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为何屡辟不止350字
谣言为何屡辟不止
年级:初一字数:350字体裁:议论文

2014年1月16日,春运第一天,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再次“爆表”。此前,2013年《中国气候公报》公布,2013年的霾天创52年来最多。雾霾的源头究竟在哪?这让老百姓捉摸不透。一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像“核雾染”“铀辐射”等说法在网上迅速传播,闹得沸沸扬扬。

从“西瓜打针”到“艾滋病西瓜”,从“碘盐防辐射”再到“核雾染”“铀辐射”,谣言为什么有市场?为何会被“选择性”地信以为真、以讹传讹?

一方面,由于一些公共信息不透明,加之个体学识、认知能力的差异,部分人面对谣言,自己无法准确判断其真假,为了及时提醒他人注意防范就会进行传播,特别是谣言可能危及自身安全之时。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众对于真相的“饥渴”。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有着几何级数增长的传播特性,而作为辟谣重要载体的传统媒体却没能及时发出声音。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普遍较大,许多人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中,因此也就更要寻求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容易倾向于选择一些负面的消息,并且相信这样的消息。

下一篇:事假条

相关推荐

正在阅读:谣言为何屡辟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