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们祖孙三代,从爷爷到我们,个个都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而让我们陶醉于看书的,最大的功臣莫过于爷爷。
听爸爸说,爷爷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不富裕,太爷爷只供他读到小学三年级,所以认识的字并不多。但是,爷爷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读书梦。走在街上,看到附近的商店写着几个不认识的字,便会特地进店询问,哪一次不是惹得哄堂大笑,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爷爷记住了那些字。直到现在,他在村子里也算得上半个知识分子了。
家中唯一一个不识字的,便是奶奶。为了跟随爷爷的脚步,奶奶卯足了劲。起先,奶奶让我念给她听,这样,她坐在我身旁听我念,或多或少认识了一些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奶奶不需要我帮她念了,只是偶尔会出现几个不认识的字,才让我教教她。
看到父母对书籍的喜爱,我的父亲也相当勤勉。虽然工作很忙,每天总会挤一点时间,用在阅读上。我会经常看到他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沉醉于书海之中……
也许是强大的基因,与书籍的缘份,在我身体越发变得疯狂。如果你有千里眼,眺望我家,你将会发现:为了看书,我每天早上提早一小时起床;为了看书,我总会拒绝和好友玩耍机会;为了看书,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有时嘴角还挂着饭粒,可人已经捧着书,不亦乐乎……因为看书,我的心灵可以肆无忌弹地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保持宁静,这种感觉,静谧而祥和。
阳光普照大地,我又看到客厅中默默看书的身影,我又看到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侧着脑袋,正在聆听父母传授的《三字经》……
下一篇:有趣的生日
一说起书,我就仿佛踏上了愉快的旅程。读书之所以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还源于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几个好同学聚在一起讨论《三国演义》,我也想插上两三句,可是我根本没看过,只好在旁边默默地听。回到家后,我连忙打开《三国演义》,这一看,我就爱上了书。从此整天缠看着妈妈给买书。现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摆了上百本书了。《灰姑娘》使我深表同情,《皇帝的新装》令我捧腹大笑,《安妮日记》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法西斯捕杀犹太人的悲惨景象,仿佛听到了安妮的哭诉,仿佛亲临了犹太人躲躲藏藏的日子。书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引领我通往知识的殿堂;又似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沁人心脾。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一点也没错。读书既增长了我的知识,又丰富了我的词汇。渐渐地,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摘抄好词好句,真正地吸收了书中的知识,我觉得我与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书就像我的知心朋友,也像我的一位老师。有时候,面对书中的一个问题,我会思索半天;有时候,面对一段话,我会探索许久;有时候,面对书中一个词语,我会钻研好一会儿……书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它带给了我欢乐与悲伤,故事中人物的生死常常使我牵肠挂肚,我爱书的程度达到了“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我爱书!我爱读书!福建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五年级:l林逸晨...
