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带着一身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意念随着书包的下落,随即消沉,翻,落地,破碎。沉浸在沙发中的自己,回想着所发生的一切。考试,依旧是中国的教育原动力啊。心中有着愤愤不平,因为老师在课中曾说: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自己有所兴趣的课了,因为我们没有资本。为何没有资本,因为考试,考试使我们失去了兴趣,难道不是这样么?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激动的,有所想法的。而不是成天背,默,考,更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我想。也许有些人就是这么认为,但若是这样,所谓“人才”又是什么东西呢?是在学前人东西学得非常好的基础上练一点自己的突破都没有的,这便叫“人才”?读书要读好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一点想象力。而教育,培养的便是这东西,现在我想反倒成为其扼杀的更本来源了。曾在古文上看到过一句话:在中国,我们都是学习的机器和机器破坏者罢了。这句话说的相当有道理,我们每天学,每天又去破坏别人的信心,到头来我们获得了什么?
“考试又考差了”这句话我想在全国各地都是在学生口中代代相传的,可见的,教育,不仅仅是老师教书,学生读书的问题这么简单了。
其实老师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被这教育式给深深的改变了,而让一群被改变的人来教育还没有完全改变的人,正如一位严厉的继母对孩子的管教,倒不见得有多少成效,引发的仇恨倒是不小。真的不知说什么好。我认为中国教育改变的是学生的内心,只知道考试考好了便是好,差了便是不好,就要挨骂。试问:考试最好的一定会受到社会的表扬吗,会得到流芳百世的好名吗,更功利点,会赚到全亚洲首富么?这教育太客观了不能完全的按照学生的意愿去学习总是有着什么需要检验有时候像我们去选体育课就会想着万一学不会就不会得到学分还挂科会影响成绩于是就选了已经会的运动试问这样的课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个人认为学习是给自己学的真正学了就是有了就是知道了不一定要有那么多的考核啊作业啊有时候这都会适得其反本来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被这些东西浇没。
周立波先生在《壹周立波》中,将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认为中国教育培养的是”全才”,美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专才”,因而中国的教育不如美国,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番抨击。他说:“这些老师,不过是把一群正常人关在一起,叫他们如何变为疯子的桥梁罢了~”正确不正确我不发表评论,但我看了以后是真的有了深深的共鸣。也许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的一生就是为了考试而生的“悲剧”,可到头来我们可以做什么?若是有创新力的几个也被外国拉去发展他们了,真正留下来的却不知如何。教育,真的要改革啊!
我想,叫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人,会做一些事情,会去想做一些事情,愿意去做一些事情,这便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与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关联。但这,只能成为他人饭后闲谈的几句空话罢了,待得真正的教育实行,我恐怕真的,看不见了。
初三
下一篇:教育几时改,成绩真的很重要么
从小学到初中,我已经上过不少堂语文课,但最使我难忘的是进入初中的那堂语文课,那堂既生动,又活泼的语文课那天下午,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要组织同学们演一场课本剧,以课文《犟龟》为范本,进行改编,给同学们一周的...
今天我在家里写暑假作业,8:30左右,我听到弟弟妹妹的玩耍声,吵得我写不下去了。于是我穿鞋下楼,看到弟弟妹妹并不在院子里,我就往外面看看,果然看到了弟弟妹妹在放摔炮。我想,咦?又不是过年过节的,怎么还...
纵观现代的中国教育现状,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分数”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日夜追赶的目标。实为可悲。好的“分数”,能让老师另眼相看,好的“分数”可以让同学们对你百般敬佩,而高的“分数”更能让你一朝...
妈妈是伟大的,但然母亲的教育也是很严格的。我的母亲对我教育也是非常的严格。在小学四年级时我的成绩也是不怎么好的,我的妈妈那时也没有做工作,那时妈妈就叫我每天回家要把作业告诉她,做完作业给她检查,做完作...
“成龙”观念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逼子成龙。正如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前程。奶多的家长从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后,每日伴读,课余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忙忙碌碌,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是那么...
有一件事一直使我无法忘记。虽然它以过去3年,但我仍然历历在目。那是三年级的一个早上,我睡晚了,匆匆来到了学校。坐下来,想拿文具盒。可是翻遍了整个书包,还是没找到。这时的我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上窜下跳。没...
大人教育小孩子,教育方法就决定了小孩子的一生。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一个中国家庭去出游,来到了海滩上,正好撞到椰子成熟之时,小孩子想吃椰子,就跟妈妈说:“妈妈,我想吃椰子。”“好,我这...
很多人都忘不了童年时代的往事。例如某公司的经理,在他7岁那年年,失去了母亲,由姑妈把他养大成人。当时姑妈一番好意地对他说:“母亲出去看朋友了。”他白白盼望了好几个星期。这种隐瞒虽然出于善意,可是为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