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追求政治民主和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提供了借鉴。
管仲是法家的先驱者,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主张,他主张(以法)“作内政而寄军令”。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把法治和术治、势治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明确提出:“治民无常,唯以法治。”黄宗羲主张用“天下之(公)法”取代君主“一家之(私)法”。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逐渐转向学习政治文明,其间既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宋教仁“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壮烈,也有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手持宪法被迫害致死的悲惨;既有披宪政外衣行加强专制之实的宪法“杰作”,也有顺应时代发展的煌煌宪典巨制。综观百年宪政史,让人思绪万千。
西方法制思想起源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而被视为现代政治文明起源的1215年制定的英国《自由大宪章》,其核心思想就是限制英王约翰的权力,保障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特权,以及普通市民的自由和权利。其后英国现代法治制度建立的过程就是一个公民不断与国王争夺权利的过程。
美国法治制度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对人治的否定。在美国国会大厦里,至今仍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记载着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向国会交出军权时的感人一幕;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又勉强接受连任了一届总统,但他坚决拒绝第二次连任,在一个到处是国王、君主、世袭制的世界,华盛顿毅然选择放弃权力,开创了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惯例,为美国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美国法治制度的建立也是人民长期斗争的过程。
下一篇:诚实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