读书,让我着迷,让我陶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在我那书香满屋的小天地里,儿时的小人书已经放在一旁了,代替它的是一本本少年小说:《一千零一夜》、《非常女生》、《三国演义》、《窗边的小豆豆》、《小时候就想的事》……在别人的眼中,我是“成熟”的,大概是因为我看书多了,说话像个小大人罢了。从小我就迷恋看书。妈妈说我一岁半就喜欢上了书,那时在家带我的保姆小珍姐每天晚上都讲故事和读诗给我听……上幼儿园时妈妈给我订了好多幼儿书啊!每天放学我都坐在椅子上翻看,看得不吃饭,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上小学了,认识的字也渐渐增多了。一年级被评为“识字大王”,二年级有了“小作家”的称号,三年级我的作文就成为同学们的范文了。语文老师说我是她的骄傲,同学们的榜样!这难道不是书带给我的礼物吗?有了书,我知道了芸芸众生里的思想感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壮志难酬的感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满怀幽怨的情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朱自清也感怀人生匆匆。转眼间,我和书做friend八年了!我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读一篇文章,就像杨梅树贪婪地吸取雨露,一点点,一点点,把好词好句都收集起来,文章读完,好词好句也收集了,真是一举两得啊!每当我看见一个个词句落在我的好词本里,那种满足感是不可言语的。也许像在沙滩上看见贝壳,一个个拾起来;也许像在大草原里看见鲜花,一朵朵摘在手中。我觉得读书最大的收获是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受益良多!大班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有一回妈妈和我散步时说她讨厌爸爸,而我回她一句:“讨厌也要喜欢,不喜欢也要习惯,我们是一家人,应该和睦相处开开心心,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嘛!”妈妈惊讶了,感动了,于是妈妈迁就爸爸了。一年级时我还送了一首诗给妈妈,是《窗》:窗,你外面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窗,你外面是一片海洋;窗,你外面是欢乐的人群。打开窗吧,你可以看见这一切的景象。妈妈非常喜欢这首诗,爸爸也亲笔写了“佩服”两个字给我,乐得我心里像灌了蜜似的。随着这首诗爸爸妈妈的感情就好起来了。生活是精彩的,读书是快乐的。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读好书,将来孝顺父母、贡献社会!...
从小,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我还在哇哇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捧着一本故事书,给我讲那些动听的故事,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妈妈在说些什么,只觉得那些书上的插图非常漂亮;等我懂事了一点,我就试着自己去“啃”书,去嚼那些芝麻字,那时侯,每当我读完一篇故事时,都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令我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书;直到我上了小学,放学以后,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站在书店宽敞的阅览大厅里,数不清的日光灯一起亮着,银白色的灯光,柔和地洒满了这个宁静安逸的世界,只有我们轻轻地翻书声:沙沙……我静静地坐在书架旁,捧着一本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籍,津津有味的“啃”了起来。我的目光透过那些洁白的书页,飞出了书店,看得无比遥远。瞧,我仿佛看见了李白,他正站在窗前,遥望着一轮明月,思念着远方的故乡;我仿佛看见了普希金,他在茫茫大雪中,画出一行闪亮的诗句:我们的心儿永远憧憬着未来。鲁迅的文采斐然让我佩服,他的《阿Q正传》令人忍俊不禁,《狂人日记》让人匪夷所思,《祝福》等小说描写的淋漓尽致;雨果的《悲惨世界》让我来到了19世纪的法国,目睹了那一幕幕浸透着血与泪的人间惨剧;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名言,更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生活之美,什么是读书之德。我爱看书,更让我积累了许多的文学知识。我时常会拿着一张纸与一支笔“刷刷刷”地记下许多好词好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古至今,许多的文人墨士,都有着随时记笔记的好习惯,原至白居易的布袋纸片,近到毛主席的一万多子感想,这些都是推动着我看书时做到“三到”的动力。如果问我,书能给我带来些什么,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许多许多。首先,它使我的文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课外书,我尝试着投稿,开始的时候,我满怀希望,但稿件却如石沉大海。我并没灰心丧气,继续将我的稿件反复修改,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我的稿子屡头屡中,这当然得感谢课外书对我的帮助了。从书中,我看到了许多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在书里,我逐渐变的丰满,充实……“爱书吧!他是知识源泉!”我相信,有书陪伴的日子,每个人都不会孤独。...
