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星期天,我穿上新衣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院里的叔叔、阿姨们见了我的新衣服,都一边仔细地打量,一边问:“小名,这是从哪个商店买的?”“不,不是买的,是我奶奶做的。”我又得意又骄傲地回答。“呵,真漂亮啊!”听着这赞美声,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奶奶的那双苍老而又灵巧的手。
奶奶的手,手掌有点儿方,手指略粗,指头根有一层又黄又硬的茧皮,指甲盖儿又厚又坚硬,剪都剪不动。手脖子上,手背上的骨节和青筋都突了出来,手上的皮肤也起了皱纹。但这双手却是红润的,有力的,灵巧的。
旧社会,奶奶用这双手挖过野菜,用这双手扫过盐土,也用这双手给地主干过各种各样的活。奶奶小时候,家乡年年闹水灾,每年收不到多少粮食,有时家里两三天揭不开锅。当时奶奶只有十来岁,每天领着她的弟弟,挎着小篮去挖野菜,什么苦苦菜,辣辣菜呀,挖一篮子,拿回家煮野菜粥充饥。奶奶长大后,生活更苦了,她经常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给地主家织布,有时屋里看不清,就得坐在大门口织。她从早到晚,不停地织呀,织呀。手冻了,就在兜里暖一会儿。继续织,手被冻得又红又肿,满手都裂开了口子。奶奶还经常扫盐土,澄清后煮成食盐末。每次,她一煮就是大半夜,第二天还要背着到集市上去卖。奶奶就是靠这双勤劳的手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在新社会里,奶奶再也不用这两只手去挖野菜、扫盐土了,而是用这双手做花卷、蒸大米饭、做花衣服。她每天买菜、做饭、清扫环境,用这双勤劳的手,让我们吃饱穿暖,干干净净地去上学。奶奶还用这双手种花、养兔,美化生活。
奶奶都七十多岁了,她的毛衣和毛背心,都是用自己那双灵巧的手打的。我在幼儿园的时候,老缠着奶奶给我缝一个布娃娃。一天下午,我俩坐在炕上,奶奶拿起一块花布和一大团棉花,就做起来了。这可难缝了,不小心,不是把头缝成方的,就是把腿缝到腰上,可是对奶奶来说,一点儿也不难,她不一会儿就缝好了,针脚可小了,缝得很细致,最后留下一个小口,用棉花团塞得鼓鼓的,然后让姐姐画眉毛、眼睛、嘴巴,不到一小时,一个胖乎乎、圆滚滚、可爱的小布娃娃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我一下蹦下炕,抱着布娃娃去让小朋友们看。看着我蹦蹦跳跳的样子,奶奶高兴地笑了。
下一篇:奶奶的手
我小时候在奶奶家住过好长一段时间。由于这段时间的生活,我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厚。特别是她的那双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奶奶的手是一双温柔的手。在那宁静的夏夜,我和奶奶坐在散发出倾向的葡萄架下乘凉,蚊子...
粗糙得像一颗经历多少的老树枝,黑乎乎的双手里又许许多多的斑纹,深深陷进去的皱纹像一棵树皮破裂的大树。这就是我敬爱的奶奶的手。记得我还没出生时,夏至十分,正是芭蕉叶开得正茂盛的时期,茂盛的芭蕉树林环绕着...
翠绿的藤蔓开满鹅黄的花,弯弯曲曲爬满枝桠,阳光洒满的院里歌声咿咿呀呀,炊烟袅袅漫上云霞,美好如画。一个娇小的身影闯入画面,唱着歌嬉戏在花影间。一会儿,一位老妇的身影蹒跚着迈进院门。小女孩笑着跳上去抓住...
我见过的手数不胜数,大手,小手,皮肤细腻的手,皮肤粗糙的手,温暖的手,冰凉的手……可奶奶的那双手,却很特别——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暖暖的,白白的,叠在一起,活像一只可爱的白鸽。仔细观察奶奶的手,手上有两...
(一)小时候,记得奶奶的手是温暖的,粗糙的,大大的,像一片枫叶。小时候,奶奶就是用这双饱经风霜的手给我扇风,喂饭的。厚大的手落在我柔嫩的肩上,非常温暖。童年里总少不了奶奶那双手。(二)现在长大了,也少...
《奶奶的手》马致远奶奶有一双粗大而有力的手。手上有许多褶皱。老茧布满了手指的每一个角落。奶奶的手真是一双神奇的手,可以做出香气喷喷的饭菜,比如做西红柿鸡蛋面、炒土豆丝、烧鸡、鸭子、凉拌面皮、炒鸡蛋加火...
奶奶的手是丑陋的,是脏的,是可怕的,你能够想象一个人的手上尽是裂口和老茧吗?那种沧桑的感觉,根本不可能模仿得出,那双手可怕到你只要看上一眼就终身难忘,因为太特别。那双手经历过的根本不是我这个90后可以...
每个人的手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糙有的细腻。在我见过的许多双手中,只有奶奶的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要上班,没有时间带我,就把我送到乡下奶奶家去。当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