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篇一:一次科学尝试】
一个星期天,我在家里看书。这时,有一个科学实验映入了我的眼帘,它的题目叫做“飞进碗里的硬币”。硬币怎么会飞进碗里呢?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想要亲自做这个实验。
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准备好一个比较钱的碗和一枚一分的硬币。于是,我从厨房里找来了一个碗,又从爸爸那里拿来了一枚一分的硬币。实验开始了,我按照说明,先把碗放到了桌子上,又在距离碗大约20厘米的地方放下了那枚硬币,然后我再硬币的上方对着碗用力吹气,结果实验失败了。可是我并不灰心,到开了那本书,寻找失败的原因。原来,对着玩吹气的方向一定要与桌面平行。我按照这个方法重新试了几次,果然,硬币轻快地跳到了碗里。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硬币能飞进碗里呢?便带着这个问题去书中去找答案。原来是这样:这个实验主要是运用了伯努利定理,也就是气流快的地方,气压会下降。我对着碗向着硬币用力吹气的时候,硬币上方的气流加快,气压就会下降。这时硬币下方的大气压力就会把硬币抬起来,之后随着你吹气的方向飞到碗里。
多么有趣的实验啊!这次试验的成功,不但使我知道了硬币能飞进碗里的原因,而且使我懂得了:只要勇于实验,就可以探索科学的奥秘。
【篇二:一次科学尝试】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有关蚂蚁的知识,老师留给我们一个问题: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还让我们查一查试一试。
于是我从图书室借了一些书籍去查阅。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我想小小的蚂蚁真的这么聪明吗?
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准备亲自动手试一试。我先准备了一个细小棍,在小棍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停下来用触角碰了碰又停下来像是在闻一闻。我赶紧将木棍截下一部分,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一次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高兴极了,哈哈!我终于明白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了?原来它们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篇三:一次科学尝试作文】
给你一支吸管,一支普通的用来喝果汁的吸管,再给你一个土豆,一个刚从菜市场买来的拳头大的土豆。请问:你能用吸管穿透土豆么?
不能!——大概你会这样说。那么再给你一个辅助工具——杯子,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今天中午我在看科普杂志,看到一篇《用吸管穿透土豆》的文章。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土豆是硬的,而那弱不禁风的吸管怎么能……想着想着,我想起了那句经典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我便怀着扳倒这一说法与见证奇迹的心理,准备实验。说实话,我的内心矛盾极了,不过一大部分还是不可能。单眼见为实,再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找来了杯子,土豆,吸管。
我先将土豆架再杯子上,接着用右手四指紧抓吸管,再用大拇指扣紧吸管的顶端,最后用力扎下去——吸管霍然穿过土豆。
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但眼前任然保持着吸管再土豆中优美的姿态。我任然不相信,联想到了魔术,它在提醒人们亲眼目睹也会有假象。
【篇七:一次科学尝试】
今天是星期一,我格外的高兴,因为我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一星期只有一节的科学课。
“叮叮咚咚——”上课铃响了,只见老师手拿一根蜡烛和一个玻璃杯,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课室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时,老师终于开始“发威”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尝试,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尝试?”一向兴致高的同学们因为摸不透老师在玩什么新花样,所以个个都默不作声,等着看是哪个倒霉鬼会这么“倒霉”,没想到,老师点了我,底下已经有同学准备看我怎么个“倒霉”法。“好了,现在请你把蜡烛点上,在不能吹的情况下,把火熄灭。”我傻了,不可以吹,那可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目光拼命在桌子上扫荡,突然,目光停留在老师拿来的杯子上,心想:“这个杯子是老师拿来的,肯定对我有帮助”可我想过来,想过去,都不知道怎么用,我索性把杯子盖住蜡烛,没有见到蜡烛熄灭,就在全部人灰心之际,火焰“嗖”的一下熄灭了。“做的真不错,回座位。”几乎全班的人都在目瞪口呆。我回座位暗暗喜了一阵,可又觉得疑惑不解。“蜡烛为什么被杯子盖住后就熄灭了呢?请同学们回去查查资料,下节课告诉我!”
回到家,我马上求助于“网络”这个小帮手,资料显示:火的燃烧需要氧气,如果用杯子盖住的话,氧气会越来越少,因此火才会熄灭。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蕴藏这许多科学道理。
从这一次的试验中,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篇八:一次科学尝试】
语文家庭作业要求做一次科学小试验,今天我回家后,便迫不及待的准备好了蜡烛,盆子和水,想快点看看这个实验到底有多么神奇。
我先拿一个铁盆子,把蜡烛的蜡油滴在铁盆子底面,然后赶紧把蜡烛放在那些滴的蜡油上面,我用手轻轻的碰了一下它,没倒,我想这下它怎么样都不会倒了吧。于是,我另外用一个盆子接了水,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倒水。第一次倒水我都要看一下蜡烛是否安全,生怕把蜡烛弄灭了。尽管我这么小心,但是百密终有一疏,蜡烛像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竟然浮起来了,我非常惊讶,心想:难道实验结果就是这样的?我不甘心,决心再试一试。
这一次,我比上回更小心了,生怕有什么地方再弄错。我又拿了一要蜡烛,让蜡油多流一会儿,赶紧粘上去,然后非常小心的倒水,几乎是一滴一滴往下倒的。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当水快要淹到蜡烛顶端的时候,蜡烛突然倒了下去,火一下子灭了,蜡烛浮了上来。我很失望,心想,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原因:因为水太多了,浮力大于蜡烛的重力了,所以浮了下来。于是我把蜡烛切短了一节,拿了一个小点的盘子。
第三次实验开始了,我让蜡油滴了很多,然后把蜡烛放了上去,更小心的把水一滴一滴的往里倒,倒到快要接近蜡烛顶端时我便没倒了。我静静地等待,但很紧张,我不希望重演前两次那一幕情形。快了,快了,蜡烛就要烧到水面了。当蜡烛芯烧到水面下时,我不禁惊叫了出来。火并没有灭,边上的蜡烛把水给拦住了,我这次实验成功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蜡烛可以烧到水下面呢?在爸爸那,我获得了答案:原来蜡烛的蜡油烧到水面的时候会迅速凝固,凝固之后就像砌了一堵围墙一样,不会让水打湿灯芯,所以蜡烛可以烧到水的下面。
这次实验,不仅让我懂得了做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还让我收获了快乐,并且让我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真是收获不小呀!
下一篇:再见了,母校
有一次,我正在拿着凹的乒乓球看,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吧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于是,我就急忙地跑去找家中的知识机---爸爸,问一问。爸爸,能不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吧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爸爸骄傲...
我十分喜欢居里夫人这样一句话:“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我虽然谈不上是学者,但是我有一颗好奇的心,今天我就要敲开科学的大门,满足我那颗好奇的心。一张轻飘飘的纸究竟能不能托起满满的一杯水呢?对于这个问...
大胆的尝试,让人磨练胆量;有趣的尝试,让人欣喜若狂;失败的尝试,令人刻骨铭心;而成功的尝试,则让人受益匪浅。那次尝试,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上,老师正在讲述有关电的知识,说:“我们来...
记得夏天的时候,骄阳似火。妈妈带着我去商城买衣服。我挑中了一件黑色的衬衣,但是妈妈却不愿意了,说:“不能选颜色深的衣服,容易吸热!”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的小问号,于是,我便疑惑不解的...
这一天,父母不在家,我由于脚上有伤而待在家里,写完了妈妈留给我的作业,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漫不经心地摆弄着一根铁丝。突然,我的目光被我床头上的一个小灯吸引住了。这个灯是我在宜家买的,贴在床头上为了起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