一个人从小爱上什么,是很难摆脱和忘掉的,因为那是一种缘份。几十年来我和书难舍难分,大概正是这个原因。纵观前半生的经历,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读书,教书,卖书,写书。小时常听老师讲读书人的故事,讲司马光,讲苏秦,讲李白,讲得人心里痒痒的。于是就做读书梦,梦见黄金屋,梦见颜如玉。那时把书看得很神圣,把写书人看成布道者。为早日圆这个梦,没明没夜地读,读孔子,读黑格尔,读叔本华。忽然运动来了,读书无用,读书反动,读书人一个个倒了霉。正应了一位哲人说的:读书误人。于是自己也不再读书。运动过去了,我当了教师。因为要教书,忽然又想起读书,于是就重做起读书梦来,幻想有一日能成为一个学者。几年以后,改革大潮汹涌而来,生存成了头号问题。读书又一次失去光彩,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后来从报上看到一些读书人,知名度很高,生活却极清苦,以致到了没钱治病的地步。这消息不由得使人生出一丝悲哀来,读书确实无用。连自己都救不了又何能去济世。李白诗名很高,皇上请到宫里去也无非是给他的妃子解解闷。曹雪芹堪称大家,可死后连烧纸的钱都没有,而我辈又能怎样呢?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我就一直低着头,奔波在人群里,奔波在闹市里,奔波在各种欲望里。什么都不想,过去、未来,统统压在记忆的深处,只有今天最重要。“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留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为了生存,我在县城开了个书店,卖起书来。卖了几年书,却几乎没有读书。那时确实无心读。不但不读,连自己早年积存的几千册珍贵图书也拿出来换钱。俗语言:书生穷死不卖书。可自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如今想起来十分惭愧。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去。有一天晚上,凭窗远眺,月明星稀,潺潺的溪水,朦胧的远山,不知触动了我那一根神经。那已经淡忘了,已经沉没了,已经泯灭了的书情忽然又回来了,使我顿觉人生虚度。那一刻儿有点热血沸腾,想一夜之间就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读完。谁知这个想法只是昙花一现,第二天醒来就把一切都忘了,又义无反顾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让人心灵动荡不安,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样的反复后来又经历了几次,直到今天才明白,我的命中大概是离不开书的。这不,现在不但读书,甚至还狂妄地写起书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悔当初没有珍惜和书的缘份,所以总写不出好书来。读书,既不挣钱,又不讨好,但于我总是摆不脱放不下。在书里,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受任何人摆布。我在书里找到了自我。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古今中外许多读书人甘愿终生穷困也不放弃读书,原因就在于书里有另一种生活。书里有一个真正的自己。而人类的悲哀就在于找不到自己...
自小就在父母的熏陶下接触了书本,从3、4岁时的《幼儿识字》到现在的《古文观止》、《文笔精华》,我已经看过数千本内容各异的书,有中外名著也有文学小说。这些书有的是买的,可大部分是我借的,虽然向别人借书的成功机率不大,但我却乐此不疲。一次,我在同学家看到了一本《宋词精选》,随手翻阅。我就陶醉在“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壮观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怀旧中去了,身临其境,难以自拨。当时,我多么想把这本书带回家,小室清茶,慢慢品味。可那位同学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气鬼,他会同意吗?但在书瑰丽诗句的引诱下,我左思右想还是开口借书了。不出所料,那位同学果然不肯借,我好话说尽,说得口干舌燥,他仍稳如泰山,毫不动摇,我只好怏怏而归。没借到书,我一夜无眠,茶饭不思。于是,第二天我又向他借,他仍不借。第三天、第四天我还是不放弃仍向他借,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有一句名言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既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启发智慧,又可以教会怎样做人,所以我对书情有独钟,为了书我不惜一切,为了看书我见缝插针。常有人笑我是书虫,学了《庐山云雾》,更有甚者赠予了我一个“书痴”的雅号,但我却一笑置之,因为我愿意做一条满腹经纶的虫,一个为书而着迷的人。...
