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虽说与“七宗罪”相关的书籍、电影与音乐曾风靡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此却只有极少的了解,仅知道有何七宗: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以及色欲。毕竟是被神父冠以“罪行”称号的行为,危害性便不言而喻。我凭字面的理解,在平日生活中尽可能避免触犯任何一条禁忌。只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论人有多谨慎,哪怕只是瞬息之间,都难免在无意间产生过罪恶的想法。话虽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纵地让自己的心理肆意犯罪。
我并不是窈窕淑均的大家闺秀,甚至并不曾与之沾边。生性嗜酒,性情偏激,为人处世锋芒毕露。在长辈的劝慰下我确乎是收敛了许多张扬的针刺,尝试磨平自己不必的棱角学会圆滑。尽管如此,却仍有诤友指我“这性格容易得罪别人”。我曾为此迷惘,在大脑中仔细思索我犯下的每一过错,思索是否事后有友好地赔礼道歉,但我从未得到答案。
总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正是喜欢诤友能无畏地直言出我缺陷的这一品性,我才得以从中汲取教训,修补我自身都未发现的缺陷。她在指正的基础上,向我阐述了一件对我而言微不足道的小事——
期末成绩下发,期盼着得到成绩与排名的学生蜂拥而至,很快挤了密集一圈。我不喜拥挤,静观。待人群渐渐稀疏了,我才来到荧幕前。“杨,年级33名,班级5名。”我自语喃喃。对我而言,与年级第一相距将近一个班的距离并不是什么好成绩。正当我黯然神伤之际,突然有谁在我肩上拍了两下,伴着一声轻微的叹息。我下意识认为这是出于对我的某种安慰——最令我厌恶的同情式安慰,本便偏激的我不受控制怒火中烧,回头便极狰狞地怒骂:“给老子滚!”那女生似乎是被我的吼叫吓得一震悚,蜷缩着肩膀在全班惊异的目光下狼狈下台。
“你总是暴怒。”
语文老师曾为此单独找我谈过话。其中说教有许多,重点却是非常明确的。老师赐教于我一种反省方式:“如古人‘三省吾身’那样反思今日是否有心理犯罪。”
所幸,我仍能亡羊补牢。等同犯罪的罪人需要被囚禁那样,正视自己的罪行所面临的痛苦足矣令人悲怆而泣。只是在端正心态之后,不再需要任何语言上华丽辞藻的保证,更不必为此自鸣得意,默然矫正即可。而像某些肤浅之人自以为是,将自己所犯过的心理罪行展现在别人面前,同样是一种罪。
下一篇:美丽的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