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在皎洁的明月下,也许正有不少人坐在自家的阳台上,一边望着皎洁的月亮,一边惬意的品尝着月饼吧!也许有些人家家中的小孩子还在那儿唱着“八月里,桂花香。中秋节,看月亮。月亮圆,月饼甜。欢欢喜喜庆团圆”的歌谣吧!而我们家则是奶奶问我中秋节习俗,老婶在一旁切月饼。一家人其乐融融。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例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中秋祭月,文人赏月,民间拜月……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也很浪漫,耐人寻味。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始于元代末年。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揭竿而起。有一支队伍的头领朱元璋为了传递信息,把“八月十五夜大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分头送到各路抗元力量,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一起行动,起义取得了成功,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传开了。
网上资料中的“民间拜月”更是耐人寻味,还保存着一点封建的信仰呢!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加的深,更加的浓,尤其是那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我们更加的期待节日的美好。
每每到中秋节,小孩子通过神话知道月球上有玉兔,有嫦娥,便吵着要去月球上看玉兔,找嫦娥姐姐玩;大人们则是有嘴馋的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月亮心里那个美啊;老人们在月光下回忆着以前的事,不知是笑脸映着月光,还是月光映着笑脸,灿烂而又美丽。中秋节之夜,一个美好的晚上。
下一篇:第一次独自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