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隆——隆隆——”浑厚有力地鼓声传来,混杂着隐约的尖锐的锣声。
“龙动了!”人海中不知传来了谁的呼喊,接着便是一阵躁动。我忙抬起头:只见那赤发金瞳的巨龙一个摆尾,缓缓扭动起来。兴许是刚梦醒的缘故吧,它的身形有些迟缓,只是悠悠然地四处张望,打探着周边环境。长长的龙身下是十几个身材魁梧的大流,他们穿着镶红边的黄褂子,用一根彩带紧紧束着,头戴黄巾,足蹬白靴,手持一木柄,顶上赫然便是那矫健的巨龙。此时,那十几个大汉正摩拳擦掌,个个神采奕奕。他们一挥手,龙便游舞起来!渐渐地,我看清了龙身:这原是条百叶龙,长十多节,通体金黄,阳光投身在龙身亮眼得很!一旁有看客笑道:“相传这百叶龙,一出世胸口便有九百九十九片鳞甲护体,乃龙神转世,好不威风。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凡哩!”群众哄然不笑,你三言我两语,热闹极了!
锣鼓声还在继续,此时百叶龙面前已站着一高举“宝珠”的壮年,他在龙前撺掇着,时不时地给神龙一阵痛击,还总回头挥舞“宝珠”,挑衅似的。那神龙可是位高心气儿的主,此番吃痛,又怎能忍?一声震天咆哮,便向青年人冲去。这龙轻捷矫健,不稍片刻便来到壮年面前,一龙一人便缠斗在一起,好一阵刀光剑影!百叶龙先是使了一招“雪花盖顶”,欲凭蛮劲将壮年压住,壮年临危不乱,不慌不忙地使了一计“白鹤展翅”,飞身跃出老远,拉开与神龙的差距。巨龙自是不服,于是十几个大汉托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俯冲,时而高飞,左击右伏,九曲十回,变化万千!面对来势汹汹的巨龙,壮年毫不惧怕,一个侧翻便滚到它身后,猛地朝龙身踹了一脚。神龙被戏耍,顿时火冒三丈,它龙眼大瞪,鼻头上拱,呲起了两排寒意森森的锋利龙牙。只见它纵身一跃,使了一计“跳龙门”,壮年连忙仰下身来,侥幸逃过。谁料那神龙又一个“神龙摆尾”,杀气腾腾,壮年躲闪不及,被打出去几十米处。
唢呐声逐渐消失了,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神龙似也累了,盘在宝珠边养精蓄锐。秋风猎猎作响,那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大汉,风卷起他们黄褂的衣角,四周是此起彼伏的欢呼与呐喊,他们喘着粗气,满心满脸都是活力,爆发出一股强盛的生命气息。
“铮——铮铮——”远方琴声铮铮,涤荡着那龙与人的别样情怀……
下一篇:如果动物会说话
时间逐渐带走了我对春节的记忆,除了城区的大街小巷旁挂满的火红灯笼在提醒我春节的到来,缙云县城的年味着实淡了。不过,即使如此,细细找寻一番,缙云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却总有那么几个还依着传统,热热闹闹地过着年,而“舞龙”便是我心心念念的节目。记得儿时,父母总是不亦乐乎地带我走访各个村落,去找寻龙的尾巴,于是乎,我变得越发盼望过年,盼望着鞭炮声响彻夜;盼望着红灯笼挂屋檐。今年当然也不能例外。把车停靠在舒洪镇镇口,我便匆匆下了车,来得及时,正欲踏出车门,远远便听到如雷贯耳的鞭炮声,紧接着,便是震天的锣鼓与唢呐,人们听到这声,不知怎的,都不约而同纷纷聚集在空地两旁,自觉地为表演者让了道。站了块好地方后,紧接着,便是等龙的到来了。随着乐声步步逼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个大块头——“龙头”,它足有三米高,让我不得不仰头张望,更为注目的是它的眼睛,栩栩如生,瞪得人直生怯。龙身也好生威武,长得有上百节,而短的也七八十节有余。那鳞片镀着金边,顶上镶着几朵花,中间点上灯,远看那灯光,也似龙在洒脱地跳着舞。游街完毕,便是重头戏,只听扛着龙头的人们有劲儿地“嘿呦”喊着,立刻开始变换不同的姿势,那龙身左右摇摆,看得在场人们纷纷叫“好!”,不一会儿,人们又绕了个圈儿,有序地盘起龙身,和着乐声,场面别提多热闹。我喜爱春节,更喜爱这缙云村落中的春节,它朴实,它热闹,给缙云这座小山城添上了最美的一笔。...
