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一桌热腾腾的团圆饭,春节是一年的结朿与开始,春节是外出的游子与家人的拥抱,春节还是家里的留守儿童见到父母的那份喜悦。
我来自重庆奉节,因为路途遥远,我们一家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因此,爸爸决定打破农民工春节返乡的惯例,让外婆和爷爷到这里来过年。于是这个年,我们就在这个第二故乡余杭过了。
现在交通发达,来去都很方便。爷爷是坐飞机来的。飞机价格不菲,但速度比火车快多了。以前两天的行程,如今一天就到了。而外婆为了给我们带吃的,飞机不方便,就选择了坐长途汽车。
爷爷和外婆都是在年前到的。爷爷先到,但是住在大伯家里的。我们去拜访他时,他正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看着我。虽然爷爷年纪大了,头发全白了,但是精神矍铄,十分健康。
外婆每年出来都是大包小包的,除了一些腊肉啊什么的。还有一些零食,如红薯干、土豆片、米花糖等等,都是一些家乡的味道。其中我最喜欢吃的莫过于红薯干了,软软的、糯糯的,咬上一口,一种独特的家乡独有的味道很快就会在我的嘴里蔓延开来。
一转眼就到除夕了。我们的两次团圆饭都在除夕吃的。中午在我大伯家,晚上在我们家。两顿团圆饭都十分丰富。洋葱爆鱿鱼,虾,扣肉,红烧肉,粉蒸排骨---。在我看来和满汉全席都差不了多少,吃得我满嘴流油,只恨自已肚子太小。吃年夜饭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收压岁钱,这对我们来说可是最期盼的一环。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过年的压岁钱都是五角或者一元。掂着手里那厚厚的一叠红包,我突然觉得自已好幸福。
晚上,在我家吃过年夜饭,我们就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欣赏春晚。岳云鹏的相声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博大精深,刘谦的魔术让人见证奇迹的发生,那些小品,令人捧腹大笑的背后,告诉我们一个个深刻的道理……今年的春晚如此有趣,让我开始期待明年的春晚了。
临近零点,正是烟花绽放最彩的时刻。窗外的烟火一个连一个升上夜空,漆黑的夜空顿时亮如白昼。放眼望去,五彩斑斓,美不胜收,令人应接不暇。甚至还有的烟花上写着”新年快乐”。这才是过年啊!在绽放的烟花里,我嗅到了浓浓的年味。
听说我们中国的节日啊,风俗啊,已经流入了国外。有些国家在春节也开始包饺子、贴春联了。愿我们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更上一层楼。
下一篇:我的春节
鞭炮响起来了,灯笼挂起来了,空气中骤然多了些年的味道,过年的气氛,也一日浓似一日。终于,在一家人的期盼中,年来了。过年,首先便是办年货。我们一大家子挤在超市里购置春联,筹备年货,不一会,就是满满的一大箩筐。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们的眼前是一张张绽开的笑脸,我们的耳边是一声声真挚的祝愿,到处都喜庆而热闹,一种独特的年味扑面而来。回到家,我们开始贴春联。“呐,给你这个!”“嗯,往那儿点!”“这样就对齐了!”一阵阵欢声笑语中,一副春联贴在了大门上。眼前的大门不再单调死板了,一张张红纸为它增加一方色彩;一个个黑字为它更添一分活力。它仿佛一朵朵艳丽的中国文化之花,绽放在家家户户的门前。春联,已经成为了年独特的象征。过年一顿年夜饭自然必不可少,今年,爸爸妈妈亲自掌厨,烧了十来个菜,一家人在餐桌上碰杯,祝愿。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溢着快乐的笑容。虽然这菜并不是什么难得的人间美味,它只是普普通通的家肴。可在我眼里,它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在这顿年夜饭里,我尝出了爱的味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看完了春晚,鞭炮声声里,除夕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已经来到……...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挂满了红灯笼。小朋友们可开心了。大年三十,我和哥哥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爷爷奶奶家。奶奶正为丰盛的年夜饭而忙碌着,这时,饭香、菜香涌向我的鼻子,一股浓浓的年味。一会儿,左邻右舍的鞭炮声响起来了,爸爸也拿出一挂鞭炮平放在地上点燃,我站在远处捂着耳朵,看着一个个编织好的爆竹在天空中绽放,飘落下来,红红的一大片,这响声迎来了辞旧迎新的日子。年夜饭开始了,一大家子围坐在桌旁,享受着美味佳肴,我和哥哥、姑姑轮流敬爷爷、奶奶的酒,送上祝福语,领着压岁红包。外面的烟花响个不停,把天空打扮得五彩缤纷。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饭,欣赏着烟花,其乐融融,等待着精彩的春晚。我喜欢过年,它是个喜庆的节日,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
