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餐风饮露、声名远播的蝉,鸣叫高亢而嘹亮,绝对是盛夏歌坛最具实力的选手。
酷暑难当,正是万物疯长的时节。无论是正午还是傍晚,堤岸村边,绿柳碧桐的枝条上,小小的精灵,弓着身子卖力地歌唱。远处近处,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这时的世界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田野里,芝麻开花,大豆露角,玉米高高地扬起红缨。蝉鸣不仅是为庄稼呐喊助威,更是对丰收的热情礼赞。岁月如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蝉鸣,终生难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八百多年前,大词人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对于蝉鸣的描写,意境亲切,如影随形。我的记忆属于白天的中原,词人的感受则是深夜的江南。我无意与词人相提并论,只是想借此强调蝉鸣一如既往,历史的回声永久荡漾。蝉鸣是天籁之音。歌唱,原生态的歌唱,从来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得央视着名主持赵忠祥曾写过一篇《风雨蝉鸣故人情》,讲述了自己在井冈山夜听蝉鸣的情景。说井冈山的蝉鸣,有惊人之处,发出的声音不同凡响。
一个声音竟有两个音部,前者低,嗡嗡然,颇像萨克斯管奏出的布鲁斯曲调,暗哑哽咽;后者高,铮铮然,像钢琴的强音,更像一支老竹管被敲击的圆润的梆梆声,洪大而高亢。我想,各地的蝉鸣固然有细微的差别,但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就有所不同。
同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因反对武则天,身陷囹圄。在狱咏蝉,触景生情,发出了“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感慨;李商隐纠缠于牛李党争,清贫孤高,流离辗转,难免会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遗憾。同是闻蝉而鸣,各自鸣叫的,其实都是诗人自己的愤恨与不平。
蝉,自然界的一虫;鸣,一种自然的发声。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从生物学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一个科学的答案。蝉是天生的歌唱家,它几乎是为歌唱而生,在它翼后的空腔里就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蝉又非常喜欢唱歌,为了歌唱,它仍不满足,又在原本狭小的胸部安置了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能将它们压紧到身体的最小角落里。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境界,真是令人感佩。
“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才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也是一位科学家对蝉这种昆虫赞美的由衷表达。想想自己,当年求学,为问题得不到解答而发愁,却怨“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更有甚者,据早年的报道,南京某地高考期间,竟有家长联名要求公安驱赶考场周围的蝉的事情。我们是多么幼稚和可笑。爱子心切,高考又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理解;但是,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这种考验都难过关,那么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险又该如何?我们这种举动,对于蝉——一个幼小的精灵,是多么幼稚和可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今,住进了高楼,林子没了,山也远了。闷热的夏天,没有了“吱吱——吱吱——” 的蝉的鸣叫,该是多么的单调和寂寞啊!人声嘈杂,车水马龙,有时真让人头昏脑胀。我怀念,沙土地上炎炎烈日投射下的稀疏的柳影;我怀念,高高的枝头迎着阳光传来的阵阵蝉鸣。
下一篇:蝉鸣
有一种淡淡的感觉叫爱,有一种淡淡的味道叫甜,原来我一直在幸福中成长。——题记依旧记得那是一个深夏,蝉还在鸣叫的时候……被一种无形的锁关在屋子里。面前是一本有一本的习题,纸篓里是一团又一团的废纸和多根用...
《蝉鸣》作者李辰业指导老师金雨伏天一到,耳边就响起那熟悉的声音——蝉鸣。这声音从早到晚知知不休,拼命地叫个不停,吵的人家都不能专心写暑假作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使劲地叫呢?”我去问妈妈。妈妈说:“那是...
作者:周思鑫夏日蝉鸣,你不会陌生吧?我家墙外有很多树,每当夏日来临时,总会飞来很多蝉,躲进浓荫之中,发出阵阵鸣响。蝉鸣很有规律。第一声总由一只蝉开始,像是交响乐的前奏曲,嘹亮又清晰。紧接着,大批的蝉一...
蝉鸣枝头虫发烦,问在中午何不眠? 能唱唯有三伏天,哪敢怕热图清闲!...
原本就闷热的夏天,在傍晚,因有繁杂的蝉鸣相伴而更显得令人烦躁。打开窗户的那一瞬间,我就后悔了,一阵阵的蝉叫铺天盖体地而来,叫人躲也躲不过。蝉鸣声一浪高过一浪,中间还时不时地传出几声突兀的鸣叫,像是一位...
远处响起炮声蝉儿在此鸣叫连树叶也不逊色沙沙作响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坚锐于是就此作罢蝉鸣依旧鸟儿也不逊色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连续于是就此作罢蝉鸣依旧我也不逊色唱个不停总也比不上蝉鸣的动听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