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读书,苦不苦?很少有人说不苦的,十年的寒窗,有人锥剌股,有人头悬梁,一旦金榜题名,便闻到了梅花香。这香是清香,这苦是清苦,苦尽甘来是苦思冥想的结果。这香是书香,这苦是苦上之苦,因为读书才能成为人上之人。宋仁宗鼓励读书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书不再枯燥无味,便有趣了。趣在识文断字,趣在作赋吟诗,趣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趣在通晓五千年的历史,趣在懂得治国之道,趣在懂得人生之理。
种田,苦不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最好的回答。一年四季,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还要看云识天气,才能颗粒归仓,否则就会颗粒无收。这仓是官仓,瓦岗军开仓放粮,农民才能度饥荒。这苦是汗水之苦,春夏秋冬,腰酸背痛,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能不喝西北风。分田到了户,耕者有其田,农业现代化,到处桃花源。桃花源中人很知趣,乐山乐水,闲来垂钓碧溪上,一盘棋分清了楚河汉界,一杯酒从端午喝到重阳。这趣是乐趣,无忧无虑,才能乐在其中。这趣是闲趣,与世无争,才能潇洒人生。
打工,苦不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师级的人物,毕竟少数,更多的是手艺人。虽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手艺人处在生产第一线,一根梁、一块砖、一颗螺丝,都从手里经过,稍有疏忽大意,轻则反工,重则酿成苦果。但当他们看到万丈高楼平地起,川流不息新机器,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兴,而是万分的喜悦,逢人便会风趣地说:“咱们工人有力量。”工人是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其趣无穷。
当兵,苦不苦?从前有人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现在当兵,是最危险的职业,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摸爬滚打的训练,钢铁般的纪律,有时突破生理、心理的极限,苦不堪言。但是当过兵的人都为那段经历感到自豪,那份战友情,已经上升为战友趣。“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也照在边关”,既柔情似水,又壮怀激烈。小妹妹听后,能对当兵的人不感兴趣吗?
做官,苦不苦?很多人都说不苦,而且很滋润。我说这官是封建社会的官,是贪污腐化的官。如果你把官当干部来做,也许就觉得苦了。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上梁不正,下梁才歪,干部时时处处都要带好头,群众才能跟你走,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在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民的好干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乐趣在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生命不止,战斗不息”。
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就是说,人生下来都要经历酸甜苦辣。无论你选择什么职业,痛苦是暂时的,苦难不会长远,苦闷不必在意。
下一篇:苦难不是无情物
似尝桌上杯内之苦,实品其中甘茗之甜。——题记不知从何时起,已习惯一人坐在书房中将书从扉页翻起,去领略文字的魅力,但却时时会对书感到厌烦,此时便总会上到桌前沏茶以诉说读书之乏。闭上双眼,唇贴杯沿,细饮,...
没有风雨的侵蚀,哪来绚烂彩虹;没有雏鹰努力学飞,哪来老鹰搏击长空;没有辛苦付出,哪来收获的乐趣。 小时候我就尤其喜爱读书,可是由于家庭原因,没有闲钱给我买书,父母也都认为把书本知识学牢就行,不用看什么...
我们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我们有过清高尖锐的灵魂,只是让时间碾碎了棱角,在城市里浑浑噩噩,终日彷徨。 ――题记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城...
苦趣,是什么?是苦?是趣?百度是这样解释的:使人苦恼的意味。但对我来说是苦中带趣,苦中带乐。总说人生苦短,但人生真的生无可恋了吗?人生真的丝毫乐趣也没有吗?或许是苦短与乐趣的结合才是苦趣吧。没有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