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下一篇:回到心的原点
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题记陶渊明自山林出,寒窗苦读十余载,常夜以继日,韦编三绝,终入仕。致陶渊明:面对偌大的朝堂,你满心欢喜,以为走出了庶子的原点,正向着兼...
时间抛弃了许多人,当然,许多人也抛弃了时间。太多太多的不应该,为什么总是在犯错之后?时间放弃了他们罢了。每个人都想回到原点。回到原点,然而不可能。在你做的每一件事里,时间是最重要的。在逃去如飞的日子中...
“原点”本是数学术语,指数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的接点,或指直角坐标系里横轴和纵轴的交点。由此,“原点”可被视为数轴的基点和坐标的中心。我们不妨把“原点”这个数学术语沿用到自然、人类和社会这几个范畴中去,...
路走久了,总会熟悉,并且习以为常。开始不关心路边新长出的嫩叶,也不去关注天空的湛蓝——— 只是在赶着自己的路,仿佛是写好的程序,一次次地重复着过程,厌倦了,漠然了,失尽了趣味——— 但这只是自己的眼睛...
“原点”本是个数学用语,我们不妨把它沿用开去,从而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首先,“原点”处于数轴的基点,象征着事物的出发点、根本点,象征着事物的初始状态、原生状态。其次,“原点”处于坐标的中心,有点像天...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二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康德万物皆有原点,人性亦是如此。在人性的原点上,我们学会了以善心对待他人,以孝心侍奉父母,以爱心点缀世界。然而,在当今...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
我坐在监狱的铁窗前,看着外头被铁杆分割的天空,想起了很久前父亲的一句话:“这人,他就像原点一样,只有立得正了,这几何坐标才能发展得好。” 父亲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数学系主任,在直角坐标系方面非常有造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