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童年,对我来说,是五彩缤纷的图画,是和谐欢快的乐曲。对儿童来说,童年像水一般沁人心脾,像糖果一样香甜,像玩具一样欢乐。但在高尔基的细细倾诉下,我清楚地了解到阿廖沙的童年,是乌云密布的世界,是哀鸣婉转的曲子。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之感叹。我的心涌起了阵阵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我一页页地翻着《童年》,阿廖沙的童年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映入眼帘的第一章,阿廖沙的悲惨命运跃然纸上。小小年纪的他就失去了父亲,被迫到外祖父家生活。比起他,我们是多么幸福,至少我们有亲爱的父母在身边。然而我们有多少人懂得珍惜呢?把父母的殷切叮咛当作唠唠叨叨,把父母的爱心呵护当作不以为然,更有甚者,不但不感恩图报,还恩将仇报,对父母大呼小叫。难道真的要到了“子欲养儿亲不在”的时侯才会痛心疾首吗?
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接着往下看。原来阿廖沙在外祖父家过得更悲惨。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事。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吵得面红耳赤,斗殴得头破血流。他们的心灵已被名利所遮蔽,他们的身体已被金钱所侵蚀。“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难道手中之情就被这一点利益弄得支离破碎了。为了这些如浮云般的物质勾心斗角,互相残杀,值得吗?不值得,但无数的人也义无反顾地投入这无底深渊。随着时光流逝,这种人间悲剧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听闻在湖南的李某为了拿取父亲50万的家产,趁深夜杀害其父与其兄,还伪造遗嘱。真是丧心病狂,难道他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忘记了兄弟之情了吗?这种人,即使让他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钱财,他也是一个穷人。
接着往下看,我的心情像打破了五味瓶似的。外祖父竟然毒打儿童。萨沙因戏弄格利高里师傅而遭了殃,而“我”因为染坏一匹布的事也挨了打。我既为萨沙接受处罚而悲哀,又为阿廖沙顽强反抗而欣慰,还为外祖父体罚孩子的愚昧暴力行为而恼恨。但不让是孩子,在那里,都是魔鬼的世界,黑暗密密麻麻地笼罩着。眼神不济的格利高里师傅也经常受到欺凌、戏弄,却又无可奈何,没有人帮助他,只为默默地忍受。小茨冈心灵手巧,乐观淳朴,最后却也遭受厄运。舅母也经常受到毒打。那里的人,明明血浓于水,却笑里藏刀,勾心斗角,殴打,虐待,痛不欲生,那是一种多大的悲哀啊!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样宽大的胸怀。在失火中,她凭着智慧与勇敢化解了危机,她还经常给阿廖沙讲故事。她像炎炎沙漠中一股清泉,她像黑沉沉的夜幕中一颗灿烂的明星。
失火事件过后,分家了,阿廖沙和外祖父母住在田大街的一所房子里,总算能过一些比较平静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两个舅舅便来大吵大闹,弄得鸡犬不宁。无奈,外祖父只好把母亲的嫁妆给了他们。如此不孝的两个孩子,利益在前,竟把父母的养育之恩抛之脑后,为的竟是亲姐妹的嫁妆。一场闹剧过后,阿廖沙仍然要生活在外祖父母身边。他们时常给他讲故事,讲过去的日子,讲上帝等等。阿廖沙渐渐分析出外祖父和外祖母不同的上帝。在外祖父封建、闭塞的思想教育下,阿廖沙纯洁的心灵并没有受到伤害,仍然很厌恶残暴的行为,仍同情可怜的弱者。而外祖父因家业的衰弱,变得贪婪,吝啬,残暴、专横,把瞎眼的格利高里赶了出去,还暗地里放高利贷。后来,阿廖沙又随着外祖父母搬到新房子,在那里认识到许多新事物。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打劫教堂最后被正法的马车夫彼得大叔,团结但盲目服从长辈命令的三个上校儿子等等。我在“好事情”身上学到许多事情和道理,但他却因母亲的回来要搬走。母亲回来后,阿廖沙多了一份爱抚,但不久厄运又来了。外祖父逼母亲出嫁,母亲变得越来越憔悴。这段日子里,外祖父母给“我”讲了关于“我”父亲的事,我渐渐了解到“我”的父亲。后来,母亲再婚了。继父与母亲搬出去了,同时也同时也供“我”上学。外祖父因家道的衰落逐渐变得贪婪、小气。不久,母亲的婚姻出现了危机,“我”又回到了外祖父母身边。“我”过上了清贫却很快乐的街头流量生活。最后,母亲死了,我也走上了我的人生之旅。
轻轻地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情不能言喻。如此黑暗的社会,又似乎蕴含着光明。如此悲惨的童年,又似乎有欢乐。我被外祖母宽广的胸襟所撼动,她犹如一位天使。我为阿廖沙出于污泥而不染的精神所钦佩,他犹如一朵出水芙蓉。我觉得《童年》犹如生活的写照,一页页泛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读《童年》,忆童年,思童年,给我留下的是是一串串感叹号与省略号。
下一篇:读《童年》有感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欢歌笑语的,童年是“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一个祥和安静的夜晚,我呆呆的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准备睡觉,侧头一躺,看见书桌上有一本书,好奇心驱使着我下床去...
这次寒假,我阅读了高尔基写的《童年》。主人公名为阿廖沙。彼什柯夫。阿廖沙三岁丧父后,和母亲投奔到外祖父家。在那里,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他的身边,那就是他的外祖母。外祖母是个慈祥能干,热爱生活,隐忍,宽...
这是我第三次拜读高尔基的经典之作《童年》了,此前由于译者水平不高,我觉得读它像嚼枯叶一样索然无味,直到妈妈又给我换了一本,我才真正开始感受这部小说的魅力。生活始终是那么黑暗,每天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把屋里...
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的感受很深,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字体二而忽起忽落……《童年》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阿廖沙的悲惨经历。他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祥和的外祖母来到蛮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外祖父...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正如这句话所说,梅花之所以能发出阵阵迷人的芳香是因为梅花不畏寒冷的冬天;宝剑之所以能削铁如泥是因为宝剑不断地在磨砺。我国近代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聪明出于勤奋,天...
日无事,便翻起了高尔基的《童年》来,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着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翻开书的第一页,他这样写道“给我的儿子”我想这也许是他想让儿子知道自己苦难的童年吧。在沉痛的氛围中外祖母出现了,虽然阿廖沙的父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