我每年都到外婆家舞火龙,今年也不例外。人们用砍来的竹子做成一个个竹筒,在竹筒内放进火水,然后在竹筒口上塞上一块布,把布点燃了,成了一个火炬,最后用一条长长的绳子每一两米绑一个火炬,火龙就做成了。八月十四的晚上,村子非常热闹,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小朋友拿着火炬,大人把火炬串起来,一条长长的火龙动起来了!足有二百多米长,远远望去,火光闪烁着,就像满天的星星落到了人间。在锣鼓声中,在鞭炮声中,我们的火龙出发了!红红的火把闪烁着,照在小朋友充满幸福而憧憬的脸上。火龙围着村子走,听外婆说,舞龙是为了驱除妖魔鬼怪,给人们带来幸福。走过每一户人家的门口,都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深夜了,龙散了,但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开。...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爸爸妈妈要带我去萧山看舞龙。到了萧山,我看见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你看,街上车水马龙,大家喜气洋洋,笑容满面,扶老携幼地出来看热闹。突然,我听到有敲锣打鼓声,原来是舞龙队来了。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大摇大摆的舞过来,它张着大嘴,眼睛瞪着像海碗,样子可威风了。这条龙还不停地扭动着身躯,时而回首摇摆,时而上下翻滚,真像一条飞龙。舞龙真有意思,我在这欢笑声和鞭炮声中度过一个愉快的一天。...
东阳在元宵节有一个习俗就是舞龙。他们亲手用宣纸,竹条做的龙,在宣纸上画一些油画,五彩缤纷非常精美,里面再放一些灯泡,中心放发电机。这样一只威武的龙就完成了。人们都叫它——龙灯。傍晚把龙灯搬出来了,群众们欢呼雀跃,当然伴奏队也早早准备好了在一旁。“太好啦,太好啦!”我非常激动,因为在伴奏队伍中有我外公,我终于可以看外公吹喇叭的样子了。“蹦,蹦,蹦...........”,这是什么声音啊,震耳欲聋?哦,原来是鞭炮声哪,这个声音拉开了舞龙的帷幕。接着音乐也随着响起来了,龙头是六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抬着,龙身是村民们自己家做的板灯,上面两个灯罩是用竹子和红纸做成,里面可以放蜡烛,一头有脚支撑,另外一头是栓子可以跟下家结合,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数过,足足有一百五十节呢,在大会堂门前围了四圈。这个时候龙尾就藏在最中间。鞭炮声一放完龙头就开始舞动了,天也慢慢暗下来,所有的灯和蜡烛都亮起来,好漂亮。龙头快,龙身就跟着快,龙头慢,后面也跟着慢。龙头一会儿在外面,一会儿就舞到了中间,这个时候龙尾巴就在最外面了。六个壮汉把龙头抬的高高的在中间转起来,围观的群众都拍手叫好,欢呼一片,龙头舞的更带劲了。慢慢的龙头舞出来了,准备舞到别的村去,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去钻龙头,因为钻了龙头今年一年都会很顺利,只是个传说,我跟姐姐觉得吉利也去钻,好紧张,就怕撞到头,但又好刺激。外公村里的灯龙走了,马上另一个村的龙灯就进来了,他们的龙灯也很漂亮很精美,它还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在场上也是一阵敲锣打鼓,惹得大家一直在那叫好,后面又看了好几个村的灯龙……。都是各有特色,回味无穷。...
说到舞龙,大家一定拍手叫好,可是你们知道舞龙的来历吗?传说玉皇大帝为了寻找一件稀世珍宝,派龙王寻遍海底,人间。龙王找不到珍宝,可在人间飞舞的样子却吸引了玉皇大帝,使得玉皇大帝不再追究珍宝的事,为了纪念龙王,人们开始“舞龙”。“龙”的 头一般以木头制成,外面上漆涂色,龙身用彩布做成,长13丈,约合42米。有人在龙下舞动,令人眼花凌乱,十分漂亮。舞龙时,常有长者带着子、孙在舞龙下钻来钻去,以望子成龙,求平安,称为“钻龙架”。舞龙时,十分热闹,前面由人扮演的“鱼”“虾”“蟹”“蚌”“杂水”等在前面开路,后面则是活灵活现的龙。舞龙时,一路鼓乐不断,浩浩荡荡,满城轰动,人数众多,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所到之处热闹非凡啊。虽然人们没见龙,但却把它想象为驼头、蛇颈、鼠须、鱼鳞……龙是万兽之王,具有所有动物的特点。舞龙象征着吉祥如意,我们中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舞龙带有着浓郁的广东特点。你们那儿又有什么民风民俗呢?请与我一起分享吧!...
