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正在适应这世界的风潮,努力发展自身经济,学习国外文化。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迅速充实着自身国体经济。
在这里我想喊一声:“等一等,请等一等我们的文化。”
本着世界各国文化互相交流的原则,我们的中国大师拿着中国的“国粹”出国了,鲁迅先生所呼喊的“拿来”也拿来了,可是这个拿来真的就是鲁迅所想象的“拿来”吗?外国的开放风气来了,外国的情人节来了。可是中国的呢,端午节眼睁睁的要被韩国抢去了,四大发明也逃脱不了离开国土的命运。中国你在哪,你在保护他们吗?
2014年的元宵节跟情人节碰撞在一起,当日,红玫瑰铺满大街,在一整片红绸之间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寥寥几点白色,那白色的元宵,不再代表团圆,它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糯米粉所做的圆形食物而已。晚间,邻居乡里互相说道着:“你家儿子怎么不回家过节啊,不是今天放假吗?”“唉,你就别提了,今天说是什么情人节,早就跟他女朋友玩去了,还说今晚不回来了。这元宵节过的真是窝囊”一个中年大妈一脸不愿的说着。“现在孩子们都开放了,哪还有诗文里写的顾盼生姿,回首嫣然,欲语还羞,碧玉妆成纤黛柳的静美。”中国也有七夕,可这七夕我们做的如何,在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下,我想收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的《凤求凰》不是更好吗?何必用那些生搬硬造的英文呢。
看着大街上的俊男靓女,在身上穿着不同流行元素的服饰,狂放的欧美元素,潮流的日韩风格。这欧美日韩里面可有一个“中”字?看看日本,穿着和服在大街小巷行走的人很多,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来审视他们,人人都以穿着和服为骄傲,这是一种以自身国家为自豪的情感,当然也离开不了一点点“给予每个人充分自由”的思想。原宿,是一种基于日服的浓厚复古风韵的服装。曾在日本掀起一阵火热的和服风,这些传到了中国,也掀起了不小得模仿风潮。可是这些换成中国的古服呢你穿上大街,每个人都会用异样的眼神看你,那眼神里充满了很多话语。“这人神经病吧”“脑子秀逗了,穿这个出来,当猴吗”“精神病放出来了”除非你够坚定,否则早晚会受不了这些眼神换下你所喜爱的古服,穿上那些被浓浓欧美日韩所充斥的衣服,这才回归了“正常人”的行列。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却曾不会出现“给予每个人充分自由”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迷茫,既要学,为何曾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我眼里哪怕是中国最简单的百褶、高腰、齐胸领、窄袖口儒裙样式,也比日本的漂亮床单加枕头好的多。更别提中国那些云锦、刺绣、千纱、丝锦、流云、提花、纱褶等元素的融合,只是看一看便觉美的红尘无二,哪是那简单的床单枕头能够相比的。
我请求中国,等一等你的文化,等一等的这五千年的积累。给他们一个发展的平台,一个成长的时间,一个可以走向全球的机遇。那种顾外弃里的做法,终究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像外不外,是内不内的四不像的。
高三:情不能己
下一篇:中国风景
中国的文化不同于英国的温文尔雅,不同于印度的神秘缠绵.它就好似一袭细腻华丽的旗袍,攀附在岁月的旖旎中,如深宅大院的千金小姐一般,温柔,诗意.中国古时的女子是不大出门的,她们被高深的府墙闭在院中花池里,...
如今,中国的社会弥漫着欧美的气息,影院中热播的是欧美大片,商品中有的是中国制造但产品信息全是英文,大家虽然不明白休闲服上张牙舞爪的英文却十分热衷于这种衣服,中国,还有多少中国风呢?今天我去了一个亲戚家...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太阳公公正微微得照射着,让人格外得歉意与舒服。在市中心的广场里,一个外国人正全神贯注得练着中国的国粹——太极。一群老年人正跟着这位外国人随着音乐而学着太极。只见这位老外双眼凝视...
中国风即是中国的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在近几年来尤其是XX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
中国风狼牙月,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成双对,化蝴蝶飞舞的缠绵。断桥边。西湖景等待着姻缘。宣纸上,梦红楼渲染的哀怨。一望无际的田野,二胡拉起了金黄的灿烂。纤纤细细的竹林,古筝奏出了绿叶的阳光。散步于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