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曾经翻越高山和大海,穿越那人山人海,领略世间美好。我曾经读过许多精彩富有哲理的书,却唯独没有读过你——我的奶奶。,你是这世间最美的书。,让我在这阳光灿烂的夏日,细细读你。
时光牵着岁月的衣角,转眼正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日了。庭外阳光灿烂,庭内红紫烂漫。那株桃树是你最喜欢的,你常常在春日明媚的下午,浇水剪叶,忙碌的身影让我一抬头便可瞧见。你像照顾女儿般,为它送出你真诚的心。于是,在那阳春三月,它终于开出了春日的第一树花。粉红剔透的花瓣缀满枝头,风一吹似乎要掉落,满树摇曳生姿,风华绝代。你一身素衣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而它烨然若神人。随即,满屋子都被花香浸得满满的,就这样浸润了我年少时光。
翻开这一页,细细读你,写满了你对生活的热爱,你的乐观从容。
走过白天黑夜,转眼便到粽子飘香的季节。夏日的夜晚,满天星斗,月色如华,清风相伴,满地斑斓。我与你坐在庭院里纳凉,地上被月亮铺得亮堂堂的,耳边传绕的是青蛙与知了合奏的交响乐。我十分惬意地闭上了眼。忽然你将一粽子塞进我嘴里,香甜糯滑的味道让我三下五除便吃掉了。你笑着问道:“好吃吗?”“嗯。”我快乐地答道。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最喜欢的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闭上眼,交响乐渐趋平缓,我似乎感受到了海边的清风阵阵。睁开眼眸,映入眼帘的是璀璨繁星。却看见了你手持蒲扇为我送来了如海风般的清凉,而你鼻尖却挂满汗珠。我鼻尖一酸,眼眶湿润,只记得那晚月亮十分皎洁,风十分清凉。
又翻开这一页,细细读你,上面全是你满满的柔情和对我的浓浓爱意。
春夏过后,便是金凤送爽的金秋。我与你走在金桂飘香的古城街道,享受着秋天赠与我们的安详。青瓦白墙,幽幽深巷,一切都如此的宁静致远。路过一个麦芽糖的铺子,你便替我买了两个。我惊异你为何买那么多,你说:“我记得你是喜欢吃的呀,就多买了一个。”我尝了尝那麦芽糖,里面似乎充斥着一种名叫爱的甜味,醉了我的味蕾。
翻开这一页,细细读你,写满了你对我无处不在的关心。
如今,春夏秋三个篇章的你我都已读过,只剩冬我还未翻起,但我已感受到了你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我深沉的爱。我抚摸着那发黄的扉页,感动满满。
奶奶,我会仔细读你,记住你书上写的每一个字,就像风会记住一朵花的香。
下一篇:心中的风景
烟,或许是最易引人遐想的——说不尽的沧桑,说不尽的苦涩。五楼的一块地,看起来常年无人问津的那里,有几盒随意生长的盆栽,从窗台向外望去,都是屋顶,四面开阔,寂静无声。偶有风扫过也一点声音都没有,七零八落摆放的几把椅子也是不动的。不知从何时起,那里多了一个人影。大约五六十岁,头发仍是乌黑发亮的,脸上架着一架眼镜,有些鱼尾纹,似乎经常穿着衬衫,长袖的,套着外套,还有长裤,他很瘦,脚上穿着皮鞋,程亮程亮的,应该经常擦洗。他就这样站在那里,吸烟,眉头紧锁,两眼看向远方,没有方向,然后低头,抬起手,用力吸一口烟,然后吐出一缕烟,再肃立。他是我们的老师,他吸完烟,再走过我们身旁时,会闻到一丝淡淡的、刺鼻的烟味。为什么要吸烟?为什么要忍受这么难耐的气味?为了消愁吧。有时,刮风或下雨,他也去那儿,孤独地待着,他在上课时会不经意间与我们聊起他自己的人生。他从前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年代,他曾与伙伴们一起在墙上刻“毛主席万岁”;他曾上山砍柴经历一次危险;他曾目睹亲人的背离;他也曾在温州幸福生活,在这个并不小的小城市。他从未和我们谈过,他的故乡。他的故乡在哪儿?房子还在吗?他从何时独立生活的?或许世界对他来说只是一片空谈,又或是他厌倦了深陷在欲望的泥潭。可能每个人活到最后都已经领悟了苏轼的那份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吧,城市上方的那轮明月,已不如从前的那般明亮圆润。每个人其实都不是非常真切的理解孤独,我们只是去想它,近乎完美的推测它。可如果真让你孤独,你愿意吗?说到底,孤独只是被迫的罢了。但有些人虽被动远离群众,但他们学会了享受。享受,是人们自己给予自己的最美好的对待。也许人生的万分愁苦,到最后也会消散,留在身边的,只有无奈的微笑。...
