华。
“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多少人还会发自内心地说,我仍然要做你的朋友,做你的知己,和你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相互扶持,荣辱与共,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我想,现在的我们还年轻,等我们成长了,在领悟这句话会有和现在不一样的韵味。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知己两两对坐闲聊,淡而深长。人会老,心会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康熙二十一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容若扈从出关,凄美的描写刻画出了塞上之景。三月天气仍是风雪凄迷,年轻男子在营中卧听风雪嘶吼,悠然动了思乡之念。在安意如的解读下,当时纳兰容若所处之地清晰的映在我的眼前。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昭君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以前却没有太多感觉,直到读了书中的《昭君怨》才真正懂得了昭君的心酸,文中将《蝶恋花》与《咏怀古迹》作比,升华了昭君的闺怨及乡怨---青冢独眠的昭君,为的不是自己毕生不能回归故土,不是和汉帝的有情无缘,而是,她耗尽一生心力所不能唤醒的,是后人对权力的执迷和对战争的狂热。
诗是愁情别绪,诗是惋叹哀伤,诗是悲欢离合,诗是人间百味。而安意如却把生涩难懂的是解读得亲切生动,仿佛我们和诗人同处于一个时代,体味他人生的喜怒哀乐,感受他的七情六欲,经历他的沧桑巨变,诗就像一个入口,而安意如就是那个带我们进入诗人内心世界的向导吧!
下一篇:期待的眼神
是谁?在这寂寞梧桐深院,凭栏望月。是谁?在这点滴芭蕉雨夜,暗自流珠。纳兰啊!你轻轻掩面叹息,伊人消逝,独剩你长留人世。你缓缓抬头,凝望处,万家灯火阑珊。蓦回首,冷雨幽窗一灯孤,凄凄惨惨戚戚。点滴芭蕉心...
独自一人漫无目的的走着,清冷的大地上,他沉重的脚步声似乎令天空也为之哀痛。乌云密布,狂风呼啸,暴风雨就要来了。可那又如何?在他心中,暴风雨早已来了,来的那样迅疾,猛烈,冲毁了他心中的一切。他希冀着,人...
人生若只初相见,第一次读的时候,只有淡淡的惆怅。可是当我经历了一个人一些事,再次读它的时候,已经是灯火阑珊曲终人散,终于禁不住泪洒衣衫。那时候,一切都清风朗月,一切都盎然如果没有开始,你还是风华正茂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人...
有时候,当命运,只定格在那一瞬间,该多好啊!这样,就不会有,太多难看,太多遗憾,我们也会更幸福初见时,他意气风发,钟情的都不是她,心里,眼里,没有她,他们是天生一对,他们没有情投意合!她是个柔弱的女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又怎会有悲欢离合?每个人,都是一张纯白的纸,是命运这位画家,涂涂改改,又是一年。我的白纸,是沉默的,是无声的,是自卑的。我想,我和他所有的运气都花在相逢、遇见彼此上面了吧?那个少年,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送别》很适合我现在的心情,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告别小学生活,踏进初中。蓝蓝的天似乎哪都一样,但是这里的天更蓝,更美。绿油油的大树苍翠挺拔,百草...
那年他十六岁,她十四岁。她是从小就被优秀青睐,她有一个简单好听的名字,林沐。他没有林沐那么优秀,他也不想。他与世无争,他叫林子白。林沐十三岁生日时,被一盆从高空中坠落的花砸到了头。林沐堕落了,成绩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