书缘广结善缘的我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伙伴。我领略到朋友的快乐,朋友的善良,朋友的背叛,但他们都的魅力,只有它有独特的魅力。孩提时,我和它手拉手。他总是讲述着令我神迷的《格林童话》。总是毫无保留的告诉我《十万个为什麽》。总是在我困难时讲笑话,在我懊恼时谈勇气,在我失落时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只有它没有与我吵架,拌嘴,打架斗殴,背叛出卖。我总是在他的鼓励下茁壮成长,在它的说服下午主动站起来。在它的鼓励下午张开了那双属于我翱翔天空的翅膀。渐渐的,我在风雨中磨砺了我那双硬邦邦的成翅膀----我长大了。回忆往事一幕幕,在挥手告别的日子里实在让人心痛。青年时代,在我看见青年嘴中的香烟,手中的酒。不觉发馋,但是妈妈给我介绍了新朋友,我们很快友好相处。他用自己的《肺腑之言>>告诉我香烟的危害,酒中的毒。当看见校园的男女不和谐相处时《人生观问答》告诉我怎样才算纯洁的友谊和爱慕之情的危害。总是提醒;未成年人根本不具有恋爱的经济和时间······等等。我一直铭记在心里。它的温馨劝说以至于我不误入歧途。我实在感谢朋友---书。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的增多,我那软弱的翅膀变得刚强。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无米哪来得炊,没有朋友的人何谈是人,没有书店人生何谈人生。...
书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藏。许多名人都给书做过绝妙的比喻。如果让我说的话,我就会把书比作自由的梦,没有了书那我就不能在自由的天空中自由飞翔了。我喜欢读书,可以称得上我就是一个“小书虫”,《格列佛游记》、《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还有《安徒生童话》,我都爱看。我小时候对书一点也不感兴趣,我有点像《小叮当》上的“大雄”,只要一沾书就想困的状况。那时候想读书有什么好的?没有电视那么生动,没有电脑那么开阔,更没有郊游那么悠闲,只是干巴巴的文字那么枯燥无味。《安徒生童话》是我最早的读物。那次,爸爸带回来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我对它不屑一顾,甚至没有碰过它。后来听妈妈说它里面有很多有趣和感人的故事,从那次起,开始了我的“初读之旅”。不知不觉,我却渐渐地爱上了读书,不再觉得读书就像白纸一样枯燥,而像一幅绚丽的图画,百看不厌。就这样,我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本好书都像一位老师,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书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真情,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友情,什么叫做海枯石烂。我爱读书,因为书能给我一个自由的梦!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幸福!我读书,我智慧!书是我永远的好朋友!...
书缘作者:黄埔小学6(2)班胡禹之笔名:极速传说、3年前爸爸出差,我要他给我买一个玩具,他却给我带来一本书——《拿破仑的故事》,当时很不高兴,皱着眉头接受了。可不想我被书里的内容和插图深深打动,拿破仑的战绩、拿破仑的悲惨让我伤心落泪。世界上还有如此让我崇拜的人,从此,我与人物传记类的书籍结下不解之缘。3年来,我被书里的人物故事“征服”了,吃饭喊不动、作业做不完是常事。更让我骄傲的是:我经常用林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肯尼迪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来反驳爸爸妈妈的观点,搞得他们措手不及,我喜欢这种“战胜对手”的感觉。书里的悲欢离合,让我感到恐慌。如果这些故事有一天发生在我身上怎么办?是不是也有人把我的“悲欢离合”写成书,让别人恐慌。我很天真,总喜欢把自己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看待,也许一个普通人是不会有这种经历的,如我爸爸和我的妈妈是永远不会有“悲欢离合”的故事。想到这里,我不禁开心起来。但书毕竟有喜怒哀乐,我整天的情绪受书的影响很大。我被卓别林的幽默动作逗得开怀大笑,还有憨豆先生滑稽真出格,让我哭笑不得。我被《岳飞正传》里的奸臣秦侩陷害忠良感到愤怒,岳飞的死让我感到悲伤,至今耿耿于怀。我对林肯、肯尼迪被刺杀感到惋惜,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至今没有答案。书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对于善于读书的人来说,是一枚“指南针”,随时把握着前进的方向,对于不爱读书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一种烦恼。我会继续要求爸爸给我买更多的书,然后每天整理它,收藏它,让它整齐地摆放在书柜里,累计我的“财富”。同书结缘,是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