我盼望已久的新年快要到了,过年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去很多亲戚朋友的家里去拜年,可以买很多好玩的玩具,还能收到很多很多的压岁钱,对我来说,过年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这个新年,我们家特别喜庆,因为我的妹妹小辣椒出生了,我们变成了一家六口。我的妹妹好可爱,她有很多小动作,有时候嘟嘴,有时候微笑,有时候吐舌头,有时候眨眼睛。妈妈和妹妹出院的那天,我和爷爷在家里贴春联、贴福字,欢迎小妹妹回家,和我们一起过大年。大年三十,我发现街上到处张灯结彩,路两边的树上挂了红红的大灯笼,很多店都装饰了中国结、福字等,喜气洋洋的。除夕夜我们一家人一起吃了丰盛的团圆饭,晚饭以后一家六口聚在一起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在老家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买很多烟花,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可以去放烟花了,烟花有拿在手里放的,有插在地上放的,还有放在地上的,有的烟花很漂亮,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火树银花,有的放起来跟打雷一样响亮。但是浙江为了保护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不过爸爸说明年带我去湖南长沙烟花节看焰火晚会,我特别期待!睡觉的时候,妈妈让我把收到的压岁钱都放在枕头底下,美其名曰“压岁”,据说可以驱鬼避邪。一觉醒来就是新的一年了,吃过午饭就可以去拜年了,但是今年我们在城里过年,所以我们没有挨家挨户去拜年。以前过年的时候,我们挨家挨户去拜年,每户人家我们都会喊“拜年咯拜年咯”,然后每户人家都会拿出好吃的招待我们,我每次拜完年都会装满兜的糖果和水果!看着那么多好吃的,好开心啊!新的一年我又长大了一岁,我要努力学习,改掉粗心的毛病,把字写好,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也别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的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炉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我们坐在桌旁,吃着团圆饭,突然天空中出现了漂亮的烟花,在过年的晚上,我们会放一些五颜六色的烟花。我放了孔雀开屏,因为它燃放时像极了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我还放了许许多多的烟花,有冲天炮,有漫天飞舞,天女散花,还有……我们还放了大礼炮,有的很普通,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像小精灵在玩耍,还有的像……这是我过的最开心的年了。...
春节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节日,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在庆祝的范围之内。在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节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值得回忆。年三十这天最热闹,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早上,家家户户贴春联,寓意把家门封上,外人不能随便进来。而且,在我们老家三十晚上要吃两顿饺子。饺子很容易包,不用像包包子那样故意做出很多褶子,也不用像包汤圆一样把它搓圆,小孩子都能轻松学会。作为年夜饭主食,饺子一般是羊肉馅或猪肉馅。煮好的饺子,粒粒饱满,吃着烫嘴的饺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另一顿要在半夜吃,因为这时是新年和旧年相交的时候,吃饺子寓意接新一年的福气呢!大年初一开始,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大人们几乎是天天聚会,而我们只能在旁边吃吃零食,看看电视。初九开始会平静一段时间,一直到正月十五,气氛才又热闹起来。街上、小区里、家里处处挂着红灯笼。比起初一,我更喜欢十五。因为大家还可以去街上猜灯谜。这一天还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圆滚滚的汤圆吃在嘴里,软软黏黏,甜甜蜜蜜,带来一年的好运势!过完元宵节,年也要结束了。大人们要上班,孩子们要去上学了。刚开始觉得很长的十五天,一眨眼也过完了。虽然年年都觉得假期有些乏味,但是我仍然盼着这个盛大的节日。年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我也希望家人每一年都健健康康、平平顺顺。...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和妹妹穿上新衣服,给爷爷奶奶拜年,领了压岁钱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来往爷爷奶奶家的人很多,外面鞭炮声不断,让我想起了昨天的除夕夜,那繁忙的景象!等烟花飞上天时,爷爷奶奶把桌子放到院子里,再放上水果、鸡鸭鱼肉,把蜡烛也点燃上了,屋子里也摆上同样的供品。