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从这篇文章,我看出了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尚的品格。这位老班长他为了“我们”啃鱼骨头,嚼草根,把仅有的食物都给了我们,把饥饿的痛苦则留给自己;甚至还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都抛弃了,而把生存的机会让给“我们”。从他临死前说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当老班长看见了鱼汤,他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们”,而不是自己,其他时候不说,可只是临死前,是即将要死的时候啊!这部就能体现出老班长那舍己为人的品质吗?再看:“小梁,别浪费东西了。”老班长居然视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就像浪费东西,还催促“我们”快吃,这部更能体现老班长他那舍己为人的品质?
这篇文章还讲了老班长那种忠于革命的精神。从老班长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他在临死前依旧不忘党交给他的任务,把“我们”一天比一天衰弱归根于自己没有照顾好,是自己的过错。事实上,老班长已经完成了党的任务,因为老班长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任务,是在老班长呕心沥血的精心照料下,“我们”才走出了草地,赶上了部队。要知道,三个战士至少可以缴获一把枪,而一把枪又能把胜利的可能性增大,尽管是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但这对当时的红军是多么有用呀!老班长正是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三位战士的生命。老班长这种不怕牺牲一心保住革命力量的精神,不也看出了老班长那一心忠于革命的信念吗?
这篇文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老班长啃鱼骨头,嚼草根的事。在我们平时吃鱼时,吃到一根刺就会吐出来,而从未感受过吃鱼刺的滋味。虽然有时会不小心吃到一根刺,就觉得喉咙里难受得很。再看老班长,他还是吃着许多鱼骨头,并在嘴里嚼,这简直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然后还得咽,织就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又有谁能承受像老班长这样的痛苦呢?
读完《金色的鱼钩》,我觉得,这真是一位好班长,一位在我心中永远伟大的班长
下一篇:未来的名人照片 刘彦孜
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中心,虽然是篇略读课本,但是那种革命精神令我至敬。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有着许多的艰苦。从巧渡金沙江到飞夺泸淀桥,从过草地到爬雪山,有着无数舍己为人的革命同志,...
今天早上,我拿着语文书,好奇的翻阅,呵,一篇篇文章是那么的生动优美,特别是那《金色的鱼钩》一文,使我深深地感动。《金色的鱼钩》这一篇文章主要是写了红军在过草地时,一位年过四十的老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
“为什么世界上的好人都那么早死去呢?”读完了《金色的鱼钩》,我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句话。随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听话地落了下来。合上书,老班长那瘦弱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眼前浮现,栩栩如生。回忆...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两眼湿润了。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所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作者与另外两位小同志,却牺牲了自己的...
万里长征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体现了红军的不惧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在这其中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的故事呢?我们的课文《金色的鱼钩》也正写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当我又读起了这篇课文,还是那样感概万千.....
第一次看《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太大的感触,然而当我一遍又一遍的去品味文章中感人的细节,一遍又一遍的去思考是什么让老班长为照顾同志而不怕牺牲自己。让我们再一次的去思考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吧!红军...
每一次阅读,我的心灵都会被深深震撼;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我怀着感动的心情,又一次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读后,我的心情如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1935年秋...
今天,我阅读了语文书上的《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看着文章的题目,我深深的被文章的题目吸引住了,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难道鱼钩镀了一层金?我带着重重疑问,开始仔细的读了起来。这个故事讲的是红军长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