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光飞逝,我们又迎来了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春节。在这一节日里,到处这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腊七腊八,家乡桂平却不像北京那样熬腊八粥,而是包米粽。包米粽,我们先洗好粽叶,煮过粽叶,然后洗泡好糯米,滤干,再碎好绿豆去皮,洗淘绿豆,又要切好猪肉,最后搅拌好佐料,就可以包了。包却不比准备材料简单,包的粽子必须是恰到好处,不能一头大或一头小。所以我不敢下手,只能坐在旁边瞪大眼睛看妈妈包,捆线。包的粽子中有三个是肥肉粽。煮时,我们加水进锅里,同时放粽子,调好火候就行了。煮好之后,我们迫不及待捞一个来吃,当即吃到肥肉馅的粽子,我们都笑说:“中奖了。”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一种爆竹,在包装盒上的黑处一擦就燃了,很久才爆,被孩子们俗称为“火柴炮”。第二件大事就是去商店买零食。第三件大事才是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手枪、冲锋枪、机关枪、坦克、遥控小汽车、小飞机……
孩子们忙,大人们更忙。大人们必须在除夕前,准备好各种年货,鸡、鸭、鱼、水果、年糕、鞭炮……把这些东西堆在一起,简直就是举办一个年货展览会了!
除夕来了,早上孩子们都拿着“火柴炮”去淘气,大人们却手忙脚乱地干活。中午到处都感觉不到春节的气息,因为到处是冷嗖嗖的,但一看到家家户户刚换的“新桃”——红对联,心里就感觉像“新桃”一样,一片红一片暖!晚上,灯火通宵,到处都有炮声、烟雾交错在一起,钻进这个人的耳朵,钻进那个人的耳朵,使人听而生畏。但炮声一停,个个又欢呼雀跃,手舞足蹈。今晚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之外,其他的家庭成员都守岁。后半夜都是看电视、嗑瓜子、吃糖饼、吃水果、车大炮到天亮,其乐融融,所以除夕才叫团圆夜。
正月初一,地上铺着昨晚燃烧过的爆竹纸皮,极像大地也穿上了红衣裳。人的内心才感觉真正的暖洋洋!爷爷说:“这烧的都是钱啊!”我说:“这烧的是幸福,是吉祥,你那个年代烧得起吗?”说得爷爷哈哈乐开花,塞给我两百元压岁钱!“哈哈,恭喜爷爷长命百岁!”再看看小孩子们手里拿的一个个红包,就知道大年初一是孩子们的开心日了。哈哈,这一天到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声音,太直接了,太好玩了!午后,全村人都去拜社庙,庙里有很多人,庙外也有,“人多香火旺”,以示人丁兴旺。
初五,不准动刀也不准动剪,就像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一样,人们都在休息着。家乡春节挺怪异的规矩。
元宵上市,家家又起了炮火,吃米粽,吃鸡肉,因村里人元宵没有吃汤圆的习惯,所以村里人用米粽来代替汤圆,也没有闹花灯,有点遗憾。早上还红红火火,晚上就有学生去学校了,更遗憾。
南方人的春节是从元宵节结束的。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就这样轰轰烈烈地走了,走得如此坚决,如此彻底。我们小孩就有点依依不舍了。
下一篇:家乡的春节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多民族花。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也有自己的生活习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
全国第三届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金奖家乡的春节深圳市实验小学六(2)班郑嘉莹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除夕前一两天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神州大地欢度春节各有特色,而我的家乡台城是这样过春节的。办年货与整理仪容,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便围着年“打转”,主妇们采购年货,人人购置新装,腾出时间去整理头发...
题记——我的家乡??——钟山。自高高的山上,那里空气好,环境好,一切安好。2012年的春节。今天是大年三十,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过春节了。原本安静的小村子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家喜悦的心情笼罩着整个村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的好光景。作为一个杭州人,对杭州的年自然是有几分了解。贴春联,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杭州也不例外。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来个除...
新春佳节到了,虽然冬天依旧寒冷,但已经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在这个欢庆团聚的日子,我回到了日夜思念的老家。每次回老家,都能看到喜人的变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栋栋高高大大整齐整洁的房子。而在几年前,这里...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几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备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奶奶早早地准备好我们家乡温州有名的传统食物——松糕。它松软香甜,美味可口,是我最喜欢吃的糕...
春节,是家人们团聚的节日,大人请客吃饭,小孩手中红包收不完。我来说说我老家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过节的方法,在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在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我和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