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自小就离开了家乡,到外公家去求学,因此从小就离开了父母,从小就很少得到父母的爱。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父母破天荒地地买了一部手机。我疑惑地问父亲:“爸,你买那玩意儿干吗?”父亲笑着回答:“想儿子了,就打个电话,听听你们两个调皮鬼的声音,还想知道你们的学习情况呗。”
于是,父亲每星期都会打电话来,询问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天冷了,父母就叮嘱我们要穿多一点衣服,并托朋友捎来两件毛衣:;天热了,就叮嘱我们晚上别开整夜的风扇。学习成绩进步了,父母就叫我们千万不要骄傲,一骄傲的话就会退步;成绩退步了,父母告诉我们不要灰心丧气,要再努力一些,争取再创佳绩……当然,我也会向父母诉苦,诉说抑压在心底的苦;也会与父母分享快乐。就这样,我们在电话的问候之下茁壮成长,感到无比幸福。
后来长大了,我们也懂事多了。当我们知道父亲的工资里都有50元充话费,有时还超支,就劝告父亲:“爸,别再一星期通一次电话了,一个月有那麽多的钱,有什么重要的事就打电话,行吗?”
父亲不以为然地回答:“那个钱我还付得起。”我不禁呆住了。
听外公说,父母平时都很节俭,把省吃俭用的钱都用在好刃上,自从我们读书后,父亲就把心爱的烟戒掉了,供我们读书。有一次,父亲的朋友来我家做客,那位朋友吐云喷雾,引得父亲直心痒。为了彻底禁烟,父亲毅然送了客……
想到这,我哭了:谁说离开父母的孩子就得不到爱,这难道不是爱吗?虽然远隔千里,但一部电话把我们的心拉近,把一份爱默默地传送着!
叮铃铃宿舍6楼的电话响了起来。一秒,两秒,三秒,铃声在楼回荡,久久没有人去接电话。我忍不住了,冲出寝室,来到电话边,拿起话筒。喂,你找哪位?请帮我找一下623的。哦,你等一下。我去了一下623寝室,我...
一位母亲坐在一把旧的几乎散架的摇椅上,她身边的桌子上,是一部座机电话。母亲十分安详,似乎在等着什么。远处,一阵阵奏乐声传来,却动摇不了母亲的信念。墙上挂钟指针摆过来,又摆过去。母亲仍坐着,坐着,如山般...
从小,我便对家中那一台橘色的电话,充满了好奇“嘟——嘟——”“嘻嘻,真好玩”。不论父母在不在家,闲暇时的我,总会贴着家中的橱柜,不断努力的向上爬,或在脚下垫几本字典,摇摇晃晃的站上去,拨弄着话筒,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