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老家的小镇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它宁静而有序,有序而又热闹。
早上醒来,潺潺的流水声,轰隆隆的马达声,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新农村里栋栋小楼房,田野里茫茫的翠绿禾苗,宽阔的柏油马路,样样抢眼。走进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大地,呼吸着泥土的芬芳,这便是我美丽的家乡。
乡间,袅袅炊烟冉冉升起,农家饭菜的清香早已沁入我的心脾。山中不时传来咚咚咚砍柴的声音,田间烧枯草的噼啪声,谁都不忍心破坏这和谐的氛围。这一美丽的景象永远定格在我心中,使我深深地迷恋着。
邻居家的饭做好了,热情地邀请我,我笑着谢绝了他的好意。隔壁的小弟弟,很大方地把他新买的遥控飞机给我玩。在这里,一家有事儿,全村人都来帮忙。乡亲之间长久保持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传统美德。多么和睦的家乡人啊!
家乡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着大步子。你看,那宽阔的包茂高速路一眼望不到头,载着我们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它像一条蛟龙在崇山峻岭中穿过。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方便,更多的是将我们这个闭塞的山区开放了,让我的家乡人走出了家乡,走向世界。
再看雄壮气派的普光天然气田,是我国第二大气田。随着该气田的开发,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天然气,清洁而方便。夜间,从观景塔远远望去,十分气派,十分壮观。
都说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山和水,还有那浓浓的家乡情,它将伴随我走到天涯海角。
下一篇:不走寻常路
我爬过巍峨的泰山,游过秀丽的桂林,也玩过奇妙的双龙洞,但是,这些地方都不及我那个世外桃源——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人们不谈论金钱,不宣讲名利,全部都靠自己辛勤劳动换来安心的果实,慈祥的老人们每天去那家坐坐,来这家玩玩,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我们村子的正前方有一条大河,春天,河边绿荫成片,你总能在树下听到鸟儿的清脆叫声,离河不远处有一间茅草屋,屋里住着一个老人,那老人已在河边打鱼为生多年,你总能看到他驾着他那一叶小舟带上他那宝贝鱼鹰,那鱼鹰眼神犀利的很,只见那鱼鹰猛的往水里一啄便会有一条鱼上钩。每年的大年三十那天,每家每户都可以免费拿到一条肥美的鲤鱼。我们村不仅水美,而且山也美。在村子的侧面有一座高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小山,山脚下是孩子们嬉闹娱乐的地方,春秋之时,偶有闲暇,大人们总喜欢拿着棋牌在大树下下棋打牌。半山腰的树林茂盛苍翠。仔细听,你会听到滴嗒滴嗒的滴水声。再往深处走,你果真会找到一条小溪,记得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脱了鞋子在里面淌水,那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在一缕缕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山顶上则是无人居住的荒地,但是在这片荒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两棵高大魁梧的松树挺立在那。经历了风霜雪雨却还是一身傲骨,绝不低头。这光秃秃的荒地因为这两棵松树显得有了些许生机。这么美丽的家乡,我怎么会不喜欢它呢?...
大家好!我是这次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刘导,也可以叫我小刘。这次就由我陪大家度过这几天几夜。我们这次要去的地方是德州,德州最有名的美食是扒鸡,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之一。德州扒鸡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五十年代,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从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停车选购德州扒鸡送给毛泽东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鸡因而闻名全国,远销海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关于德州扒鸡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是相传三百年前,德州城西门外,有个叫贾健才的烧鸡制作艺人,他做的烧鸡远近闻名。一天贾健才外出,就吩咐店里的伙计看着锅里正在煮的烧鸡。可伙计却在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一锅鸡煮过了火。哪知道这过火的烧鸡却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吸引了过往的行人……贾健才由此潜心钻研,逐渐摸索出扒鸡的原始做法。有一姓马的秀才品尝后,清香满口,不觉吟道:“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惹得食客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吟罢笑曰:“好一个五香脱骨扒鸡啊!”“五香脱骨扒鸡”由此得名。美食介绍完了,下面我来介绍介绍德州的美景吧。来介绍苏禄王墓园,苏禄国东王墓肃穆壮观,周围松柏常青,墓前有石雕华表、翁仲、石狮、石虎、石马、石羊排列在墓道两旁。永乐帝御碑亭在墓道南端东侧;王妃葛木宁及东王次子温哈喇(塔拉)、三子安都鲁之墓在王墓东南侧,明、清两代,不少诗人、学者来瞻仰凭吊,并留下了许多诗篇。1980年6月菲律宾共和国驻华大使纳西索•雷耶斯博士同使馆人员专程来德瞻仰王墓。1977年山东省政府将苏禄国东王墓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好了,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预祝大家今晚能做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