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标题明确,思路清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平日里积淀思考。该考生能在考场短时间内联想和思考到:“越是简单的语言越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经过修饰的语言也将人类的真实情感进行了修饰。”“一句话很容易说,但重要的是要能让对方受用。”“这句话,不急不暴,不恐不怨,不浮不躁,一种由爱释放出来的力量,最强大也最平和。”很见功底!(王弋)
依稀记得小时候蹒跚学步,每次跌倒后,妈妈总在不远处说道:“宝贝,起来。”在这温柔而简单的呼唤中我总会自己慢慢爬起来。也许还是会跌倒,我却很乐意。年幼的我读不懂那简单的话语,读不懂那温柔的双眸,我只知道在前方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我。现在的我终于懂得了:在那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妈妈的期待,鼓舞,爱护,是她对我坚实的爱的堡垒。
也许在这个充满了包装的世界,华美的东西总是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包括语言。人们开始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写作也开始变成一种炫世。可是我们不要忘却简单的一句话也许蕴涵着巨大的能量。
越是简单的语言越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经过修饰的语言也将人类的真实情感进行了修饰。你是否还记得在汶川地震中那位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的母亲,当她在手机中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时,那简单的一句话便凝聚成了母爱的丰碑;你是否意识到当救援人员握住那一双双渴望的手说“请相信,我们一定救你出来”时,那简单的一句话便达成了人们之间彼此信赖的默契;你是否留意当所有的中国人一起喊出“汶川别哭,我们永远在一起”时,那简单的一句话便成了人间大爱无穷无尽的传递!
人生的成败,常常因为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话而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对人有用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到伦敦郊外的一个墓地去祭奠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意外地看到一块新的墓碑,上面写道:“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蜡烛失去光辉。”奇异的语言,温暖了罗伯斯阴郁的心。起初还以为一定是哪位名家的名言,可回来以后怎么也查找不到来源。还是重返墓地才从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位年仅10岁的少年,几天前,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夺去了生命。少年的母亲怀着极度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句话,让西雪尔·罗伯斯顿生无法释怀的激情,顷时,写出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短文迅速传播开来,鼓舞了一批反法西斯青年为胜利执着向前。
这句话后来还让一名叫布雷克的大学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企业的优厚招聘,拒绝亲友的劝阻,去了非洲,在那里照出一片亮地,终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称号。
无独有偶,古今中外有很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深受感动,甚至豁然开朗,进而改变一生的事例。
丹霞禅师本来要进京赶考,因为听到一句“选官不如选佛”而出家学佛,精进修持,成为禅宗一代祖师;美国着名的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内基从小是个很调皮的小孩,没有人喜欢他包括父亲,但因为继母的一句:“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只是还没找到施展热忱的地方。”成就了他立志向上的动力,更因为这一句话,让他日后帮助千千万万的人一同步上了成功之路。
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在于它唤醒人们昂扬的斗志,在于提高人们自我肯定的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信赖、相互扶持的和谐。一句话很容易说,但重要的是要能让对方受用。失落者的生命再造,不一定要靠能言善道的人来开导,有时仅仅是一句看起来普通的话,就能为对方带来力量。
请大家可以时常能说出那么一句话鼓舞别人也鼓舞自己。这句话,不急不暴,不恐不怨,不浮不躁,一种由爱释放出来的力量,最强大也最平和。
五年级:快乐嘻嘻嘻
下一篇:那一场大火
那一句话……四川省旺苍中学初2013级3班何雨你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些讨厌你的人会把你说成什么样子传到那些陌生人的耳朵里。一题记这是朋友在我空间里留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我茫然了,我以为我不会再去想这些,...
有人说:“童年的记忆似水,一泻而过。”但还有人说:“童年的记忆似山,牢记于心。”其实,原来的记忆我已淡忘,唯独那一句话,却长久的印在我的心里……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大城市里,一座似空中花园的居民楼外,我正...
那天,乌云密布,暴雨降至。狂风吹打着手中打满红叉的数学试卷,也吹翻了心中的五味瓶:迷茫,无奈,烦闷,一起涌出来。上初中以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知识,我无所适从。科目多了,内容深了,事实证明:...
在我的成长道路中,有开心的、有烦恼的、有悲伤的……各式各样的。但是有一句话一直印在我的心中,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它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勇气。那是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天。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全...
记忆的匣子打开,那些赞美的批评的鼓励的话语如同珍珠般一滚而出,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句话。最令我难忘的那句话,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对我说的:“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既然你承认了错误,这本书就送给你吧!”...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走向远方,说:“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题记 在记忆深处,有一位老人,他不是什么伟人,也没有什么工作,他只是把这件事看成自己的职责,而他却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