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漫步于历史长河之中,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总是高风亮节,就似那出水的芙蓉,洁白而无暇,他们总沉浸于自己心中的镜花水月之中。镜中花皆为幻影,水中月以为无形,一切虽然都不存在,但是它就好似一身洁白的衣衫,出淤泥而不染,遗世独立与芸芸众生之中。
最洁白的莲绽放于楚国的宫廷,屈原看破秦王的阴谋却惨遭流放,又有谁知道他心中的苦闷呢?《九歌》的幻想不正是屈原内心的镜花水月吗?人间的王侯将相化为天上的神灵,演绎着屈原的痛苦与不甘。汨罗江畔,屈原以千古绝唱《离骚》抒发内心的迷惘,他在苦诉,他在苦诉楚王的无道和奸佞的无情。世间最为高贵的灵魂沉入汨罗江滚滚的江水之中,这恐怕是他最好的归宿吧,屈原已经不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重负了。
而处于北宋盛世的苏轼也有这几乎相同的遭遇,作为进士的苏轼却几乎漂泊于大江南北。苏是不想做官么?并不如此,他甚至为此奋斗整整一生,却也只能在蛮荒的琼州孤苦伶仃的死去,可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是豪情,是志向。黄石的大江东去在他眼里是赤壁的战火,庐山的孤峰在他眼里是不朽的哲理。他有着“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也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踌躇。既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幻想,又有“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闲适。苏轼总能带给我们一种豁达纯净的感觉。
同为宋代,却不幸处于战乱纷飞的两宋之交,年轻时“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愉悦到晚年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哀,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经历了人生的悲喜变动之后,悲切开始替代愉悦成为李清照词作的主旋律,但她的词却因此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美感。李清照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丈夫的思念。自从丈夫的突然逝去,李清照就一直徘徊在过去的回忆之中,那般的无奈,那般的迷惘,带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淡淡忧愁,留在了这个我们所熟知的世界。
历史已经悄悄地逝去了,文人墨客那或豪迈的个性,或忧伤的情感总能令我有所感触。在自己心中的镜花水月之中,他们演绎着各自最为期盼的人生,即使花开花落,也无法打扰那如水般澄澈的心灵。
下一篇:送别—读《目送》有感
贴黄花掩不住双鬓霜华盼鸿雁等不到墨香满扎 溪边影怎如花伴风随水到天涯相思处难消受泪沾青纱花满榻 水中月镜中花遥寄相思空牵挂烟雨楼江南塔记载多少岁月繁华 渔船女后庭花唱尽多少世事变化沐江风浴烟...
一连串高温的日子,整个世界都是烈日的天下,刺眼的光芒弥漫整个世界。突然想起,也许用不了多少天,所有的物体都会凋零了,然后消逝,连着记忆一起消逝……总喜欢用笔去记录一点东西,因为记忆是弥足珍贵的,关于昨...
镜,折射出世间一切虚幻,留下心底唯一的一份真实.它把春的希望净化,把夏的激情演义,把秋的丰收摘抄,把冬的冷酷淡化.一切都在它的面前闪过,犹如过眼烟云.而它屏弃了一切虚伪,带着真实的笑向世人展示世界并没...
站在春天的渡口,不须刻意等待相逢,带着瑟瑟凉意,踏步风尘。待时光流转,卸下沾满尘埃的衣衫。以为这样就能够给自己添一抹深邃的底蕴,却往往适得其反,让自己疲惫不堪。“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时间...
镜中的花如水中的月一般虚幻, 好像只是影子, 那么冰冷又那么美丽。 可它是何等脆弱, 又是何等坚强。 碎了, 它不怕, 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的形成; 乱了, 它怕, 因为乱了一个 ...
昨夜星辰几梦落,青石雕栏芙蓉阁。轻捻罗扇驱萤火,罗椅微摇观斗罗。何处人家何处歌,何处烟火何萧瑟。珠纱未卷婢咏哦,镜花水月一蹉跎。...
当那花竞相开放,水中倒影引月亮出山,月色缥缈,萤火照耀,画中人在何方?...
繁荣夏季里的少年轶事,在无尽的漫长期许中浮现。 就像延续了一个世纪的上海滩情调,典雅地渲染了破败楼宇和狭缢里弄。 那些夹糅了泥沙尘土的细密瓦缝,斑驳绵延地仓促缢裂,组成了眼前的沧桑陈旧。 日晒风吹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