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们的祖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由贫穷落后、任人欺侮,到现在令人敬畏的泱泱大国,是一个大飞跃。而我的家乡也随祖国前进的脚步不断变化着。
听长辈们说,他们那个时代与如今有着天壤之别。吃的总是粗粮饭,早上煮一锅稀粥,拌着豆豉就吃一整天。红薯或芋头基本就是一大家子人吃的主粮。肉是很珍稀的食物,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人们肚里的油水少得可怜,常常“咕咕”唱歌闹着饥荒。
人们住房的条件也很差。家家户户都住着低矮的泥瓦房,空间逼仄,屋里十分拥挤,孩子们都挤在大架床上。平时进出,总要在狭窄的空间中侧身挪动,极不方便。每当下了稍大些的雨时,屋里就下小雨,雨滴从各角落的缝隙漏下,“滴滴答答”打湿床铺。人们必须用盆或者桶来接水。
那时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用粗布做的,做工粗糙,尽管如此,爷爷他们依然十分珍惜,不舍丢弃。奶奶这么向我描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奶奶口中对那时生活的感慨,犹在我耳边回响着。
我领悟到了人们的生活是那么困顿。
改革开放之后,祖国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丰衣足食,生活质量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当然,我们的家乡也不例外。
在饮食上,人们不再连饱腹都勉强,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现在,大鱼大肉不足为奇,人们更加讲究营养搭配,不能太油腻,也不会太清淡。衣柜中的衣服越来越多,人们的衣着也变得讲究了。衣服料子光滑柔顺,款式新颖,有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漂亮又舒适。
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一人一间房早已不是想象,二层楼房屡见不鲜。房屋装修得十分精致,粉刷或者贴上瓷砖让房子外观更好看,屋里家具更是一应俱全:大冰箱、大彩电、洗衣机、电脑……许多人家门口还停着气派的小轿车。
假日,我漫步在村外的小道上,望见远处的青山朦朦胧胧,郁郁葱葱,近处的大片田野中长满绿油油的秧苗,它们昂首挺胸,生机勃勃。村内,林立着规则整洁的楼房,一派好景象。平坦笔直的大道直通镇上市外。不少人骑着摩托车、开着小汽车疾驰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路旁树木挺拔,茂密的树冠随风“沙沙”作响,投下一片绿荫。当夜幕降临,路灯便放出光芒,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人们的生活质量飞速提高,我们的任何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多么令人喜闻乐见。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感到多么幸福!
下一篇:秋天的畅想
我出生在外婆家,今年我十岁了,也亲眼目睹了这十年里的变化。那里虽是个村庄,但风景优美,空气格外清新。原先的房子都是左一座右一座,东一座,西一座的,房子不多,盖的也就一层小平房,房子里外并没有过多的修饰...
我现在住在城市,可心里一直想着以前的农村老家。以前的房子空间小,大部分房子都只有一层,房子里还没有厕所,大小便都要跑到很远的公共厕所去上。记得爸爸讲过他小时候晚上上厕所还会迷路呢,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我的家乡泰州是一个很棒的地方。那里有四通八达的大路,还有如同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地方。我听爷爷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县城的交通阻塞,那时的街道十分狭窄,破破的房屋,人口密集,也不热闹,与外界主要靠一个...
谁人不说自己家乡好?谁人不说自己家乡美?但你可曾发现过,你的家乡已经悄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在浙江的东边的一座可爱的小城市,它不仅是人见人爱的江南水乡,更是“中央一大”的诞生!我非常喜欢...
爸爸跟我说过很多以前的事情,我听得很入神,还觉得很不可思议。以前的村子,村民们住的都是草房,地也是水泥地。爸爸小时候,村子里有一所小学校,爸爸自己早上把饭带去学校,中午放到炉子上热一下吃。那时侯吃的也...
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变化,我们的家乡也在变化。记得上个月,爸爸问过我:“你去不去老家看一看?我带你去看看吧。”我不屑:去?可以,不过在那里住我可做不到,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我几年前去过我的老家,我...
我的家乡朝阳,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这里气候干燥,风景宜人,同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也被国家誉为“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从我开始记事起到现在,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家乡的道路变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奶奶说60年代的生活十分艰苦,要是那户人家有自行车缝纫机的,那就是莫大的荣耀了,那时候人们是集体开工的。大伙儿的积极性不高,一年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