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易安的《声声慢》,我第一次开始了解易安,就是从这首词开始的。我看到了一个,柔弱的妇人,在窗前久久地出神,从早到晚地,眼里流出愁。
后来的人喜欢分析开头的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赞言此句极佳,我也道是绝妙的句子,那忧愁惨淡的风一下就吹到脸上,让人悲得喘不过气来。后面的句子就更不用说了,读罢此词,感同身受者恐怕早已肝肠寸断。
我喜欢才华横溢的女子,尤其是古时的。蔡文姬那样荡气回肠的,卓文君那样高明的,薛涛那样聪慧的,鱼玄机那样明艳的,我都喜欢。在文字中,我看着她们在人生的画卷上,翩翩起舞,足尖划过的地方,便是一抹上好的颜色,最终绘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卷,则是心满意足了。而我对李清照的喜欢,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叹惜与赞赏,因为易安的人生,真是那样的曲折,大起大落。
少时的她,仿佛是浸在蜜里的,那样的幸福;而后与赵明诚的结合,更是一次完美的旅程。然而,真像是老天安排好的,杰出的人物总要经历些什么,北宋的都城破了,北方居民开始迁徙到南边去,明诚也离开了。这时的李清照,只得用“载不动、许多愁”来形容了。
我是21世纪的人类,自然不会经历南北宋更替,可那份痛苦,我也是想的到的。好似吃完蜜饯吃黄连,感受到的苦便加倍了。可就是这样的她,却仍一心想要国家改变现在的样子,她不愿意看到国家破碎,她的一片爱国心,不比男子差。她看着祖国成了这样,心中满是愁啊!好似风雨,侵袭了精致的玲珑亭子,风似要毁灭了那亭子,雨似要淹了那亭子,可是,那亭子仍坚强地在风雨中屹立。漆落了,檐角掉了,精美的雕刻不在了,往日的风光去了,然而那亭子,仍是木未朽,梁未塌啊!易安的后来,没有往日的安逸舒适,没有往日的奢华,可那对国家、对文学的热爱还在!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那是一种气节,那是一个人骨子里的孤高与不凡。皇帝落荒逃难,一切都不顾地逃的时候,易安仍带着她与明诚心爱的文物,带着未出版的《金石录》漂泊。
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岂是说得清的?就像李清照走过的一生,国破家亡的悲剧,谁能说得清原因与如何抵抗?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充满了忧愁,没有了以前的惬意与慵散。在“风雨”来临时,她没有脆弱到轻生,只是把满腹愁思寄于纸上,这是一种小女子的坚强。作为古代女子,她不能像岳飞、辛弃疾那样上战场保家卫国,已是不快,当一孙姓女孩说出“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时候,心中更是苦涩与无奈。而她,一首《永遇乐》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人生路上的风雨,李清照,这个中华史上的传奇女子,为我们做出最好说明:面对风雨,坚定心中的信念,不被打垮。
下一篇: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乌云滚滚漫天卷,雷声隆隆震耳管。狂风阵阵奏乐起,大雨啪啪鼓掌酣。...
起。这是给人的感觉是快要晴了的。我回房间吃饭时,忽然听到“嘭”的一声,还伴随着狂风的呼啸声,即使没有出去只听声音,就能想象到外面的场面。院子里的一些枯树枝的东西顺着狂风与墙面来了个亲密接触。这时,眼旁...
早上,我在看电视,。天空风平浪静,只有一丝闷热。原本湛蓝的天空,渐渐变白了,在一片苍白中,飘过了几缕灰色的云烟。我走到阳台上,嗅到了一股气息——泥土味,而且是潮湿的草地的味道。我意识到了不远的地方正在...
如果人生是一次漂流,那么家就是一只小小的船;如果人生是一次远航,那么家就是温暖的港湾。因为家中有爱,有爱就有阳光,我就是在家中爱的阳光下成长起来的幼苗,从未经历风吹雨打。但是,一场车祸,彻底地改变了。...
风雨在苍茫的大地上,飘下了点点细雨我躲在了帐篷下,聆听雨打落之声风儿在呼呼地吹,我在静静的想着我经历过得风雨,后面一定会有虹初一:清风听烟雨...
天空灰蒙蒙,好似人初醒。电闪雷鸣后,出头是彩虹。...
一个人轻轻地走过这样的季节无论快乐无论忧伤只愿一个人品位时间的历史。岁月的沧桑在千纸鹤的季节里用一张张白纸折一千只纸鹤放飞在你梦的边缘也许有一个调皮的孩子悄悄地偷了一只遗憾泪水洒湿你的脸颊这样季节记载...
窗外淅淅的雨声,近了又远了,散了又来了。鸟儿清脆的婉转声愈发密集起来,和着似朦似胧的烟雨,别有几番风味。刚走下楼去,一丝丝微凉的香谧在四周晕染开来。她似乎并不着急,只是抿嘴笑着,一点一顿的浸湿你的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