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纵览大自然这幅色彩缤纷的画卷,日出的余晖总是金辉四射,容易让人眼花缭乱,青山绿水让人的心贴近自然,也容易让人平添贪婪;而夕阳总像被蒸过一样,发出的是成熟了的光芒。可我选择的就是夕阳,不因它暗淡无色,不因它昏沉无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自认为李商隐这首诗带有悲调情感,把黄昏看成了遗憾,把夕阳放置在了遗憾中。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还有“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似乎他的诗句都有终结时的怜惜和遗憾,使得古来赞颂夕阳的诗句得以流传下来。
当然,对日出的狂喜和欣赏早就在人类中普及。晨晖是黑暗的强敌,就像一块黑布被撕开一道裂口,日出警醒着仍沉睡不醒的人。可我们不是艺术家,也不都是生命的创意者,不能享受晨曦也是经常的。可那夕阳呢,并没有占用到人类最宝贵的时间,它是在工作之后,放学之后……多么清闲的时刻,就如一道美味的晚餐在黄昏之时奉上。那又有多少人仔细品味过这道大自然的特色佳肴呢?
我爱看日落,看夕阳与山线相融,再与大地相融。清楚地记得家乡的日落就在五点二十分,多么幸运的时刻,就仿佛是道出了我的心语, “我爱你,夕阳!”夕阳总是悄然地走自己的路。但它平静,沉稳,执著,不悔。
它让万物得到最后的滋长,也让人们看到了日出的希望。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把一丝丝希望寄给了人间,让人们在黑夜中得到暖意的温情。
夕阳就像一位老母亲。世间所有的女人中,母亲才是最美丽的。不管她有多老,因此夕阳也是最美丽的。把生命最璀璨的时刻献给了万物,却把黑暗给了自己,换得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古人却把兴与衰都倾注在了明月上,让明月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听那些月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人在抒情时与月对话,月成了宠儿。可夕阳呢,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写落日的诗句却寥寥无几。
有“落霞与孤鹜齐飞”,就有“夕阳无限好”,并且就在近黄昏。让我们去体味瑰丽的夕阳文化吧!
下一篇:公鸡
黄昏有夕阳相伴的时光确实美好啊,心灵轻松得无须承载一片乌云,又何必苦心在意只是近黄昏呢?对于一个洒脱的灵魂,那份负担只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即使终将落幕,他只会把视线投向远方。夕阳,只是一个精彩而华丽的瞬...
夕阳,每当你款款走来时,你微笑着,你灿烂着,总是显得充满活力。你把东方唤出的太阳接了回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百做不厌。这些年一直过着含辛茹苦的生活,默默地散发出最后的光和热,可是,你却毫无怨言,不...
诏安一中 8年2班 林梦涵“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当这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奶奶又赶紧坐到电视机前,看了起来。奶奶今年已八十三岁了,眼不花,耳不聋,...
周末出了趟远门,回时已是日落时分。冬日的太阳总是提前下班的,这过早的黑夜总让我适应不过来。爸爸开车走的是一条安静的小路,窄窄的路只能行驶一辆,两旁种满了杨树,光秃秃的没几分看头。这条小路很长,拐过一个...
遥望晨曦西落山,细察光阴照汗青。喜那夕阳无限好,但恨旭日已去西。人生有喜亦有愁,岂必局促于悲离。望其日初不见云,念是黄昏日落时。...
生命中有些感动,猝然临之,无声无息却又那样深沉浓烈的地直击你的心扉,叫人不知不觉便湿了眼眶,夺了心神,惊觉世间竟有此美景,而自己竟从不曾察觉。在那个失魂落魄的夜晚,我邂逅了那片夕阳。大片暗黄的云贴着天...
伴着余辉,我独自漫步,去寻找那一抹灿烂红霞。倾听她即将逝去的绝唱,敢受那一份如火热情,那份让天地黯然失色的美丽。看,远处的山露出隐约的轮廓,烟雾缭绕,如梦如幻。坐在校园的草地上,享受微风的轻拂,看那一...
天色已黄昏,不知不觉的又一天过去了。看着夕阳渐渐的落下,心中有着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我很喜欢看着天那边无限的夕阳,喜欢看那被夕阳染成金黄色的云彩,喜欢看那被云彩照的灿烂的大地,喜欢看那被大地衬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