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3月21日 天气 晴 星期六
第二年的这里,显得格外冷清,风吹得树叶,如同经过深沉的铜铃,沙沙作响如同回到了昨日。也许只是因为离清明节还差足足一个星期,来南山公墓的人寥寥无几,只能望见门口卖花卖冥币卖螺狮的,几乎无所不卖,更随大人的步伐提着比我想象中略小的铁锹,等待他们和摊主“互溅唾沫”地讨价还价之后,顶着孤燥乏味的太阳,一步步踏上那一层层并不是很高却又似无法用数字表达的距离,只能边走边喘气,舌头干了,喉咙哑了,咸咸的仿佛要吐出红色来,时不时向着山腰上的绿茵望去,仿佛就在那一刻,才能得以安宁。
呼哧趴倒在树荫下的石桌上,等待大人们“封建式”恭恭敬敬地摆盘,烧香,随即我自己也拜两下,许个愿,也只不过是大人们在一边唠叨而已,学习好健康好,其实他们不贪心,只不过总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罢了。之后便是一年一度的“吃螺狮祭奠”。
她有许多儿女,这也不算是虚构的吧,的的确确。不然她的坟前,也不会有堆积如一座小山般的“冥币”了,只见得一支顶着星火的香,有气无力地摔在五颜六色之中,随即是一条青灰色的烟雾,徐徐而升,看见一张冥币的角落被烧黑了,还泛着点点红光,接二连三地又来了几支香伴随第一位“烈士”同归于尽,于是火就燃起来了,噼噼啪啪,如愤怒的狂狮,左右摇摆它发亮的鬃毛,无比威严而可怕,在它的上方,只能望见一片的油腻,扭曲的世界,倒影着虚幻而纯洁的绿色。
捧着手机乱点一通,只能看见同学们肆无忌惮地聊天刷屏聊扣扣,坐下,抬头升息一口气,风又来了,地上的光斑还在不由自主的摇动着,一切都些许湿润了,但却未见,那层干股的快掉皮的天空有何起色。
不久之后春雷响了。
堵着耳朵,看新的一串春雷是什么颜色。
有人的时候况且这样,没人呢。
也许它的名字叫做墓园,其实也不过相当于死人住的“小区”罢了,一块块石牌,看起来那么沉静哲理,如快乐放荡诗人,其实石碑里还说不准已经有了裂缝,他们只不过是水泥,像城市一样。周遭只剩下风与树,墓碑的一生也不过望着树木们生老病死吗。
我想,人死了况且还住在干巴巴的水泥地里,那么它们还会正正拥有最终的归宿吗,侃侃而谈罢了。
初一:尚晏晨
下一篇:全新的自我
风萧萧雨绵绵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不知是无意还是巧合天空——你的脸为何到这时却要哭泣大地——你的心为何到这时总要颤抖跪拜在这里尽管地上是黄泥蜿蜒的苍山挺拔的翠柳为何到这时沉默不语冰凉的雨水伴随着眼泪从脸上...
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们来到了墓前扫墓。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扫墓吗?这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演习而来的。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虽然没有纷纷扬扬的雨,但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4月4日,我们一家人驱车来到白市驿龙居山墓园给爷爷扫墓...
三月清明寒风侵,艳阳高照未觉暖。古墓碑新魂欲断,香烟袅袅寄思念。鞭炮震耳未闻哭,只因悲极泪已干。春风吹草还又生,人去为何不复返。洒酒挥泪问苍天,低头忽觉衣衫湿。...
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来临,促使人们祭祖烧香的心情越加强烈,回念祖先继承他们优良思想,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意味着春天的...
其实清明是不一定要有雨的,不管有没有雨,一直湿着的,是我们悲哀的情绪。——题记午饭之后,总是会去公司的墙外散步,看着日光牵扯着自己的影子,白云倏忽的来去,这一天向往常一样信步走着,在长满蔓草的野径旁,...
总是喜欢把鲜活的影像放进过去的日子里用来掩盖静静的流光和某个已忘记的温暖的黄昏相信有那样一个夜晚,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有另一场相遇,不再是这般触目惊心一直盛开着春寒尚在,上帝依旧吝啬的不肯把桃红移植到树上...
今年的清明节又是一阵细细的多如牛毛的雨丝在陪伴,在我印像之中,没有哪个清明节是不下雨的,这倒应证了杜甫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雨,衬托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