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当今世界,无论何时何地,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手持一本80后作品抑世作品集。他们或遁入《幻城》,或进出《三重门》,沉迷于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醉心于满纸激情饱满的文字,或是被作家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所倾倒。
然而,在“80后”已成为一种潮流之时,我不禁要问:“80后”是真否值得我们崇拜?
日前,着名文艺评论家白烨于博客之上与“80后”代表人物韩寒爆发了口水战。白烨直言不讳韩寒之文学或国语基本功太差,足以误导读者。韩寒作为一代成名作家,却有失风度的恶语相加,并巧言令色,事后仍极力掩盖其“骂人”的既成事实,悲夫!
另一件事,某地一小学以韩寒博文学为改错对象,竟被改出数十处错误,作为“笔杆子”的韩寒竟不为之脸红!
另一位“80后”代表郭敬明(“第四维”),是我认识的第一位“80后”作家,其作品《幻成》着实很美,也赚足了我的眼泪。但而今愈来愈多的商业活动却让其身上的文学气越来越淡,恐怕也会有消褪的一天。
脱离文学而论,“80后”带给中国青年精神与道德上的,也只是更多的混乱。号称“天才”的韩寒居然将中国的教育制度并传统价值观置于误人子弟之流,着实令人气愤!
炮击“80后”,不为别的,只为大家不要将文学欣赏变为歌坛追星。让我们的“90后”,无论在生活还是鉴赏上,多一些理智而少一些盲目。
下一篇:小鸡爱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