元宵节放假,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说大礼堂那儿有表演,让我去看。我想:一定又是一些无聊的歌舞,可又怕错过一些惊喜,就坐车去了。我刚到大视觉,就看见好多人围成一个大圈,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圈里铺着红地毯,大概就是表演的地方了,可一个人影都没看见,我想:这是在干什么?抽奖吗?这样想着就来了精神。我仗着个子小,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总算钻到前面去了,这时候,我看见主持人走上来报幕,然后,我看见了一个一珠子,用竹竿撑着,呀,我想:这是干什么?撑竹竿的人出来了,做了几个动作,后面跟着的也是一个竹竿,撑着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竹竿上顶的是一个龙头。“舞龙?”我脱口而出。果然后面隐隐约约有长长的一条,很快龙的身子,龙尾全部出来了。那龙头似乎总是跟着一揽子动,有好几次珠子差点儿就让龙头给咬到了,龙不断做出新花样,周一阵阵的叫好声把我的耳朵都要震聋了。看着龙舞得精彩,我和旁边的几个人发起了议论。“举珠子的人最累!”“不对不对,龙尾一直摆来摆去,龙尾最累!”“举珠子的人还要不停地珠子呢!”……最后我们意见一致了:举珠子的最累,龙尾第二,龙头第三。只见那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而飞舞,时而盘旋,花样百出,有时龙尾在上,龙头从下钻过,有时龙尾顺着龙头盘旋。当龙快咬到珠子时,鼓声便越来越快,让人感到十分紧张,当龙身舒展时,锣声又变得十分欢快,让人感到轻松。舞龙真是太精彩了。表演完了,演员们累得满头大汗。我们却倍感轻松,主持人说话时,我才知道这是最后一个节目。唉!真后悔,要是早点来就好了。虽然只看到了这一个精彩的节目,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晚上,我看电视时看到一个节目叫“舞龙”。“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几声清脆的鼓声打完后,四条“龙”开始翩翩飞舞了!看!每两条“龙”缠绕在一起翻滚起来,真是美极了!缠绕在一起的那些“龙”开始舞动,那两对“龙”围成一个圈,其中一条“龙”停在那里,另一条则围成圈转。队形又不断变换着,龙又翻滚起来,看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听几声鼓声打响了!“咚咚咚”节目结束了。“舞龙”真有意思。我真喜欢年“舞龙”。这个最有趣的好节目它为什么就不能长一点呢?唉,真可惜!我愿天天都是国庆节!...
今天下午,我听哥哥说今晚有人要来这里舞龙,得知这一消息的我兴奋的又蹦又跳,很不得一下子就到晚上。好容易熬到了晚上,舞龙就快要开始了。我和哥哥风卷残云的吃完晚饭后,便一起向舞龙的始发地跑去。当我们赶到那里时,表演舞龙的人正在一帮小孩子当中挑选几个举火把的男生,我的哥哥很荣幸被选到了,可我却没有交到好运,不过,我看着哥哥举着火把在舞龙队伍中神气十足的样子,我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舞龙队伍刚开始舞龙的时候,雷鸣般的锣鼓声在人群中爆发出来,在舞龙队员们手中的那条平静的“龙”忽然动了起来,两只眼睛直射出两道光束,绕着火把在空地上转来转去,时而忽上,时而忽下,犹如真龙在云彩中上下飞舞。过了十来分钟,舞龙队伍便从空地中走了出来,这时,我仔细地看了一下他们的装扮,啊?他们个个戴着草帽,围着口罩,穿着厚实的衣服和裤子,脚还套着靴子。看来看去,怎么看都不像是舞龙的人。我带着心中的疑惑,继续跟随在舞龙队伍的后面。我跟着舞龙队伍,一直来到了街上,在这里,我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原来,每当舞龙队物经过一个家门口,那家的人就会出来在自家门口放鞭炮,而舞龙的队员们就在这些鞭炮中跳来跳去,谁家的鞭炮越响,“龙”就往哪家的门口跑,祝福那家人辛福安康,财源滚滚。今天的舞龙表演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也让我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五年级:我快乐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