酷夏的一个烈阳下,在家对面楼房的四楼墙上,一个人正在修着空调机。他,约摸四十来岁,穿着一件白色的,没有袖子的大背心,一条灰色的,带着许多补丁的裤子。他的脚一只踩窗台上,一只踩在窗外的户栏上。他专注着看着,修着。额头上的汗流到下巴,滴落下去,那滴落的声音,仿佛都听得见。他的头上有一块地方是秃的,在强烈的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他还在,他已经修了半个多小时了,在这过程中,他只有两次停下来,坐在窗台上休息一下,然后,又被催促着,继续他的工作。显然,他是一个新手。我回去吃晚饭了,我吃得很快,十分钟左右,便吃完了。去窗前,那人正在从窗户中进入房间,久久不见他出来。我不禁想着:也许,他是从后门走了吧?也许,那户人家留他休息一会儿,给他吃一根冰棍了吧?也许,他还在检查空调是否修好了吧?也许,他的家就在附近吧?我又想到了他的家,他的家有没有他的妻子或孩子呢?如果有,他的家人会不会准备精致的晚餐等待他呢?会不会就像我家一样,一碗西红柿蛋汤,一盘青菜,一盘猪头肉,一盘鲳鱼呢?又或许,他会不会没有回家,只是在附近的小饭店中吃着一碗三鲜面呢?甚至,他会不会连吃饭都没吃,就去另一户人家工作了呢?一抬头,太阳还在空中,仿佛在等,等待那位工人继续忙完他这一天的工作。我在想:在这烈日下,在这小镇中,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人?...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风,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现在,让我来读读你,我的同学……你就是浓眉大眼、胖嘟嘟的小男孩——唐茗泽。说起你,大家都知道你有多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这都出于你的乐于助人,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又是一个阴雨天,我走进教室,但与平时不同,今天跑得飞一样快,正在纳闷今天背上的“炸药包”怎么轻了许多。昨天我还累得气喘吁吁呢,今天怎么速度这么快?我回到座位上,打开书包,往里一瞧,眼睛立刻瞪得比皮球还大,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惨了,怎么办,今天怎么没带书啊?老师快来上课了,怎么办?怎么办?我立刻跑到了一个邻班的朋友那儿,轻声问道:“请问你能借我一下教材吗?我今天忘带了,没带书。”我用期望的眼神看着他,但他瞄了我一眼,快步走开了。忽然,听到老师那沉重的脚步声,我立刻又跑到了两位女生面前,像看着救星一样,问:“请问你们能借我一下教材吗?”“不可能,我还要看呢,哼!”说完,她们便走了,在我快要绝望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来吧,陈一茗,我和你合看一本吧!”我感激地看着唐茗泽,握着他那肉嘟嘟的手,这个雨天变得不那么阴冷了。我笑了,他也笑了,那笑是这么甜,这么美,这么感人……这时,窗外的雨停了,天空放晴了,风景是那样美丽:天上的白云悠悠地飘着。路边的小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美极了!小草也从枯草中钻了出来,还绿油油的呢!小鸟在天空中鸣叫着,为春天唱着美丽动听的歌。啊!唐茗泽,你使我的心变得温暖。我,今天读你,读出了你乐于助人的品质!谢谢你,唐茗泽!...
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杜拉斯我常常认为,文字是拥有力量的,有一本书给你带来的感动,也有一句简短的话给人带来的震撼。同样,每一本书中的人物在我看来,并不是几段普通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喜有悲的真正的人。我喜欢阅读,喜欢去仔细思考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并且猜测他的一举一动。我记得有位作者曾说过,一部好的作品到后面,并不是作者在写人物的故事,而是人物在引导作者,他的性格和行为早已具体化,你会认为他就应该有这样的举动,应该获得这样的结局。《二零一三》中的主人公于我而言,即是非常鲜明而又生动的人物。我曾以为他是一个冷漠、残酷而不通人情的人。因为他言语中的犀利,行为上的决绝,情感上的淡漠……可我发现我错了,他那冷漠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比任何人都要炽热的心。他的冷漠与残酷是因为身上背负的责任,过于直白的言语是为了让身边的人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不要心怀侥幸。他强迫自己穿上无坚不摧的铠甲保家卫国,他对自己的祖国怀有至高无上的敬意,将自己的满腔忠诚与热血交给祖国。他为生命与信仰,灵魂的永不磨灭而感叹。他也会因痛苦而颤抖,因温暖而红了眼眶,因幸福而微笑……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一刻,我才发现,我终于读懂了他。“过去的灰烬里破碎,信念在烈火中重生。”他的信念与坚毅将在我心永存,我将从不言弃,为了光辉岁月不断奋斗!...
