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春节是中国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在江西的农村里,差不多在腊八就开始过年了。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这天,大家都要熬年糕,因为年糕谐音叫“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过年时孩子们欢乐,大人们也欢喜。孩子们第一件大事就是去买足过年放的鞭炮、烟花。大人们则去买过年时穿的,用的,吃的,喝的,好渲染那种万象更新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家乡俗称“过小年”。举行祭灶可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民间说法:‘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是把晦气扫去九霄云外。象征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除夕到了。这天,家家都做团圆饭。男女老少都围一桌,而且这天还必须有鱼,其意是年年有余。最后一道菜往往是甜品,意味着甜甜蜜蜜。这天还必须贴对联啊。还要贴竖条的“小签,”可以避邪避难。除夕夜里,鞭炮声日夜不停。这天,守岁也是除夕的重要风俗之一。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地起了床,穿上最新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纷纷出去拜年。我们小孩子最欢乐,处处讨利是。拜年的方式也有很多,有的是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有的是大家在一起祝贺,称为“团拜”。在这个夜晚,我们小孩子都不睡觉,都在院子里热火朝天、痛痛快快地玩一晚上一一放烟花、放爆竹。
元宵到了,这天我们张灯结彩,处处都是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晚上,在街上,舞狮子,耍龙灯到处都是。在村子外,猜灯谜的人都围成了一团。猜灯谜的也有很多种:有猜字的,也有猜水果蔬菜的,大家玩得乐不思蜀、不亦乐乎。
眼间,正月十六已经到了。新年,在鞭炮声中迎来。大家又去忙该做的事,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下一篇:家乡的春节
我们家乡虽然地方小可过起春节来却异常热闹。每年过年时你会发现我们家乡过起节来还保留着许许多多老习惯!一般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们这儿才算开始过年,小年那天。接上十分热闹,大家蜂拥而至,为的是抢购年货,这天...
按照家乡过年的习俗,春节在正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在腊八的前一天姥姥就将大白云豆提前泡在水盆里;把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再...
正月初一,过春节,贴春联,挂灯笼,放爆竹,劈年兽。但是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风俗也不一样。我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请听我一一道来!新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在一起吃团圆饭。听大人说:以前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
每当春节,我总会回到家乡过,因为那里景色优美,有农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很舒服、轻松的感觉。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羡...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一段佳话:每到腊月初八,最早熬腊八粥的人家,福运将是最早来的、最好的。我们也信,因为过年了,谁不想福运当头?在腊月初八清晨,鞭炮就已响起,一声声犹如擂鼓般响彻大地,震耳欲聋。这...
腊月二十七,我们一家坐着回家的车踏上了回家的路。车程大概有两个多小时,虽然不长但我觉得已经过了很久了。我都等不及了,一到家我就跳下了车。干净的小巷胡同,清脆响亮的锣鼓声。春联、门神、红灯笼都张贴悬挂在...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子,家乡的春节如它的风景一样,也是那么的精彩。在我的家乡,春节一般在年廿八就揭开了序幕。人们开始忙乱起来,纷纷为过年做准备。办年货是最重要的,这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了人。大家都...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多民族花。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也有自己的生活习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