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现代的先锋作家里,余华是自己了解得最多也最为喜欢的一个。
《兄弟》可以说是当下谈及余华无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尽管这很难于掌控,也常常陷入尴尬。
张悦然曾经提到,一个真正的诗人内心要“既有耶路撒冷又有奥斯威辛”,这是从文学本质生发出来的永恒命题。我极为欣赏这句精妙的譬喻。
地狱致人沉沦,天堂也诱人沉溺。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是活在人间,活在土地之上的。它既要敏锐的嗅到地狱横溢的戾气,又能虔诚的瞻仰到天国投出的光亮。因而他在矛盾中成就自己的情怀,在悲喜间体会世事。
对罪恶存在的承认,也是对美的前提性肯定。
也正如我在一篇日记里提到的,有一个忽然闪过脑海的极恐怖的念头让自己十分警觉。而深究下去才发现这个念头源自米兰?;昆德拉的一处情节和杜琪锋的一组镜头。对罪恶的掌控能力证明了他们不愧为两个不同领域的大师。
那么《兄弟》在原则上已可以接受。而且我们不能否认,在上部中,对这一家四人种种遭遇的同情与感慨几乎是不可遏止的。这也很大程度地反应出了余华的成功。
然而,在下部之中,一副恢弘的局面下展示出的却是一出出人性的闹剧和悲剧,余华本是寓之以极大的讽刺的,然而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却沦丧在了茫茫无措的叙述中了。余华也提到“叙述统治了写作”,“自己只能作为一个忠实的叙述者存在”,这恰恰反映出余华对罪恶的不断繁衍已失去了掌控,那么整个后半部也失去了控制。
余华成功地描绘了一个重新存活的奥斯维辛,但他却深陷其中,反而受控于此,他也没能引出那条指向耶路撒冷的路。
这是一处致命伤。
下一篇:倔强的生命
盼了许久,春节快到了,回望过去走过的17年的路,令人难忘。今夜又下起了雨,似乎是去年一样的雨,一样的小,滴落在邻家铁皮棚上发出一样的嘀嘀答答声。而我还是像去年一样,半躺在温暖的床上,挥动着手中的笔,写...
“我们是兄弟吗?”和我做了半年同座的小林换座位时冷不丁地问了我一句。小林虽然人品还算不错,但却缺少朋友。那时的我们,在宿舍是上下铺,在教室是同桌,我们渐渐成为了亲密的好哥们。但尽管如此,他的这一句话还...
我好怀念以前的生活,就我们几个没人其他的人,在一起喝酒,唱歌然后到大街上抽风,一起玩,一起压马路,开玩笑,我记的你们曾经开玩笑说:我看这条马路让我们都给压平了。一起走着,不管什么时候,什么节日,中秋节...
《兄弟》是大约一年多前欧俊熙推荐我看的书。当时我不曾读过余华,仅仅知道享负盛名的《活着》。我记得当时是在我们家附近的新华书店,他推荐时说的话语气很平稳,我知道他说得很认真,并且不用看都想的见他的表情―...
六年的岁月已将我们吻合十指连心无法分离但是时间的飞快流逝终究要分离我们一起打闹一起玩笑一起游戏怎忍分离兄弟抱一抱愿岁月天长地久兄弟抱一抱愿友谊永记心怀我永远的————兄弟六年级:周泽全...
今天,我在收拾书桌时,注意到了桌角那一本不起眼的作文本。作文本的姓名上写着林浩楠三个字。我翻开了作文本,读着读着,我哭了。你在上个学年进入了我们的班级,当初,你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我对你也有点反感...
这篇故事是我在《读者》上看到的。在一户清贫的人家里,有着一对亲兄弟。哥哥有着先天性的智障,而弟弟却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因此,父母总是把弟弟像宝贝似的捧在手心里,而哥哥则被嫌弃到一边。弟弟在一天天长大,哥...
窗外的寒风刺骨,呼啸着,似乎要刮裂了这厚重的玻璃。我瑟瑟的缩在被子里,眼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泪眼朦胧中,我看到了那一幅幅如同幻灯片闪烁的破碎画面,令我忍不住小声呜咽。多久没有哭过了,五年还是十年?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