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第一次读苏轼的《琴诗》时还是懵懂的儿童,自己只是在父亲的督促下摇头晃脑地背诵,“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可我总是不明白,琴声究竟是在琴上还是在指上?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留下一抹深深心痕。
后来上了小学,有了一些文学的积淀、常识的积累,而且,也在严父的督促下考过了小提琴十级,于是,明白了,琴声是琴与指碰撞所产生的美好音乐。琴只有在富有乐感的手指和最优良的琴弦的配合下才会发出动人的音乐。翻阅文学作品,我明白了许多关于音乐的道理。琴在琵琶女的指间跳动,缓缓诉说着琵琶女的凄婉身世,打动了贬谪的诗人白居易。身世凄惨的琵琶女在十几年漂泊生活中,将重重的心事掩入琵琶语中,日复一日,练就了具有音乐素质的手指,而此时和白居易的知音相遇的场景也许就是一根无形的琴弦,在那个风吹荻花秋瑟瑟的浔阳江畔,一曲千古美妙的乐音就飘逸而出了。
真正明白苏轼的这首诗的内涵,是在读初中以后,阅览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后,逐渐地摸清了琴与指的关系。
美国作家欧·亨利,整天为生活而奔波,事务缠身,无法安心写作,这把琴依然在匣中,未能奏出美妙的琴音。而当他锒铛入狱后,他专注创作,以犯人讲的各种故事作为题材写成小说稿,开始投稿。多次失败后,终于有一家著名杂志的编辑认识到了欧·亨利的才华,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稿子,带着新鲜的生活气息,在读者间广泛流传。在三年的囚禁期间,欧·亨利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对自己天赋的发现,在苦难中他获得了对生活的敏感,也许这就是他生命之琴最有质感的琴弦,一旦被他热爱文学的手指拨动,一个伟大的作家就横空出世了。
苏轼实在是懂得人心灵的文学大师,他用经典的比喻表现了人生的一大哲理。他把人和物相互配合达到完美境界的哲思通过反问手法阐释得淋漓尽致。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个祈求美好的手指呢?但是,这个手指如果没有弹拨到最适合自己的琴弦,你的人生又怎么能发出美妙的乐音呢?于是才有了那么多多才多艺的人发出被埋没的感慨,因为他们空有美好的手指,却找不到可以弹奏的琴弦;于是有了那么多身居富贵之地却一生碌碌无为的豪门公子,因为他们怀抱着精美的琴匣却没有富有乐感的手指。
那一抹心痕,也许永远没有抚平的时候,因为,随着人生道路的曲折深入,我们的手指总会有远离乐感的时候,我们的琴匣总有断裂琴弦总有松动的时候,于是,我们的琴声可能暗哑。不过,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有一颗追求生命完美的心,再加上我们不断奋进的行动,我们心灵上空永远会出现最完美的琴声!
啊,那一抹心痕!
下一篇:那一抹最美的阳光
我不知何时,那铺天盖地的乌云缓缓退去;也不知何时,那满山遍野的杂草会熊熊燃烧;更不知何时,你我之间那层坚硬如铁的寒冰会渐渐融化。——题记友谊,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熟悉入耳的词语;朋友,一个所有人都拥有的...
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又下雨了。我伸出手,细细的雨丝飘入我的掌心,化作一滴洁白的雨泪,似已跌落进我的梦里,留在掌中的不过是一缕水气,映着的却是我晦暗的心境。春雨绵绵,湿漉漉的空气中身寒心亦冷。在那迷迷蒙...
岁月是把刻刀,它若在心上刻上痕迹,便无法抹去。 --题记岁月无情。时光就在月圆、月缺中一点点消逝,谁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洪流。那样大的力量,大到谁也无法抗拒。于是便被岁月这把刻刀雕刻成各种模样,总有一些...
那一年的那一天,一把蓝色的雨伞为我撑起一片晴天。那淡淡的蓝,却留下深深的痕,永存心底,无法磨灭。 雨是在车开到半路的时候下起来的,开始时它还极其温柔地拍打着车窗,让我错觉地以为它在吟诵着一首小诗,如在...
如果可以,我不想再遇见你。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它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成长是个充满惊喜的过程,它永远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世界;成长是个徘徊在伤害别人与被别人伤害的过程,它总会让你措手不及、伤痕累累……记得...
墨蓝的天空划过一道流星,留下一道绚丽的弧线。正如在那柔软的心头,划过一道伤痕,许久难以消逝。即使如今愈合了,也已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他们已经镌刻在了心灵最深处。儿时少不了玩伴,在那时,有一个朋友,...
临泽四中九年级7班师芬指导教师张希望正是金秋,落叶遍地,路人行色匆匆,没有人意识到我的存在。就像此刻,我一个人行走在大街上,周围的人,周围的树,周围的喧嚣都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要找的,是一个可以让心灵...
假若时光倒流,我愿意回到四年前,代替那位懵懂无知的女孩,衷心地向你们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她。“哐当”。重重地一声,碎了一地的玻璃。女孩霎时蒙住了。她傻傻地站在原地,望着被碎玻璃扎进的手掌心。血,一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