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幽香650字
年级:初二字数:650字体裁:记叙文

看到这个题目,不少人会感到惊奇:清雪何香之有?莫要惊奇,且听我慢慢道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首《卜算子•咏梅》写出了梅花孤傲的气节,道出了梅花不与百花争春,却在严寒的冬日,在漫天雪后悄然绽放,却匆匆几天便凋落,只留一缕清香浸入雪中。

故人爱踏雪寻梅,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后的一枝白梅被湮于雪中,它没有红梅的色彩,与白茫茫的白雪混与一起,却不难被细心的诗人发觉。这才有了“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千古佳句。

放眼古今,在万千的描写花的诗词中,有多少是赞叹梅花的呢?是啊,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没有芍药的绚丽色彩,没有葵花的阳光灿烂,没有木兰的高贵典雅,没有桂花的醉人清香,没有昙花的转瞬即逝,更没有海棠的小巧可爱。可它却有万花所不具有的孤傲,有着不惧严寒,不畏艰苦,凌寒而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香气满乾坤”的气节。

不仅是梅花,人也是一样的。中华五千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上添上了一笔笔辉煌的色彩。如汉代的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他忍受着身体、心理的两大创伤,凭一身志气,创造了史上第一部以记录为主的史书---《史记》。他不屈不折的精神,不正如梅花那样么?莫说古代,想我今朝渣宰洞女英雄江姐亦是如此。江姐面对敌人的残暴,宁死不屈,受尽酷刑,仍不肯背叛祖国。这等胸襟,如此骨气,又如何不似傲梅?

有曾几时,我不解为何梅花待叶落尽后的冬天,只留几天便匆匆离去,而不是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多绽些日子?为何要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直到后来,我才发现梅花是一种顽强、有气节、有骨气的花,它开在冬天,只为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阅文至此便可知,雪幽香,香的非雪,而是学下之梅,是有着梅一般气节的人。

下一篇:冬天

相关推荐

正在阅读:雪幽香