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繁荣小学五(6)班孙妩紫薇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春节中有许多传统的习俗。淮安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灿烂的春节文化,千百年来,淮安人过春节有着自己的民风民俗,下面我就为大家介
绍介绍我们淮安人是怎么过年的。
二十三日: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夜”,传说二十三日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据说,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王爷要上天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家家户户都送灶王爷上天,人们会在灶王爷像前的供桌上放上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上天的坐骑备料准备的。祭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二十三也是过年的开始,二十四写春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腊月剩下的七天都要为新年做准备。
大年三十:包饺子
大年三十那天,就是我们所说的除夕夜。午夜12点前,包好饺子,守岁,晚辈向长辈叩头,长辈发压岁钱。午夜12时,正是农历大年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传说很久以前,女娲在捏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了个小洞,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了饺子,把饺子捏成耳朵的形状,里面有馅(“线”的谐音),用嘴咬着吃。
“福到”:倒贴“福”字
过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着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流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为暗记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了免除这场灾祸,令全城上下每家门上都贴一个“福”字,没想到竟有一家人将“福”字贴倒了。朱元璋大怒,要把那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知道后,对朱元璋说:“倒过来,不就代表福到了吗?”朱元璋大喜,下令立刻放人。从那以后,家家都把“福”字倒过来贴。
春节还有许多的习俗,放鞭炮、挂红灯、大拜年、开财神门……春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出门在外创业的人、飘泊的海外游子……哪怕相隔千山万水,都会传来乡音的问候,诚挚的祝福。
我喜爱春节――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
(指导教师李崇玥)
下一篇:星星的爱,就是张杰的翅膀
合上旧的一页,翻开新的一年。在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13年。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欢欢喜喜地回到了老家。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处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家家门...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临。自然界万物更新,草木复苏,新一轮播种的季节又要开始了。其实早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里,人们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快点来到。是的,“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当...
虎虎生威的一年过去了,迎来了玉兔踏春儿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团圆饭,我和哥哥像飞一样地跑出去,到门口场地上,我们就琢磨着怎样更好玩。终于,我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哥哥用一根铁棒将土挖开,然后,我将...
寒假之前,我非常盼望这一天的到来。终于有一天,寒假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像往年一样迫不及待地背上大书包坐车到姥姥家过年。我们到了姥姥家之后,姥爷和姥姥看见了想念已久的我,特别开心!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看到家...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每当我听到这耳熟能详的歌曲时,我总因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感到骄傲。就在少先队建队61周年之时,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直到今天,我仍记忆犹新。 我一开学...
上学的时候我天天巴望着放寒假,放了寒假又天天巴望着过年。今天,就是除夕。我最最期待的日子终于到了,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来到老家,一切都没有变,那清澈见底的小河,那一排排的水杉,那偶尔在空中飞过的鸟群,...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牛年的最后一天,小姨一家都回来了,我们这一大家子变得热闹起来。特别是我的小妹妹豆豆,正在呀呀学语,时不时冒出一句让我们捧腹大笑的话,让我们家充满了笑声。过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
如今的年味已被街边的酒店所取代了,年味渐淡。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注重传统节日,一年到头也不回家一趟,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赚一笔。 春节那天,村里的小巷中只弥留下浓浓的鞭炮味,而那些人们早已坐在家里,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