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历代文人雅士颇爱赞颂富春江,大文豪苏轼亦在其中,“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便出自苏东坡笔下。
风停雾散,我立于一叶扁舟之上,任之随流飘荡,看着两岸的山和天在远处融成一片蔚蓝,唇边不觉溢出一声赞叹:“这无可拘束的自由啊!”又怎是那被禁锢了的苏州园林可以媲美的!正如那诗中所描述的“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我不由地向江流迈近了一步。
蓦地,感到脚边一阵湿润,便垂首探望。湍急的江水推使着舟尾,迸溅的水花溅上了我的衣摆,转眼晕开一片。这一望,只望见满眼碧色,碧绿而清澈、透明,轻易便瞅见江底的河蚌微微探出的白嫩的斧足。细碎的阳光扎入水中,追逐着游动的鱼儿的尾巴,亮了一江春水。银浪如鳞,湍流胜箭,如此浓重的一笔却用淡雅之墨去泼洒,也别是一般醉人滋味。
若江水是小家碧玉的柔美,则高山就是粗犷的、气势磅礴的壮美。那连绵千里的雄伟山峰,挺立着长着苍翠毛发的树木,远远望去生机盎然。鳞次栉比的山峰凭借着高耸的山势竞相争上,高矮胖瘦,重峦叠嶂,直插云天,傲视苍穹。在山的顶端,云雾缭绕,宛如那粗汉系于头上的汗巾,横添了一股来自原始的纯粹的韵味。山脚下,是幽静的山林,我分明听到泉水叮叮咚咚的低吟,这莫不是自然母亲鬼斧神工的本领所赋予的歌喉,浅唱勾魂。鸟儿、蝉儿、猿也不甘就此服输,自告奋勇地露出了看家本领,一齐合唱了一支此起彼伏,和谐动听的自然协奏曲,好不引人入胜。一切声音渐渐在舟尾消散,那天籁般的曲子却萦绕耳际驻足心底,一生醉死其中又有何惧。
如诗如画,如曲如歌,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罢了。取一汪清泉足以洗涤一身红尘,衔一杯浊酒足以忘却半生烦忧。
山与水渐行渐远,一叶扁舟摇曳独行……
元思兄啊,你可知道,祖国山河是多么壮美啊!风与烟都散尽了,天与山的颜色融为一体了。我们的船顺着河流飘荡,任意任意向东或向西。光光是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奇山异水,天下绝无仅有。水都是青白色的,但是能看到...
风吹走了烟,便悄然离去。天山浑为一体,连那平时清晰的分界线,已无去踪影。我坐在船上,任由汩汩的江流掌舵小船,虽漂浮荡漾,也时而偏东时而偏西。岸边的景色也不至于使游客乏味,散发着江南山水独有的风味。此乃...
如果风有颜色,如果烟有光芒,或许,它们都是明净的,像是白昼里的月光。在风语低回,云雾萦绕中穿行,你也许会爱上两岸的苍翠峰峦;在烟波无忧,碧水澄明中抬首,你也许会爱上碧远的苍穹:眼前都是茫茫的苍翠深远,...
丝丝凉风吹散了江面上的似帷幔版的烟雾,吹走了笼罩在江面上的喧闹,吹落了藏在心中的烦恼。一切都是那么寂静!万里无云的晴空一尘不染,与在那天边的青青的山镶嵌在一起,融为一色。清朝的刘绾曾经做过一首诗:“一...
一江碧水之上,一叶小舟随流飘荡。空气中没有一丝风,但放眼望去,烟霭却都消散净尽,天山共色,一切显得如此空灵。闭目团坐,耳边伴着嘤嘤鸟鸣以及泉水激石发出的泠泠响声,实乃人间仙都!澄澈的江水之中,游动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