又是一个雨天。我正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那朦胧的景色,雨渐渐停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唯有那房檐还在“嘀嗒嘀嗒”地滴着水,那声音清脆地重复着,不停歇地流逝着,衬得周围越发地寂静……雨,是一个十分奇怪的角色。它或许十分厌烦在那天上无聊的生活,而想来地下走走吧!在许多诗人笔下,雨表达着他们的感情。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让人觉得悲凉万分。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让人觉得欣慰无比。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觉得万分凄凉。许多诗人笔下的雨各有千秋,而我呢?春雨,能滋润万物。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总能给予我们一种奇妙的感觉。它漂泊他乡,为了完成肩上的那份责任;它并没有太多的装饰,用一个不好的词形容就是普通;但是它却用它那小小的身躯,扛起了那片蓝天。它淅淅沥沥地下着,一点也不大,也难以引人注目,但是它却在无言中给予了万物生命,它不求回报,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春雨潇瑟,点点入地,滋润万物,自己却生命难保。但是无论人间怎样变化无常,它却永远秉承着自己的那个信念与责任……夏雨,下得万分轰烈。它注定要引人注目,它的性格注定了这一切。它的脾气十分火爆,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它变化无常,常常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便会大雨倾盆;它也常常会有人们所说的“太阳雨。”它让喜欢的人喜欢得不行,却让讨厌的人嫌弃不已……秋雨,却是万分凄凉。它并不大,但是却一直在下着;它更是漂泊他乡、潇潇瑟瑟、无依无靠;它一直下着,从未停歇过,似一个多愁的少女,终日都在小小声地啼哭着……冬雨,更是凄凉。它从不独自占据整片天空,总是会叫来雪一起。衬得它那悲惨的背景,更显凄凉……雨就是这样,漂泊他乡,却始终让人怀念。正是那些为了求学而不远千里离开家乡的游子们的身世。比如在北京大学当教授的季羡林老先生,曾经是一个穷学生,为了学习离开了陪伴自己多年的母亲,离开了生活已久的祖国大地,没想到母亲却入土了……雨,或许并不夸张。读你千万遍,却也不愿放弃你这个像千万游子般的物。希望时间能让我们相依相随一世吧……读你,雨,让我读懂了许多!...
释迦拈花时,迦叶笑了,人们问:迦叶为何而笑?大宁禅师说:因为他想笑。你,云,就似他一般,让人觉得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又如此随心所欲。读云,我却读到雨的存在,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学生们恨你耽误了他们的体育课,爱你那歌声。成人恨你,赖你破坏了他们的好心情,但他们又爱你,爱你那润物细无声的意蕴。是啊,不管人们多么怨恨你或是喜欢你,你也依旧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滋润着万物,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只为自己的意愿,只为自己的工作。我仿佛读懂了你的沉默——因为默默奉献,你不理会他人的想法——因为不必解释。读云,我也读出了晚霞的存在。“雨后烟景绿,晴天散余霞。”你是如此美妙。蔚蓝的天空衬显出你的五彩斑澜,你那驳杂灿烂的色彩是任何画技高超的画家都没法表现出来的。你光彩照人,如此耀眼。我好像读懂了你有福同享的心思。你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云,你就是云。你是同时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白和天边不可抹去的蓝的存在。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你也是唯一让人感到闲适、美妙的存在。云,你是文章的题材,也是诗人的灵感。他们把你描述得千种万种,而我认为,你只是个孩童罢了:任性又随心所欲,却又懂默默奉献,心中有个目标,千军万马都阻挡不了你。其实,你也是人们心中所向,觉得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也许,你也是孤独的呢,因为没有家,没有家人,所以只能浪迹天涯,偶尔也有小鸟与你相伴。有时,我想变为一朵云,变成你的家人,与你相伴。我似乎读懂了你那无人可知的秘密——寂寞。我读你,却不知能否读懂你。你知道吗?千万般模样的云。...