忙完了爷爷、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分工很明确,爷爷擀面皮,奶奶和妈妈包。等爷爷把面团搓成长条,揪成一个个的小球球,撒上面粉用手滚圆,压扁成一个个小饼子,爷爷擀皮,我和妹妹便是面皮的“搬运工。”爷爷擀好皮,我和妹妹小心翼翼的拿起面皮,递给奶奶和妈妈。可是好景不长,我们被老板奶奶辞退了,因为怕我们跑起来太麻烦,还不如自己拿面皮快呢!我们又想了一个主意,当不成面皮搬运工可以当包饺子员啊!但被奶奶拒绝了,我们就乞求妈妈来了,一开始没成功,等快包完的时候,妈妈终于同意了,但往锅里一看没有菜馅儿了,可我不气馁,赶紧刮一下锅,弄了一点馅,包起来却像个小饼,不过我仍然开心。春节当天早上,爷爷给我盛了我包的那个小饼,我们吃的很开心。下午我们还准备去民乐园、天一广场玩。我这个春节过得开开心心,也祝愿你们的春节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度过。...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大街小巷充满了欢声笑语,大门上也都贴上了一幅幅红色的对联,屋檐下还挂起了红彤彤的灯笼,小朋友们欢天喜地地放鞭炮,商场里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爸爸带着我和妈妈,还有很多礼物回奶奶家过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奶奶家,我下车第一件事就是飞速的跑去找奶奶养的小猫,小猫看见我可亲切了,不停的在我身边转悠。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家必须要吃鱼,因为年年有余呀!所以小猫更不能少了鱼,我就偷偷的拿了一块鱼给小猫吃,它一边吃一边叫着,好像在说:谢谢你我的主人,这鱼真好吃!我看见奶奶在厨房里忙前忙后,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一会儿就开饭了,一盘盘香喷喷的菜端上来了,有炒鱿鱼、炖鸭汤、炖鸡汤、卤猪脚、炒粉丝、水煮鱼片、炒牛肉、清蒸鲈鱼、煎年糕……可丰盛了,一家人围着大桌子愉快的吃着年夜饭,浓浓的香味持久在我嘴里徘徊。吃完晚饭,大人们就开始给我们发红包了,我左躲右闪,说:不能收,可他们就是要给我,说是压岁钱,我只好收下了。不知不觉中我又长大一岁了,我暗暗告诉自己,新的一年我除了要努力学习,更应该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我是男子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对于我来说,是最喜欢过年的了,因为过年意味着:我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还可以有自己的压岁钱,最重要的是,好吃的,好玩的,可真是让人乐不可支啊!只要进入了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基本上过年就进入倒计时了。“二十三,糖瓜粘”。小年那天需要祭灶神,爷爷说除了供奉灶王爷外,还需要摆上糖果,糖越粘越好,我问爷爷为什么,他说是为了粘上灶王爷的嘴巴,不让他向玉皇大帝告状。说得我赶紧在灶台上多放点糖果,这一年我犯的错可不少,我可不想让灶王爷告我的状啊!到了除夕,可就更忙碌了。一大早我就会被妈妈拖起来,帮爷爷研墨写春联。因为每年的大年三十,村里都会有很多人拿着红纸来找爷爷帮忙写春联,所以我就得在爷爷旁边帮忙研墨,等爷爷写好对联再拿到一边摆好晾干。等到傍晚,我看到邻居们一个个拿着自己家的春联欢天喜地的样子,别提多有成就感了!大年三十最严肃的时刻,是一年一次的祭祖先。在年夜饭之前,大人们会在八仙桌上摆上鸡鸭鱼肉等祭品,然后一个个的给祖先磕头,希望祖先保佑来年一家人能够顺顺利利,健康平安。祭完祖先之后,大家就开开心心的一起吃丰盛的年夜饭。爷爷奶奶做好了一桌子菜,看得我垂涎欲滴,口水直流。在餐桌上,大人们谈论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新的一年的打算,孩子们在一旁嬉嬉闹闹。当孩子找大人要压岁钱的时候,大人们总是会逗我们给老人磕头,说是磕得越多,压岁钱就越多,于是我们几个傻孩子就会比着看谁磕的头最多。我们在一片片欢声笑语中,迎接着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早上六点不到,我就被爸爸妈妈从热乎乎的被窝里叫了起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亲戚邻居家拜年。准备好红包,爸爸妈妈带着我们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嘴里说着吉祥的话语,送出用红包包住的祝福。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则是把家里好吃的都拿了出来,一个劲的往我们小孩的手里塞,我们手里拿着零食、嘴里吃着糖果、口袋里还装着红包,真是不亦乐乎啊!新的一年就在这么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开始了。而我也随着新年的到来又长大了一岁,在新的一年里,我会以最好的状态面对生活,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我相信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