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高三是第十八层地狱,进入了高三,就意味着进入了十八层地狱。
身在炼狱,心却总是放不下许多欲望,譬如上网、看小说、独步……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已年近双十,是应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些打算了,也是该放弃些东西的时候了。唉,人就是这么不争气。父母已逾不惑,可怜两小妹均已辍学,今年,更是举家外出,为我一人在外奔波劳累,这是我一辈子的亏欠。于己而言,我不是个好孩子。总之,不管怎么讲,一切都不是逃避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更是一种必然,我是万不能摆脱的。自从娘胎出来,我就被赋予了这项重任,这就是使命。
一直总喜欢假想那么一种美好的人生蓝图:高考顺利上一类,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月资四位数,再娶个娇妻,每逢过年过节,同回乡下看望父母。如此终老去。尽管这很荒唐,但却给了我许多发奋的动力。电视剧、小说中那些人与事都是那么的完美,可是现实生活,一切有这么美好吗?即使有也毕竟只是少数,那是由于他们前世积多了公德。一切还得靠自己一双手去打拼。
小时候,看那《狼行拂晓》、《宰相刘罗锅》、《归航》等电视剧,全家齐上阵,热热闹闹,有说有笑,温馨难忘,总以为岁月就是这般,永远混沌地装饰着生活,不会起太多的涟漪,毕竟现实还远着呢!可是一晃眼,后驹过隙的瞬间,我已将近二十,父母都已皱纹斑斑,两妹开始为生活疲于奔命,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岁月无情”的含义,那种冷酷令人欲哭无泪,那种感觉真的是莫可名状,隐隐的伤痛,回首那过去的一幕幕,我会突然变得安静下来,然后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由自主地下来了。熟悉的山径,难忘的家的感觉,小学不平凡的经历,初中成长的日子,这一切都是我难以磨灭的记忆,就像一个个生命时期的烙印深深印在脑海深处,那是我的精神财富,是上天给予我的一份不同于任何人的礼物。现在看来,现实毕竟不同于书上描绘的那样,也不同于电视上演的那样。它更多地是需要清醒,做人真的很累。
记忆中第一次看见雪,是在五六岁的时候,那时那间老房子还未拆。某个冬日的早晨,从被子里被老妈叫起来看雪,也不知是凑热闹心急还是真想看雪,一骨碌从床上坐起,冲到门口;外面白皑皑的一片,那种白有点刺眼,不过很好看,“雪”的概念于是在心中扎下了根。
那年二哥结婚,大雪纷飞;
那年去伟弟家玩,第二天回来时鹅毛大雪;
那年去薯洞帮老妈装薯,等我出洞,老妈已一身白;
那年寒假呆在姑妈家,第二天雪花飞舞,我们表兄弟几个踩高跷;
那年初三,突降大雪,我告别少年;
去年瑞雪,父、妹未归,我与老妈去外婆家拜年;
今年早春大雪,我心中已盛下一个她,等待浪漫,可是最终无曲散场。
经过几轮生事体验,我已将雪视为一种神圣的象征,它代表的不仅是那一种雪的纯然的世界,更多的是一根将我的过去与现在牢牢系在一起的纽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有了《幻城》的朦胧感伤的意境,我已把雪视作我的一种精神支柱,一种信仰!雪,我的天使!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下一篇:《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高中就是一场长达三年的凌迟,最后的最后我们一起同归于尽。这是小四的话,我很喜欢。转眼已经到了人生重要的一页,真正的奋斗才真正开始。回望曾经,无尽悲凉涌上心头。习惯了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习惯了孤独与伤感...
恍然间,我惊呼:高三走了!是啊,高三走了,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走了。回首高三的日子,是酸,是甜,是苦,是辣。然而,也就这样过去了。曾几何时,同学录遍天飞舞,可是那毕竟只是一种寄托。举手投足间,我意识到:此...
我是一个学生,不,确切来说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如果仔细来讲应该是一个爱文字的高三学生。我爱文字,却不是单纯的爱文字,若子要是文字便喜欢,那就只有恋字癖了,所以我爱的应该是文字的组合体文章。因此我常在看见...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心想把桂冠摘荆棘坎坷与失败生命之花添光彩题海竞舟把头埋只为青春不留白光阴荏苒,时间在无情的流逝着。没有太多准备,没有太多豪言壮语,高三就这样在平静中悄然而至。时光是漏斗中的沙子,记忆是...
一到高三我们全都沉默了,教室里谈笑风声的场面一下子销声匿迹。否否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喘着粗气对我说你以后不要老来找我了,看见我一脸迷茫的样子,她焦急的喊到我说都高三了啊,你不知道啊?你不想考你的大学了啊?...
操场,是我们每天的必到之处。在操场的一个固定的角落,我们六个人像痞子一般坐在那里,眼睛肆无忌惮地盯着操场上往来的女生,嘴里口无遮拦地品论着她们,不管女生是美是丑,我们自得其乐。在那里,我们曾分别睡在六...
一直以来,都想写些关于纪念的文字,纪念已经逝去的高三岁月。在我的记忆里,高三里确实发生了好些事:班级的变动、班主任的调换、朋友的恋情以及高考的落幕……高三刚开学,就看到了班级变动的通知,我原所在的9班...
一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没有任何征兆地降临了,降临在昨天夜里,降临在期中考试后的日子里。似乎是为了让每一个身处高三的人都远离尘嚣心如止水吧,冰冷的大窗子恪尽职守地将我们和那欢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