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漆黑的夜晚,亦或是起雾的天气,海上的渔船需要灯塔的指引,才能找到海岸。而我,就是那只迷茫的渔船,顺着灯光,找到了“灯塔”。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像是我人生中的灯塔,一次次地引导我找到正确的方向。
印象中的父亲是易怒的,只要我做错了一点小事,他便要生气,继而训斥我一顿。我虽心有不满,但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只是向母亲抱怨,但母亲也并不说什么,只安慰我。我问母亲,父亲为什么这么暴躁?母亲摇摇头,说:“他只是关心你,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罢了。唉,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当时的我,只当那是母亲为父亲的辩护。
后来我上了初中,住宿了,以为摆脱了父亲的管束,不用再听父亲的训斥了,但我错了。
开学第那一天,阳光灼烧着地面,脚底的热气进入人体,炽热感一下子遍布着整个身体。校门外,人很多,但车群蚁排衙地放在了路的两旁,即使这样,依旧十分拥堵。我背着书包,走在前面,被行李拖住的父亲,正在人群中艰难地移动着。平时看起来高大健壮的他,在人群中,竟显得如此渺小。他那通红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往回跑着,走向他,伸手想要去提他手中的行李,却被他呵止了,“我提就行了!”“哦!”我悬着的手垂下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身后又传来一声“好好看路!”我知道,那是父亲,心中的失落也少了一些。
我们女生宿舍在八楼,我和父亲脚步沉重地踏在每一个台阶上。到了宿舍时,父亲如断了线的木偶般,瘫倒在地,手里的行李因失去了支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刚走过去扶他,他又站起来,走到我的床铺旁,为我整理内务。我忽而发现,父亲那通红的脸上,不知何时已有细纹爬上了他的眼尾,那记忆中的乌丝,不知何时,已添了几缕白。他那宽大厚实的身躯,此时却被汗水浸湿了,衣服紧紧地贴在背上,上面的皱褶因父亲的动作而扭曲着。此时的我呆愣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
或许,我们眼中的父亲并不是真正的父亲,印象中的父亲,可能是严厉的,但他一定是刚柔并济的。
现在的我们,可能并不需要“灯塔”的照明,但他却会一直屹立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下一篇:读懂父爱
20世纪,曾有那么一个奇迹:她,因为一场意外灾难而从此失去光明,不能再说话,不能再听见任何声音。她,却没有屈服于黑暗!也许,对她来说,自己就是一个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个世界,没有光明,没有动物植物...
窗外,大雾笼罩着大地,模糊着大地,模糊着眼前的事物。“呼……”风吹动了树梢,树叶荡漾在空中,缓缓地落在地面。一幅冬意凄凉的画面在我眼前展开,不禁想起了那次特殊的经历。那是一个宁静,但又孤独的夜晚。远处...
我……一个盲人,一个一生注定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我是多么羡慕正常的孩子,多么渴望看到这美丽的世界呀!哪怕只有一天、一小时、一分钟。让我睁开沉睡已久的双眼,看看蓝蓝的天,看看会眨眼得星星,看看美丽的大草原...
深夜,开了好一会儿的夜灯,“啪”的一声,突然关掉,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可当你闭一会儿眼再睁开时,已有亮光透进来,在黑暗中却看清了一些东西。会觉得,房间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暗。在这时,如果你没...
黑暗中的光明临泽县板桥学区西湾小学陈海悦在黑暗中人们渴望的是什么?是光明。哪怕一丝的光明也可以带给人们希望和生机。黑暗中的光明是最珍贵的。我不由得想起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时侯的海伦,凯...
黑暗中的光明——读《童年》有感《童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记录了主人公阿廖沙艰苦,黑暗却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在这部小说中,阿廖沙的外祖母长的很有趣,她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很会讲故事,她给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