记不清了,记不清何时我们初次相会,只不过是依稀记得,那是两年前了。两年内,你,对于我来说,从一个陌生人,到一个老熟人,我慢慢读懂了你……初期,起始初次相会,也许是五年级吧。那时,我不过是一个有少许懵懂的孩子罢了。你,一进教室,扑面而来的是那股刺鼻的香水味,很难闻,我们因此都不敢接近你。五旬老女人喷香水?这真是奇怪。你一头秀发,黑里透灰,难以察觉;你,个子不高,约摸一米六,慈祥眼神中透着一丝敏锐,还有少许严厉。那时,大家都不喜欢你,第一印象就觉得你很严厉,有时又让人难以接近,有点冷漠。你经常罚我们抄。罚站、抄书、批评是每个同学必不可少的待遇。转折,突破由于我们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成绩大有进步,大部分同学都得了“优秀”,你决定给我们发奖品,而当时的我们又是欣喜又是疑惑,我们决定“一探究竟。”六年级,新气象。你,不喷香水了,不知是否因为你身上没有了香水味,我们更容易接近你了,慢慢地,又进一步了解了你、读懂了你。你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认为不能凭空想象,所以你被我们称为“课堂实践的奇人”——切萝卜、泡水壶、剪纸卷……你都做过。所以我们每次做实践类题目都可以做对。高潮,尾声六年级下学期,最后一个学期,我们算是彻彻底底读懂了你,也彻彻底底喜欢上了你。你,是一位理性的老师。临近期末,任务繁重、压力不小,所以体育课时常被取消。你亲自找体育老师“说理”,要么就亲自带我们下操场玩,你也从不占用我们任何一节课。你,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你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刀子嘴,豆腐心”是你的常态。上课时,你帮我们找到解题捷径,下课时,你分享生活经验。你,是一位待人平等的老师。你曾说:“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因此,谁犯了错误,都要受相应处罚,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为什么我不用“您”这个字?——你说过要把你当作平辈的朋友。你常说:“你们不一定记住我,但我希望你们记住我传授给你们的知识。”岁月,转瞬即逝,从陌生到熟悉,让我渐渐地读懂了你。花儿以馥郁的芳香回报大地,那我……...
六年过去了,但依然会想起一个少走动的干瘪老头。从记事起,我就不太喜欢我爷爷。一张马脸枯瘦饥黄,还有好几块老人班,头发就这么几根,双眼污浊而无神,只有在某些时候才会炯炯有神。和我那年纪比他大,身体却依然健康,倍儿有精神面的奶奶相比,实属逊色了许多。我不喜欢他把脚搭挂在茶几上。他腿不好,不是奶奶推着轮椅就是他杵着拐杖走。理所应当,他更倾向于前者,可能是坐轮椅坐多了,曲着腿不舒服,就总把脚抬到茶几上,还得意扬扬地看了我一眼。那可是脚哎,任谁在自己吃饭的地方看见一双臭脚在,哪会舒服啊!我有些气愤,却见他在我露出气愤的神情后,眼睛清晰了些许,看他这神情我就更不开心了,他分明是故意气我的!我更不喜欢他用拐杖打我屁股。有时候他老人家童心未泯,给我起外号,我不甘示弱:“你个臭老头、坏东西!”我一不小心骂狠了,他也不生气,只是笑眯眯地拿起放在一旁的拐杖轻轻地打了我的屁股一下。这一举动让我对他的愧疚瞬间烟消云散,气得我去打回他的腿。小屁孩的力气能有多大?他也又是笑着,不闪躲地接受了我的“暴击”。有一天我妈突发奇想,她要拍生活照,让爷爷奶奶坐长板凳上,我坐他们的大腿,我是不情不愿地拍完了,毕竟谁会喜欢和我爷爷——一个这么讨厌的人拍照啊!但等到这张照片洗好,已是爷爷过世许久之后了。他出殡的那天,是我从小到大最久也是最伤心的一天了。我多么想再回到以前他逗得我又哭又打他的温馨时光啊,可是再也回不去了!后来闲来无事翻看旧照片,刚好看到我和他们,或着说是和爷爷正正经经拍的一张照片了。照片里的他和奶奶笑吟吟地抱着一脸不情愿的我,他眼神里是我从未见过的明亮,可惜,再也见不到了。长大后,有次和妈妈吐槽:“以前爷爷还在的时候,天天给我起外号,还用拐杖打我屁股!”我妈妈作出了别样的解释:“他这是想逗你开心,自己又不便走动,就想出了这样的方法,不过效果有些不如人意。”现在看回以前的岁月,总觉得欠了他什么,我从未孝敬过他,只有打骂,他却从未生过我的气,只是乐呵呵的,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逗我开心。长大后学了许多知识,也读懂了许多人,同样,也读懂了我爷爷在我出生后的一段人生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