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1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丰富和
提高自己。坚持学习固然重要,积极求问更属难能。遇到问题时,既要向年长者去问,又要向年轻人去问;既应向资深的专家学者问,也要向普通劳动者问。向比自己年轻或职位低的人请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让我们看看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是怎么做的。孔子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问于人。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孔子这种精神呢?
2要做到不耻下问,首先应虚心求问
。学习知识没有虚心求问的态度是不行的。精通文学的人不一定精通历史,精通数学的人不一定精通物理,文理兼通者更是少见。学问是无边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年轻,可能缺少老年人的经验;如果你年老,可能缺少年轻人的敏感。任何领域都有许多尚未被你了解的知识,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虚心就可以发现你要学的东西,也只有你虚心才能学到你要学的东西。所以,不耻下问要从虚心的治学态度开始。
3要做到不耻下问,就要勤于求问
。聪明的人知道多问就会增长知识。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古至今人们无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智慧很多都来源于他经常地向下属和百姓请教。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与群下教》的文章,其中讲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余……”意思是说:丞相府需要幕僚,就是为了汇集大家的才智来做好工作。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地位得失,不敢向下级求教,那么缺点和损失就会越来越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只有勤学、勤问,才能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
4要做到不耻下问,还要善于求问。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字之书”。所谓“有字之书”即书本上的知识,“无字之书”是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就是我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获取的知识。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学到知识,就要会看、会听、会想、会问。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要领和窍门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向有实践经验的人求问,便能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5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赞颂。春秋时代卫国大夫孔圉死后,卫国国君授予了他很高的谥号——“文”。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圉也有错误,不应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孔圉为什么能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敏,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且不认为羞耻,所以国君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要提倡和发扬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要获真知识,必得口常开,“遇事一问,必长一智”,问能者、智者、强者,也问不如己者,知识学问才能不断丰富提高。
下一篇:小广告
记得去年的一件事,它给我的印象很深。这是四年级的一件事,我考完试,试卷发下来了,我的心忐忑不安,是什么样的成绩等着我呢?,我的座位上好像长了几颗钉子,使我坐立不安。终于发到我的试卷了,我心里不由自主得...
在上初中之前,我是一个十分害怕并讨厌老师的学生,在我的心里,老师就像是魔鬼,可是自从我上了初中以后一切都改变了,我不再害怕老师,我开始渐渐的喜欢上了老师,我渐渐开始和老师说话了。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我...
我曾读过《登山人》这篇文章,我想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吧文中有三个登山者:第一个登山者才走了几步,就觉得累了,便往回走了;第二个登山者则走到了半山腰,但结果他自己有半途而废,走向了回家的路上;而第三个呢他不...
生活中,我是迷失方向的一只绵羊,经过一点星火的指引,我走出了一望无垠的草地。学习中,我是一辆不动的列车,一声气笛让我向着远方前进。人生中你也许没有高人指点,但你一定有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动作的启迪,往...
想起去年那个初夏的夜晚,蝉在窗外无休止的鸣叫,令人感到十分烦闷,无法入睡。我辗反侧,反复咀嚼着老师的话:现在的社会看重的是能力,是文凭!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们不要以为进了重点...
在大自然中,生存各种各样的生灵,每一个生灵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其实很早以前就想去大自然中体验一下,这种不一样的感受。忙碌的蜜蜂“嗡!嗡!”一种非常有规律的叫声,走近一看,原然是一群忙于采蜜的蜜蜂。我听...
记得去年的一件事,它给我的印象很深。这是四年级的一件事,我考完试,试卷发下来了,我的心忐忑不安,是什么样的成绩等着我呢?,我的座位上好像长了几颗钉子,使我坐立不安。终于发到我的试卷了,我心里不由自主得...
大自然是一本教科书,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竹石在启迪我们要坚持不懈;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梅花在启迪我们只经过千辛万苦才能成功;出淤泥而不染的梅花启迪我们要纯洁无私;一岁一枯荣的小草启迪我们要顽强;只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