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1.各地高考改革方案拿英语开刀
英语是我国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之一,保守估计全中国有两亿学生在和英语“死磕”。长期以来,这门外语被很多人看作考场和职场的“敲门砖”。
然而,在近期各地密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人们却嗅到了一丝英语教育风向标的异动。
近日,北京、江苏、上海、山东传来消息:江苏高考英语不再计入高考成绩,山东英语将取消听力测试,而2016年北京高考的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则由150分减为100分。
虽然程度不一样,但各地高考拿英语作为改革破题之处,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时间,高考英语改革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人认为,淡化英语会让国人回到“闭关锁国”,难与西方人交流的境地;有人认为,英语降分,语文加分,会减轻学生负担,并迎来汉语的强势回归。
2.敢于尝试才有突破
17 世纪初,有位法国画家曾多次画番茄,面对番茄这一美丽可爱而“有毒”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诱惑,于是产生了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念头。他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然后,他躺到床上等着死神降临。一天过去了,他还躺在床上,瞪着眼睛对着天花板发愣。怎么?他吃了像毒蘑一样鲜红的番茄居然没死!他咂巴咂巴嘴,回想起番茄那味道好极了的感觉,满面春风地把“番茄无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诉了朋友们。不久,番茄无毒,并且美味可口的新闻震动了西方,并迅速传遍了整个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巴曼托说:“要勇于尝试,敢于尝试才有突破。”是啊,如果囿于传统,没有人 “敢为天下先”,或许螃蟹与番茄今天仍被世人视为毒物。
下一篇:樱花树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