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在学生中间,时常有这样的事情:某某过生日怎样的排场,却很少听说过谁给父母过生日怎样感人。据调查,不少中学生不懂得关心父母,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很少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些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当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父母就把他们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我们身上,一年12个月的辛苦操劳,365日的挥洒汗水,他们从不言苦,因为父母心中有了孩子的存在,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岁月的年轮匆匆滑过,我们日渐长大,父母却日趋衰老,在我们的身上,他们看到了少年的自己,看到了生命的寄托。
正因为这种对孩子的爱爱得太深,以致把孩子的视若掌上明珠和温室娇嫩的花,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从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孩子在父母和亲人浓浓的爱的环境中成长,只知接受爱,而不知给予爱;只知自己过生日,而不知父母的生日是何时;”只想“人人为我”而不想“我为人人”。
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还不到12岁的李根之所以能够精心地照料她生病的聋哑父亲,是因为她懂得“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之理。幼小的李根尚且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何况我们这些已经跨进高中校门的中学生呢?
“谁言过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出生时母亲已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在以后成长的日子里,岁月的飞刀无情地在父母的额颊刻下深深的皱纹;生活的艰辛已染白了父母的鬓发。如何报答父母的一片苦心呢?让他们替父母点燃生日的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中许下美好的祝愿,以作为爱的回报。
下一篇:回报
古书《弟子规》中有这样的话:“恩欲报,报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话强调的是要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就是回报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说的...
一缕金色的阳光能驱散心灵的阴霾,而一个平实温暖的举动获得的却是整个春天。 ――题记 夜,静悄悄的,能听到大地均匀的呼吸声。夜,很深了吧!失眠的我起身决定下去走走。披上外套,我轻手轻脚地走出了寝室。 月...
给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报如果付出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回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怀。回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恩。 题记从小就常听大人们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显然,回报是从古至今流传的一种美德。我们从小就说:长大了,要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当父母抚育我们时;当老师不畏艰辛,冒着雨跑过来上课,鞋子都湿透了时;当同学看你没带笔主动借你时;当亲戚看你没带钥匙主动帮助你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们?世间纵有...
花儿的盛开为生活添了一份姿色;大树的茂密为人们提供了一片阴凉;小鸟的歌声让我们心情愉悦;初升的太阳重新唤起生活的希望……大自然给予我们这么多,而我们,又回报给它了什么呢?春天,百花齐放,所有的花儿都向...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老夫妇走进了一家宾馆,但晚来了一步,客满了。他们正要失望地离开,一个店里的小伙计说:“进来吧,我不收你们的钱,今晚在我的房间住吧!”老夫妇俩万分感激地说:“我...
门前有一片树林,每天在清风中唱着歌儿,走过春夏秋冬。 朋友给我一些凤仙花的种子,我想到树林里找个地方把它种下,便揣着它们高高兴兴地去了树林。 此刻的阳光正好,不温不火,温柔地抚摸着一切,留下金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