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放学后,我一个人走在咸宁中路并不繁华的街道上,无聊地踩着脚底下可怜的枯叶。落叶随着我的走动发出“嚓嚓”的声音。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了院子里。
“小朋友,等一下,帮我一个忙,好吗?”我回过头,不禁吃了一惊。这个人正是全院称作“神经病”的老头。妈妈和奶奶不止一次告诉过我,要我远离他。我愣了半天,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条件反射,“好的。”我壮着胆子,用不超过15度的幅度上下震动了一下头部。
“帮我照一张照片吧!”老人面带着微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忧伤和寂寞。(面带微笑,眼神忧伤和寂寞,这一细节很重要,构成与人们认为他是“神经病”的反差,揭示下文又呼应主题。)我接过照相机,突然想到大人们在背地里议论说的话“神经病可什么事也敢干”。想到这儿,头“嗡”了一声,为了掩饰我内心的恐慌,我不自然地笑了笑。不知道当时我是怎么想的,大脑一片空白。我想当时我也许快速按下了快门,与他客套了几句便逃也似的回到了家里。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时,她告诉我说这位老人原来是一位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妻离子散。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他连自己一张照片也没给妻儿留下。所以,只要见到人,便要别人给他照相……“他照那么多相能用完吗?”我望着妈妈的眼睛。“傻孩子,他的照相机没有底片,哪来的照片呀!”母亲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对话的细节,交待清楚了老人行为反常的原因。)
我一下子僵到了那儿。脑海里,一个孤独的老人站在自己家门前,手里提着照相机,捕追走到这里的每一个人,让他们用没有底片的照相机照一张永远不可能存在的照片。他也许并没有疯,只是用这种方式坚持着,以表达他内心的孤寂,当他在对我微笑时,也许他的内心在哭泣,在流血……(这是作者心理的一处细节描写,自己在脑海中虚构出一个老人的画面,对揭示文章的主旨起了很大作用,一叹。)他多么希望有一份真切的感情祛除他内心的伤痕。可是现在这个趋利避害的社会中有谁会为了一个残年、奇怪甚至神经的老头奉献爱心?不远离已经不错了。
母亲似乎意犹未尽。“你最好别走那条小路,走大路吧!那个老头时好时不好的,再把你怎么样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养你这么多年,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我可怎么办呢?”母亲用半开玩笑的口气用手指点了点我的头。(看似很简单的话语,话语层面说明母亲对我的关心,隐性层面则说明老人的处境,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
我回到书房里忽然想到他头上好像有好多的伤,大概是小孩用石块砸的吧!我联想到在拿他那照相机的时候光顾着害怕,似乎他的相机上也有好几处伤痕。(细节描写,再叹。)
我叹了一口气,今天作业还很多呢。翻开练习册时一道题目映入了我的眼帘:简述一个人的尊严的重要性……(三叹)
我背过头去,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在这个混杂的世界里,我竟无意间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少的一次感动。而且是因为曾经帮助过一个有“神经病”的老人照了一张永远不可能存在的照片。
下一篇:曾经
这些年,总是在默默的回味着,什么才能改变一个人,是天,是海,还是大地?我无从得知,带我慢慢发现,可以干扁人的,是那心灵的升华,是那生命的感动当你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风轻轻的吹过,卷起了地上的落叶。一声...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感动的事,而有一件却最令我难忘。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女士,身患绝症,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她很想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做点什么,她想到了捐献眼角膜。家人不同意,她苦苦地哀求。...
感动读了《世贸大楼逃生奇迹》我非常感动,这也是让我想起了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如:一名叫做潭千秋的老师,在地震时为了保护四名学生,用生命做支撑,张开双臂,死死护住四...
我走在寒冷的大街上,倾听这冬天的气息。天还很早,朦朦胧陇看不清事物,我对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地好奇。看到这美丽的冬天,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件事。那也是个寒冷的天气,我踏着徐徐的凉风走近校园,手里还拿着那早...
感动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用肉眼望不见,只有用心灵才感受得到。我就曾经被这样的一个人感动过。那一次,我还记忆犹新,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那一次,我乘坐公共汽车去上学。我刚一上车,就被潮水般的人们给挤到...
有一种久违的体验叫感动,有一种醉人的滋味叫感动。感动无法预料也无法奢求,他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触动你的心弦。就是这轻轻的一触让多少英雄落泪,让多少浪子回头。就是这轻轻的一触才演绎出人间的悲欢骨铭心。感...
随手采朵花,张开来是蓝色的心,那是外婆难言的伤吧。记忆中,她用大大的手把我圈住,紧紧地拥住我,雨衣透出湿冷的气息。几度回首,在烟雨弥漫中,外婆佝偻的身躯在萧瑟的竹林里伫立,挥之不去的是离别的哀伤。听着...
总会有莫名的感动濡湿了我的眼睛,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为一段平易而亲近的叙述,为了一颗向上而向善的心灵,为着文字里相亲的气息。彼时,我是如此贴切着另外一颗灵魂,尽管,我们都是行走在灵魂之外。这个时候,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