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曾经,我认为物理很神奇,总对它有一种求知的欲望,终于,到了初一升初二的这个假期,当然要开始物理征程了。
我想起了以前在书上看到的阿基米德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一个地球”。当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就向专业人士—--我的哥哥请教,经过哥哥的详细讲解,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以前我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的杠杆原理,就是用一个支点支在中间举起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一定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杠杆有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之分,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用不同的杠杆去帮人完成任务。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真的非常聪明。
在学习杠杆的过程中,顺便对滑轮也有所了解,滑轮也有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之分,它可以多个组合,还可以与杠杆组合。
几亿年前,人类的祖先——人猿中的一部分因树林缺少而下地生活,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要防止虎豹狼的侵袭,依靠瘦弱的体魄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组成团体,并制造了工具,以此来弥补个人力量的弱小。随着大脑的逐渐发达,制造的工具也较要求灵巧、高级,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到金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再到现在的高科技时代,大数据时代,一项项有利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发明不断出现,比如电灯、汽车、电视、电脑的出现。在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一项项娱乐设施也健全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起来。现在,人类已经站在食物链顶端,人类的力量已经强大到可以改变生物圈面貌了,人类,确实非常伟大。
物理,是一个神奇的科目,我对它从之前的神秘已经到了现在的无比喜欢,物理真的很有趣。
下一篇:怕打针的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